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首席專家蔡昉表示,中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新新常態”,爲提高經濟發展的長期可持續性,需要營造“創造性破壞”的競爭環境,認識到傳統刺激手段的侷限性以及推動制度性改革。

9月3日,蔡昉在2023中國國際金融年度論壇上指出,中國去年開始進入人口負增長的新常態,65歲以上人口占比超過14%,這也賦予了經濟發展新常態新的內容。首先,人口負增長引發的勞動人口加快減少帶來了人力資本改善速度放慢,資本回報率下降等問題,使得中國潛在增長能力進一步下降。

其次,中國經濟發展越來越受到需求側的制約。“人口就是消費者,人口負增長,那麼消費人數也會出現負增長,加上人口老齡化,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都會弱化,因此需求側特別是居民消費會成爲未來增長的常態化制約,這是影響宏觀經濟,影響長期增長以及金融發展的重要特徵。”蔡昉強調。

第三,勞動力市場面臨的結構性壓力越來越大。蔡昉表示,這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經濟增長放緩,僱主對勞動者挑剔性提高,二是技術變化和產業結構變化帶來更高的技能要求,當前的主要勞動羣體需要一定時間去適應技能的新需求。

“農村轉移勞動力、準備延遲退休年齡的大齡勞動力、各級各類畢業生以及轉崗重新上崗的低技能人員,他們的技能不符合僱主需要,不符合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變革的需要,因此產生了越來越多的摩擦和結構性衝突。”蔡昉說。

面對上述問題,蔡昉給出了三個政策建議。

一是,在供給側營造一個“創造性破壞”或者優勝劣汰的競爭環境。“未來經濟增長越來越依靠生產率的提高和創新驅動,不過生產率的提高不可能在每個領域、每個行業、每家企業之間同步發生。不是一起提高,而是要通過‘創造性破壞’讓那些沒有競爭力的退出去,讓有競爭力的留下來,生存下去,從而使得整體生產率得到提高。“他說。

二是,應該認識到,傳統的宏觀經濟刺激手段越來越不能適應當前的形勢。他舉例稱,當前青年就業面臨很大困難,青年就業70%都是在第三產業,而傳統的政策刺激針對的是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等大項目,這些刺激措施創造不了太多的就業崗位,創造出的崗位也不適應青年羣體,因此不能產生乘數效應,起到逆週期調節的作用。

三是,繼續推動改革,特別是戶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的體制改革,從人口紅利轉向制度紅利、改革紅利。

“不只是涉及農民工,城市中40%的人戶口都不在其居住的鄉、鎮和街道。其中,16-24歲羣體中60%多在當地沒有戶口,這會影響他們的就業和消費,也影響他們的生育意願。爲了擴大社會流動,制度改革仍然需要推進。”蔡昉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