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預測到2030年,50後這些第一代嬰兒潮時期出生的人,對城市康養牀位的需求量會激增。”11月15日,太保家園上海普陀國際康養社區頤養院總經理龔苗在接受澎湃新聞等媒體採訪時如是說道。

據她介紹,現在的目標就是把現金流打平,大概需要入住率達到70%。這就意味着普陀社區288張牀要住滿200個老人,才能實現現金流的打平。在整個社區的運營中,隱藏成本很高,空調地暖等水電成本,智能化設施的先期投入和維護成本,以及人力成本都非常高。

“一個養老社區的運營基本是微利的,我覺得能達到80%的入住率,整個養老社區的運營能夠有5%~10%的盈利已經很好了。”龔苗表示,保險公司有現金流,有自己的內循環的保險產品,所以才能很好的維持社區的經營。

近段時間,各家保險公司越來越青睞在城市中心區域設立康養社區。以上海爲例,近期多家險企有新動作。9月28日,太保家園普陀社區正式開業。10月23日,國華人壽旗下首家旗艦康養社區體驗中心正式對外開放。11月4日,大家保險集團宣佈旗下第十三家城心醫養社區落子上海靜安。

無獨有偶,上述三家康養社區均位於城市中心區域。太保家園普陀社區位於上海市普陀區涇陽路近香樟路,距上海市中心約10km;國華·合悅家上海普陀國際康養中心位於普陀區桃浦智創城,外環內、中環邊;大家的家·上海靜安城心社區位於上海靜安區內環裏,緊鄰上海站與老靜安區。

大家人壽總經理鬱華表示,近年來,保險企業的養老社區佈局加速,大家保險作爲業內首個探索“城心養老”模式的險企,旨在打造“臨近醫療、親近子女、更近人間煙火”的專業養老品牌。希望能發揮保險獨特的優勢,做好養老金融這篇大文章,實現金融養老的大目標。

如此多的險企康養社區進軍城市中心區域,自然免不了同業之間的競爭。相比之下,有些險企採取了重資產的自建模式,而有的險企則選擇輕資產模式,這也帶來了成本的不同。

據大家保險集團方面介紹,當多數公司都是以自建重資產的方式參與養老產業的佈局時,大家保險另闢蹊徑選擇在城市核心區租賃物業,並將其適老化改造成養老社區。大家保險的醫療資源主要依託周邊公立醫院的資源體系而非自建醫院,這樣一來,社區內部只需配有全科醫生、小型醫療中心以及專業照護力量即可。輕資產城心社區一張牀位成本僅爲重資產養老機構的一半,大大提高了可持續發展能力。

談及成本問題,龔苗向澎湃新聞表示,目前並沒有特別去拼成本,康養社區運營初期肯定更多的是一個不斷投入的過程,集團也做好了心理準備的。但是康養社區對於主業的賦能,或者說可以促進“保險+服務+養老”的產品鏈的發展,也是一件提升品牌價值的事情。

據大家保險集團方面透露,2022年,大家保險城心醫養社區貢獻標準保費同比增長超過70%,意味着大量的長週期資金,讓企業形成了更加穩定的現金流。按20年的長週期來算,城心醫養社區內部收益率能達到3.5%左右,屬於中等收益標準的投資品種。

龔苗認爲,我們一直說養老是朝陽行業,養老未來一定是個很大的產業鏈,因爲養老不僅是養老機構,它後面的銀髮經濟,例如老年大學、老年旅遊產品,甚至老年服飾都是很大的產業鏈,現在的消費是遠遠沒有匹配到老年人的需求的。

據她介紹,作爲一家康養社區,太保家園普陀社區與集團旗下的頤養和樂養產品線有所不同。康養社區主要有兩條產品線,一條是需要子女買保單對接,從而獲得優先入住權或保證入住權,另一條是老年人在年齡、身體狀況上滿足社區的評估標準,即可入住。目前,普陀社區入住長者的平均年齡爲86歲,屬於一條相對於人生末端的康養社區產品線。

除了康養社區板塊,各家險企也在順應“9073”的養老格局下推出了自己的養老服務體系,畢竟大家深知我國最大的養老需求和市場在於居家養老。例如,中國平安在發力“保險+高端康養”的同時,也推出了“保險+居家養老”的平安居家養老服務體系;中國太保則聯合太醫管家推出了長者居家健康管理解決方案“百歲居”。

太醫管家相關負責人向澎湃新聞表示,居家養老是中國老齡化社會的大態勢,它有許多優點,但也存在一些需要關注的問題,比如老人獨居在家的安全問題、就醫問診看病難的問題、生病和日常需要照護的問題等。“百歲居”提供的則是居家安全的預防、告警、救援服務,線上問診,健康管理以及就醫協助,以及照護、健康消費等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