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坤

從行業“鯰魚”到明顯掉隊,小牛電動只用了區區數年。

創業4年即敲鐘納斯達克,將兩輪電動車從傳統市場帶向鋰電化、智能化新高度的小牛電動,卻沒能續寫往日創業神話。伴隨着“新國標”退潮,兩輪電動車行業再次進入了同質化嚴重、競爭激烈階段,小牛電動則一再退步,銷量屢屢受挫,商品頻遭投訴,業績持續下滑,門店越開越少。

近日,小牛電動發佈了2023年三季度財報,業績頹勢不僅未能好轉,反而有惡化的趨勢。2023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1.73億元,同比減少14.99%,實現淨虧損1.42億元,同比下滑1048.90%。繼2022年四季度由盈轉虧後,小牛電動已經連續4個季度虧損。

業績萎靡的背後,是小牛的銷量在接連下滑,2023年前三季度實現銷量爲57.23萬輛,同比減少17.45%。根據以往每年三季度是全年銷量最高的一季來簡單推測,2023全年小牛電動的銷量或很難超過2022年,下滑趨勢大概率要延續。

營收縮水、連虧4個季度 國內、海外市場銷量雙雙下滑

從分季度業績來看,2021年及之前,受益於新國標,小牛電動從傳統兩輪電動車市場脫穎而出,公司收入、淨利潤規模均在迅猛增長。但2022年以來,曾經的高增長戛然而止,小牛電動的業績開始掉頭向下。公司營業收入負增長始於2022年第二季度,時至今日除2023年二季度實現微增0.14%以外,營收仍處於持續縮水中。2023年三季度,小牛電動實現營業收入9.27億元,同比下滑19.62%。

利潤的消失則比營收規模縮水更早出現。2021年第四季度至今,小牛電動的淨利潤已經連續8個季度負增長,其中2022年第四季度由盈轉虧,虧損趨勢便進一步惡化,2023年第三季度,小牛電動實現淨虧損0.79億元,同比-2855%。

即便是經調整後,2023年前三季度仍爲淨虧損1.02億元,而去年同期爲經調整淨利潤3500萬元。

業績萎靡不振的背後,是小牛電動的銷量近兩年也接連下滑。小牛電動的主要收入來源即銷售兩輪電動車、電動摩托車、滑板車等,產品的銷量對公司的業績起到了決定性作用。2019-2021年,小牛電動的銷量迅猛增長,從42.1萬輛增至103.8萬輛,2021年同比達到73%。但2022年小牛電動的銷量卻轉頭向下,僅爲83.2萬輛,同比減少20%。

2023年以來銷量萎靡也並未好轉。據公告顯示,小牛電動在2023年前三季度實現銷量爲57.23萬輛,同比減少17.45%,其中第三季度實現銷量26.59萬輛,同比下滑17.11%。而在天氣轉冷等因素影響之下,多年來小牛電動的三季度銷量是全年最高的一季,四季度及一季度的銷量往往較爲遜色。由此簡單推測,2023全年小牛電動的銷量或很難超過2022年,下滑趨勢大概率要延續。

從海內外市場的表現來看亦不樂觀。2023年第三季度小牛電動國內、海外市場雙雙下滑,其中國內市場銷量爲23萬輛,同比下滑12.4%,需要注意的是,對比基礎是2022年Q3已經同比下滑了32.9%;而海外市場在2022年的高增長有如曇花一現,2023年三季度銷量僅爲3.55萬輛,同比銳減38.4%。

銷量大幅下滑的小牛顯然是行業中爲數不多的“失意者”。高光不再的兩輪電動新勢力明顯無法與傳統電動車廠商匹敵,2023上半年雅迪銷量同比增加33.8%至821.07萬輛,小牛與其有着量級的差距。曾經的直接對手九號電動車,2023年前三季度實現銷量115萬臺,同比增長81%。雙十一戰績中,九號旗下智能電動兩輪車實現京東、天貓雙平臺高端電動車銷售額第一。與之相比,小牛電動的成績明顯遜色。

“關店潮”門店已不足三千家 電動車賣不動卻頻遭消費者投訴

小牛電動昔日的出圈在一定程度上源於其互聯網基因,在線上渠道頗受認可。但對於兩輪電動車市場本身而言,實際上非常依賴線下渠道。品牌通過經銷商門店可以實現更爲直接的營銷,消費者通過線下門店完成選車、提車、售後、維修等關鍵環節。

小牛電動並非不知拓寬線下渠道的重要性,但其近年來的線下渠道表現卻並不樂觀。根據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小牛電動的線下門店數量僅爲2834家。實際上,伴隨着銷量、業績的下滑,小牛電動似乎一直在經歷“關店潮”。2022年二季度時,小牛電動的門店曾爲3329家,而一年過後的2023年二季度,降至2044家,而今年三季度,小牛再淨關店10家。

更何況,即便是小牛電動門店的鼎盛時期,也無法與雅迪、愛瑪等傳統廠商匹敵。截至2022年底,雅迪在中國共有4041名分銷商,超過32000個銷售點;愛瑪的經銷商數量超過1900家,終端門店數量超過3萬個,且二者經銷商及線下門店都在持續增長中。即便是兩輪電動車起步較晚的九號公司,線下渠道相比小牛也實現了趕超,據九號公司2023年三季度財報顯示,九號電動車的門店數量已超過4200家。

“關店潮”下的門庭冷落背後,小牛電動似乎還經歷着存貨、應收賬款週轉變慢的問題。2021年以來,小牛電動的存貨逐漸高企,到2023年前三季度分別爲2.70億元、4.17億元、3.97億元,而這一期間小牛電動的銷量已明顯下滑,其存貨週轉天數分別爲25.63天、49.46天、64.90天,週轉速度已大幅放緩。同時,公司的應收賬款週轉天數也從2021年的17.97天上升至2023年前三季度的28.82天。

銷量大幅下滑、門店關店不止,或在一定程度上與小牛電動車產品質量問題頻發,頻遭消費者投訴等有關。在黑貓投訴上,對於小牛電動品牌的投訴高達2459條。對比其他廠商來看,雅迪、愛瑪、九號的銷量均高於小牛,但其累計投訴數量卻均比小牛要少,分別爲 2008條、1588、1040條。而對於小牛的投訴中,大部分都與質量問題相關,包括充不進電、不到半年中控故障、出現異響、車體有多項問題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