界面新聞記者 | 佘曉晨

依靠單一的IP效應賺錢已經不是虛擬人公司理想的商業模式了。在元宇宙的火熱逐步退潮之時,虛擬人也需要更大的想象空間,消費級產品繼而成爲業內公司吸引B端客戶的重頭戲。

入局較早的虛擬人公司魔琺科技於近日推出了三款超寫實3D虛擬人產品,包括虛擬人視頻AIGC平臺、虛擬人直播AIGC平臺以及虛擬人服務AIGC平臺。在2021年的採訪中,魔琺科技創始人兼CEO柴金祥教授就告訴界面新聞,他們從成立之初就想建立三維虛擬內容智能協同雲平臺,有了一些B端的合作案例後,公司開始探究如何將虛擬內容的一體化製作進行工業化和平臺化。

此次發佈的內容可以看作是公司上述想法的產品化成果。成立至今,魔琺科技打造過卡通虛擬人、虛擬主播等,爲人熟知的一個IP是虛擬偶像翎__Ling,曾代言過多個品牌。但超寫實三維虛擬人AIGC的一個難點是缺乏高質量三維內容數據,經過五年多的時間,魔琺才具有工業化生產超寫實虛擬人模型、綁定、動畫、聲音等能力。

事實上,這次推出的產品瞄準了企業用戶較爲實際的需求——通俗來說,視頻、直播和AI員工。其中,“魔琺有言”虛擬人視頻AIGC平臺用於規模化地生產視頻內容,“魔琺有光”虛擬人直播AIGC平臺支持AI實時驅動的3D超寫實虛擬人直播,服務的對象是品牌、達人、MCN等;“魔琺有靈”虛擬人服務AIGC平臺則爲企業提供AI虛擬人服務,例如生產虛擬導購、虛擬銷售、虛擬HR。

虛擬人的商業模式一直是行業長期討論的難題。柴金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IP是做內容,企業服務則需要消費級的產品,賺錢的方式完全不一樣。就這次發佈的三款產品而言,魔琺科技的戰略是用它們來服務企業應用場景。一種打法是聚焦KA賽道,這一過程中跨越了電商、品牌、市場或者產品部門;另一種打法是“魔琺有言”這款消費級產品,聚焦單點。

但在虛擬人生產技術的突破之外,市場的接受度決定了行業能否擺脫單一的IP營銷變現路徑。今年以來,AIGC的火爆促使企業擁抱AI,這無疑對於市場教育有一定的助力作用,此外,虛擬人公司的確看到了企業在降本增效的背景下催生的需求。

柴金祥認爲,3D虛擬人是和視頻一樣的內容載體。在這樣的思路下,他們認爲,企業可以利用虛擬人升級日常運營中產品宣傳、商務溝通、品牌營銷、市場銷售、內部培訓、企業形象宣傳等環節,例如用虛擬培訓官替代文檔,以視頻化的方式培訓員工。

從行業來看,更多玩家同樣意識到了虛擬人在B端市場的機會。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16日,中國虛擬人相關企業總量已經超過6000家。

一方面,大廠角逐數字人市場的趨勢愈演愈烈,百度、360、商湯等公司陸續推出數字人平臺和產品;另一方面,不少居於幕後的創業公司開始發佈更落地的虛擬人方案,例如和MCN機構合作推出行業產品。

這是否意味着虛擬人開始走向B端應用的分水嶺?至少有一點可以確定——在產品化的趨勢下,虛擬人企業在成本、服務上的比拼會比以往更加殘酷,商業模式的確立也更爲迫切。

天眼查信息顯示,2018年成立至今,魔琺科技共完成四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紅杉中國、五源資本、軟銀願景基金等知名機構。柴金祥在採訪中透露,魔琺科技在產品路徑上不分B端、C端,都是消費級產品,但考慮到市場的差異,在商業模式上,公司在國內以B端的SaaS爲主要收費模式,此外還有增值服務;之後公司也會在國外推出產品,走C端收費的模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