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直播帶貨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討論。曾經被大衆看好的直播帶貨行業,爲何在當下成爲網友批評的對象呢?衆所周知,直播帶貨是乘自媒體發展的東風,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這個行業當中來,行業發展壯大的同時,累積的各類問題沒有得到妥善解決,總結起來就是“三高”。

首先是盲目追求高流量。直播與互聯網深度綁定,流量決定銷量,再加之直播帶貨入行門檻低,主播素質參差不齊,擦邊、搞怪、賣醜等博眼球的引流方式隨處可見,久而久之便爲帶貨打上了“無底線”的標籤。

其次,是行業的高利潤率。頭部主播有了一定的流量基礎之後,便會在商家、主播和消費者的三方架構中處於頂端地位,一方面向商家壓低成本價格,另一方面以並不優惠的價格把貨品出售給消費者,獲得高利潤。近期曝出的李佳琦“保密協議”壟斷化妝品價格,打破了傳統銷售鏈的平衡,再一次拉低了直播帶貨在老百姓心中的好感。

第三,是高劣品率。由於無法親身體驗產品,網友很多時候是被直播間搶貨的緊張節奏和主播的銷售話語感染,買到了品質低、價格貴的產品。根據新華社報道,直播帶貨中服裝、配飾等是直播售假的“重災區”,酒水類售假也屢見不鮮。

“三高”問題帶來的危害不容小覷,如何讓直播帶貨健康發展,讓帶貨主播走上正軌,這是社會各界共同面臨的課題。解決這個問題,加強平臺監管是關鍵。對於不合法合規的平臺要加大處罰力度;對於平臺來說,壓實主體責任是重點。一方面要向主播明確平臺懲罰制度,規範主播行爲,杜絕低俗和壟斷現象發生;另一方面要提高消費者售後服務質量,維護消費者權益。要暢通消費者舉報渠道,充分發揮民主監督作用。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傅少康(武漢市洪山區)

責編:沈素芬【責任編輯:沈素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