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環球時報記者 陳子帥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伊文]11月13日,英國政府重組內閣,前首相卡梅倫被“返聘”爲外交大臣,內政大臣佈雷弗曼則遭解職。這一人事變動被媒體解讀爲首相蘇納克試圖團結中間派選民,也讓外界看到連續執政13年的英國保守黨所處的困境——不斷右傾、分裂加劇。卡梅倫“回爐”之際也正值英美等國媒體討論“破碎的英國”之時。在10月初舉行的保守黨年會上,蘇納克也直言該國政治“破碎”,沒有按照應有的方式運作。他承諾從根本上進行改革。不過在黨內阻力、“文化戰爭”、經濟不振以及難民問題等多重挑戰下,蘇納克能否力挽狂瀾,還是一個未知數。

保守黨支持率比工黨低了約20個百分點

11月12日,作爲英國前首相的卡梅倫和現任首相蘇納克一起出席了“陣亡將士紀念日”活動,當時幾乎沒有人預料到這兩位並未在現場過多寒暄的保守黨要員,會在第二天宣佈震驚英國的消息。13日清晨,英媒開始以突發新聞的形式報道政府宣佈要進行內閣改組,而當卡梅倫出現在首相府門外時,還是有很多人不敢相信他會重回內閣。《環球時報》駐英國特約記者當時站在首相府門口的媒體採訪區,一些當地記者煞有介事地分析說,卡梅倫這次只是來向蘇納克提供一些個人建議。當蘇納克正式宣佈任命卡梅倫爲外交大臣後,一些現場的英國記者則開玩笑說:“沒想到第二個卡靈頓勳爵回來了。”

卡靈頓勳爵從1979年到1982年擔任英國外交大臣。和卡梅倫一樣,他在職期間缺少議會下院議員的資格,但憑藉在政軍兩界的資深背景,被時任首相撒切爾夫人起用,主導解決南羅德西亞(津巴布韋前身)獨立問題。40多年後,一些記者口中的“第二個卡靈頓勳爵”卡梅倫也臨危受命。蘇納克將他召回保守黨政府之際,正值這個連續執政超過13年的英國老牌政黨面臨巨大的內外壓力之時,其中之一就是保守黨內右翼勢力崛起,導致黨內分歧加劇。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英國研究室主任楊芳表示,2016年英國公投決定“脫歐”之後,保守黨右翼激進派的地位和影響力大幅提升,溫和派式微。這一情況在去年9月特拉斯出任英國首相時達到了頂峯。英國《金融時報》2022年9月對來自不同政治派別的政治學家展開了一項快速調查,結果顯示,在時任英國首相特拉斯和財政大臣克沃滕的領導下,在0(極左)至10(極右)的評分範圍內,保守黨獲得了驚人的9.4分。英國《金融時報》稱,這表明英國保守黨立場的右傾甚至超出了美國前總統特朗普領導下的共和黨。

楊芳表示,保守黨右翼激進派主導英國的這幾年,給英國帶來的主要是動盪與不安。再加上“脫歐”後英國內外環境的變化,以及疫情和一些重大地緣政治事件的衝擊,導致英國出現頻繁更換首相和大臣、政策缺乏穩定性、經濟長期增長乏力等問題。這一系列現象導致保守黨支持率不斷走低。民調顯示,其支持率已經低於最大反對黨工黨大約20個百分點。此外,即使是改組,保守黨政府短期內也看不到支持率提升的跡象,因爲右翼激進派主導該黨的這幾年,使其喪失了大量的中間選民。

在右傾的同時,保守黨內部的分裂也不斷加劇,而這在該黨今年10月初舉行的年會上暴露無遺。據美國“政治新聞網”報道,這是蘇納克首次以保守黨黨魁的身份在該黨年會上發表講話。英國需要在2025年1月28日之前舉行大選,蘇納克希望保守黨人爲了大選團結起來,但對很多該黨議員來說,與首相“同臺獻歌”並不是他們關注的事情。10月2日,英國財政大臣亨特在年會上發表主旨演講。同一天,前首相特拉斯在另一個地方與“其他心懷不滿的保守黨人舉行了一場反叛集會”,且風頭蓋過亨特。她的觀衆不僅人數多,且包括前商務大臣里斯-莫格和前內政大臣帕特爾等重量級人物。特拉斯還是保守黨後座議員“成長小組”的成員,該小組擁有大約60名議員。如果他們集體投票反對首相的政策,將威力巨大。

另一位前首相特雷莎·梅利用她在年會上的露面機會,警告蘇納克不要在實現淨零排放的道路上進一步倒退。此外,西米德蘭茲郡官員、保守黨人斯特里特也在該黨年會期間召開了一場臨時新聞發佈會,反對蘇納克縮減2號高速鐵路建設的計劃。對蘇納克來說,這是保守黨逐漸脫離他控制的又一個跡象。同樣在保守黨年會期間,所謂的“新保守黨”舉行了“宣言集會”。他們的要求很激進,從退出《歐洲人權公約》到打擊“性別意識形態”,無所不包。

《環球時報》駐英國特約記者發現,不少保守黨資深議員都曾表示,如今保守黨內部分裂是一個大問題。一些老派政治人物批評以特拉斯爲代表的保守黨人缺乏基層工作經驗,言行只爲迎合選民,而不考慮後果。問題在於,特拉斯這類保守黨人的作風,被很多保守黨新生力量推崇。這一方面令老派保守黨人感到失望,同時也讓那些無法苟同右翼政策的保守黨自由派議員們,參與黨內事務的熱情大減。

“保守黨已經脫離了英國人民”,《金融時報》此前警告說,在執政13年後,保守黨正準備被踢出局。《華盛頓郵報》稱,今年5月,保守黨在英國地方選舉中遭受重創,失去了1000多個議席,只獲得了可憐的26%的選票。儘管這樣的地方選舉並不一定會預示該黨在大選中的表現,但這一災難性的結果表明,保守黨正在走向出局。

早在“脫歐”前,就已陷入困境  

除了保守黨的問題,“破碎的英國”也是英美等國媒體和智庫近一年多來廣泛討論的話題。益普索集團此前在其網站發文稱,從《新政治家週刊》到《每日電訊報》,英國很多報紙和雜誌都曾刊登文章討論“破碎的英國”。

美國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網站此前發文稱,關於“破碎的英國”,最“生動”的例子來自英國國民健康服務體系(NHS)。據英國天空新聞網今年9月報道,截至當時,NHS等待常規治療的病人人數達到創紀錄的760萬。截至今年7月底,英格蘭約有39萬病人等了一年多的時間纔開始接受常規醫院治療。新西蘭《新聞報》記者邁爾斯去年10月發文,講述了自己在英國的經歷以及見聞。她表示,自己一位英國朋友的母親在最終被收入醫院進行心臟瓣膜手術時,進了手術室卻被告知醫院的瓣膜用完了,手術做不了。這位80歲的老人哭着被送回了家。根據經合組織的數據,英國的醫院牀位數比其他發達國家都少:每1萬名居民只有23張病牀,而法國和德國分別爲57張和78張。

除醫療服務外,英國人抱怨的還包括百餘所學校因面臨倒塌風險被要求關閉校舍、罷工引發的機場和鐵路混亂、能源問題等。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表示,很多人認爲英國現在的諸多問題都源於“脫歐”,但早在“脫歐”前,英國就已經陷入了困境。經合組織認爲,過去30年,與其他經合組織國家相比,英國在基礎設施方面的支出較少,其基礎設施資產的質量低於七國集團的其他國家。發電、航空運輸和公路等一些領域出現了產能限制。《金融時報》稱,英國人的收入中位數遠低於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其窮人的平均收入低於斯洛文尼亞窮人的平均收入。

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英國研究中心智庫研究員李冠傑表示,“破碎的英國”體現了該國的一種“憂患意識”,英國認爲自己從二戰後一直在衰落,這種論斷延續至今。在近些年保守黨執政時期,英國的“破碎”情況更加明顯,因爲保守黨政府的分裂加劇了英國人的不安情緒。李冠傑分析認爲,“破碎”在一定程度上指的是英國老百姓的感受,但也不至於說英國“不行了”,英國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經濟體。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破碎的英國”一詞是保守黨此前用來攻擊工黨政府的,而一位曾擔任政府高官的保守黨人稱,工黨正把這個標籤掛在保守黨脖子上。

“留給他解決問題的時間不多了”

對於保守黨的右傾,蘇納克希望通過復興中間派予以應對。楊芳稱,蘇納克對內閣進行改組,顯示他希望重塑保守黨的穩健形象,避免更加極端和激進的做法。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該國前副首相、保守黨要員赫塞爾廷勳爵稱,卡梅倫的迴歸可以拯救該黨此前讓很多人感到“沮喪”的發展方向,使其免於繼續右傾。不過,包括彭博社在內的不少媒體認爲,此次人事變動讓蘇納克與保守黨右派之間出現了更大的裂痕。

對於英國存在的問題,蘇納克在今年的保守黨年會上直言,政治沒有按其應有的方式運作,“30年來,我們看到的是一個鼓勵做出簡單決定而非正確決定的政治體制”。他表示,政府現在面臨着“從根本上改變”國家的任務,並承諾將“用其他方式”推進必要的變革。

蘇納克能否力挽狂瀾,修復“破碎的英國”呢?楊芳認爲,在大選之前的這段時間裏,蘇納克政府會極力在社會政策和經濟政策上有所建樹,但是如果不真正解決現階段英國的問題,只是一些“急就章”或政策上的短期修補,最多隻能緩解一些社會矛盾,並不能夠真正拯救“破碎的英國”。對於蘇納克能否應對各種挑戰,李冠傑稱,最大的問題是,留給他解決問題的時間不多了。蘇納克正在佈局英國大選,“返聘”卡梅倫的決定招致了正反兩方面的反應。蘇納克無法修補“破碎的英國”的原因是他很可能會在一年後下臺。從民調數據看,工黨的支持率明顯要高於保守黨。

在外交方面,蘇納克希望通過起用卡梅倫來提升英國的外交能力。楊芳對此評論稱,卡梅倫的迴歸更多是一種信號,即蘇納克希望英國外交能更有影響力、政策能更穩健務實,服務於英國的國家利益和未來的保守黨競選。卡梅倫的迴歸對提振英國外交會有幫助,有利於英歐關係的發展與改善。

上任後,卡梅倫將首次外訪選在烏克蘭,還對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高級成員進行制裁。23日,他對以色列進行訪問。卡梅倫所做的一切,似乎與其前任沒有顯著不同,但頭頂前首相的光環,憑藉曾經的國際影響力,英國政府期待他能在俄烏衝突等國際事件中,爲英國爭取到更主動的外交地位,讓國內外看到保守黨政府在內政外交政策上的團結,不再被黨內極端勢力鬧得分崩離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