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吳抒穎 廣州報道

2023年11月21日,據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官網消息,黃埔區於當日掛牌今年第四批次土地出讓的首宗宅地。這宗地塊性質爲二類居住用地兼容文化設施用地,面積爲3.77萬平方米,起拍總價爲39.47億元,將於2023年12月22日15時進行限時競價。

值得留意的是,廣州本次掛牌地塊出讓按照“價高者得”原則確定競得人,並未設置地塊最高成交限價,這意味着廣州正式取消宅地“限地價”出讓政策。

廣州是四座一線城市中首座取消地價上限的城市。在廣州之前,全國已有多座城市取消地價上限,包括重點二線城市杭州、成都等。

11月20日,寧波掛牌2宗涉宅地。與此前掛牌地塊相比,本批次地塊出讓規則進行了較大調整,寧波雖未取消地塊限價,但地塊封頂溢價率大幅上調,從此前的15%提高至30%。

在上述恢復“價高者得”的城市中,不少出讓結果中重新出現高溢價率的地塊,這對市場本身是一種提振。在市場步入平穩健康運行區間後,恢復“價高者得”的土地出讓模式能夠讓參與房企的決策更高效,也能夠讓土地市場的競爭更加公平合理。

廣州恢復“價高者得”

廣州此次掛牌的地塊,位於供應大戶黃浦區。根據出讓公告,這宗位於黃埔區的地區用地性質爲二類居住用地兼容文化設施用地,土地面積3.77萬平方米,起拍總價爲39.47億元,將於12月22日進行限時競價。

公告同時指出,“本次國有土地使用權掛牌出讓按照價高者得原則確定競得人”,這意味着這宗地塊將取消“雙限雙競”,轉爲過往慣用的“價高者得”形式。

2021年,廣州進入“集中供地”時期,土地出讓政策沿用設置最高限制地價,觸頂後轉入競配建面積、觸頂後轉競自持面積、搖號等方式,控制土拍溢價,涉宅地出讓溢價也控制在15%。

這一模式之下,廣州土地市場分化嚴重,素質較好的地塊一貫需要搖號,而邊緣地塊則無人問津,時常由城投公司託底。

廣州本次恢復“價高者得”的競價模式,也並不意味着對房企的約束有所放鬆。

根據公告,黃埔這宗地塊的競買人必須使用自由資金,不得使用融資借款。此外,對於建設期限也有明確要求,競得人須在土地交付後一年內動工,三年內竣工。

需要指出的是,這是廣州今年第四批次供地第一宗掛牌的地塊。從當前的市場環境來看,廣州之後掛牌的其他地塊也大概率採取“價高者得”的模式。

克而瑞廣佛區域首席分析師肖文曉分析認爲,繼之前取消“競自持”和“競配建”,保留“限地價+搖號”之後,廣州本次拍地再次響應自然部將土拍規則優化爲“價高者得”,意味着廣州土拍原來在防過熱時期出臺的限制性調控措施均已退出,是一次積極的市場化嘗試。

“今年以來,廣州土拍市場冷熱分化明顯,冷門地塊乏人問津,熱門地塊則紛紛觸頂搖號,改爲‘價高者得’之後,意味着今後房企在廣州想要拿到好地塊,將從原來的‘實力+運氣’改爲完全‘憑實力’,熱門地塊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也更考驗房企的算賬水平。”肖文曉續稱。

市場信心有望提振

自從10月底以來,已經有多座城市官宣恢復“價高者得”的競價模式。從已經出讓的結果來看,市場也給出了積極的反饋。

據中指研究院統計,截至11月21日,在22個採取“兩集中”土地出讓方式的城市中,已全部發布涉宅用地公告,其中18城恢復“價高者得”,目前僅北京、上海、深圳、寧波仍在執行限地價政策。

而部分城市在取消地價後的首拍中,出現高溢價率地塊,引發市場極大關注。可供對比的是,濟南、合肥已完成新政後首拍,濟南出現溢價率53%的地塊,相較於21天前周邊底價成交的地塊,成交樓面價上浮66%,政策效果顯著;合肥解除限價後首拍攬金77億元,競爭最激烈地塊溢價率44.9%。

廣州目前的政策效果如何有待觀察,但是,從房企的角度來說,“價高者得”的模式更有利於他們的決策。

一位龍頭房企投資部的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認爲,“搖號的時候,好地塊就這麼多,大家都知道他好,所以都去碰運氣。去年有一段時間,我們觀察到一些製造業的公司也都去想方設法參與優質地塊的競拍,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邏輯,利潤比他們主業高,有利可圖。所以那時候我們也很困擾,不是我們沒有錢,而是我們拿不到。”

這的確是土地市場在搖號時期難以避免的問題。一些具備實力的房企爲了提高搖中優質地塊的概率,會出動“馬甲”參與搖號。例如,近期北京的土地出讓中,中海地產甚至動用了東方雨虹這件“馬甲”,後者於10月18日以40億元競得北京豐臺區一宗宅地,並於11月15日將這宗地塊 95%股權轉讓予中海系公司。

假若恢復“價高者得”的模式,房企將比拼的就不僅是運氣,而是全憑實力。

一位龍頭房企華南區域的人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市場對於優質地塊是有期待的,都希望讓成熟的、有豐富經驗而且產品實力好的來做。“雖然說搖號的時候是誰搖中就賺錢,但是呈現出來的產品還有其他是不是對這宗地塊的建設是最優解,這個是不確定的。所以通過競價的方式挺好的,起碼大家公平競爭。”

隨着全國“價高者得”的競價模式逐漸落地,市場參與方也更加期待市場的信心能夠得到提振。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對錶示,對開發商來說,能根據房價水平直觀地計算出利潤空間,顯然這是在給市場讓利、休養生息,提振市場拿地的積極性。另一方面,當前市場預期較弱,競拍開發商不會很多,不會誕生高溢價地塊,利潤確定性較強。通過土地市場的情緒修復,帶動下游的商品房市場。

李宇嘉預計,後期開發商拿地的積極性會提振,對後續賣地都積極效果。但是,如果不設地價上限,如果開發商參拍多,溢價率收窄,也可能導致效果減弱。因此,具體效果要看具體地塊。目前市場情緒仍比較低迷,新房、二手房價格繼續下降,二手房掛牌、新房批售都在高位,需要市場消化到一定程度,有了觸底的跡象,供地新政的效果將會顯現。

(作者:吳抒穎 編輯:包芳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