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窩處發生疼痛爲主症的病證,亦稱“胃脘痛”。

   【病因病機】

胃痛的病因較爲廣泛和複雜,主要有外邪犯胃、飲食不節、情志失調、脾胃素虛及藥物損害等。以胃氣鬱滯,失於和降,不通則痛爲基本病機,其病位在胃,與肝、脾密切相關。

一、病因

1.外邪犯胃

    外感寒、熱、溼諸邪,內客於胃,皆可致胃脘氣機阻滯,不通則痛。其中尤以寒邪犯胃爲多,寒性收引,易使氣機鬱滯,致胃氣不和而胃痛暴作。若中陽素虛者,則更易因受寒而發病。

2.飲食不節

     這是胃痛最常見的病因。胃爲水穀之海,主受納和腐熟水谷。如長期過食或暴食生冷,耗傷中焦陽氣;或飲酒無節,損傷胃體;或偏食辛辣,蘊熱傷陰;或嗜食肥膩厚味,積滯難消,釀生溼熱;或飢飽無常,特別是空腹過勞或飽餐後用力過度而損傷胃氣等,均可導致氣機阻滯,發生胃痛。如《醫學正傳·胃脘痛》說:“致病之由,多由縱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飲熱酒煎煿,復餐寒涼生冷,朝傷暮損,日積月深……故胃脘

疼痛。”

3.情志失調

      憂思惱怒,思則氣結,怒則氣逆,傷肝損脾,肝失疏泄,橫逆犯胃,脾失健運,胃氣阻滯,均致胃失和降,而發胃痛。如《雜病源流犀燭·胃病源流》所說:“胃痛,邪幹胃脘病也。…惟肝氣相乘爲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氣滯日久或久痛入絡,可致胃絡血瘀。《臨證指南醫案·胃脘痛》所謂:“胃痛久而屢發,必有凝痰聚瘀。”脾胃爲倉廩之官,主受納及運化水谷,互爲表裏,共主升降。若素體脾胃虛弱,運化失職,氣機不暢;或中焦虛寒,失其溫養;或胃陰虧虛,胃失潘養,則均可導致胃病。

圖片

4.脾胃素虛

       脾胃爲倉廩之官,主受納及運化水谷,互爲表裏,共主升降。若素體脾胃虛弱,運化失職,氣機不暢;或中焦虛寒,失其溫養;或胃陰虧虛,胃失潘養,則均可導致胃痛。素體脾胃虛弱,遇有飲食失調、外感邪氣、情志刺激,更易引起胃痛發作或加重。

5.藥物損害
     過服寒涼、溫燥中西藥物,傷胃體,耗胃氣,損胃陰,使脾失健運,胃失和除,不通而痛。《證治匯補。心痛》 指出:“服寒藥過多,致脾胃虛弱,胃脘作痛。”
上達幾種發病因素可單獨作用,也可兼而發病。

二 病機

     胃主受納、腐熟水谷,爲五臟六腑之大源,以通爲用,和降爲順,不宜鬱滯。胃痛的病因雖多,但其基本病機是胃氣鬱滯,失於和降,不通則痛。病理因素以氣滯爲主,並見食積、寒凝、熱鬱、溼阻、血瘀等。

      胃痛的病變部位在胃,與肝、脾密切相關。肝主疏泄,具有疏土助運化的作用,若憂思惱怒,氣鬱傷肝,肝氣橫逆,勢必克脾犯胃,致氣機鬱滯,胃失和降而爲痛;肝氣久鬱,既可出現化火傷陰,又能導致瘀血內結,病情至此,則胃痛加重,每每纏綿難愈。脾與胃同居中焦,一髒一腑,互爲表裏,共主升降,故脾病多涉於胃,胃病亦可及於脾。若稟賦不足,後天失調,或飢飽失常,勞倦過度,以及久病正虛不復等,均能引起脾氣虛弱,運化失職,氣機不暢而爲胃痛。若脾陽不足,則寒自內生,胃失溫養,致虛寒胃痛。如脾潤不及,或胃燥太過,胃失濡養,不能潤降,致陰虛胃痛。

圖片

      胃痛的病機演變複雜多異,歸納起來,主要是虛實、寒熱、氣血之間的演變和轉化。胃痛的病理性質可分爲虛實兩類。胃痛初期多由外邪、飲食、情志所傷,多屬實證;若久痛不愈,或反覆發作,脾胃受損,可由實轉虛。如因寒而痛者,寒傷陽氣,可形成虛寒胃痛;因熱而痛者,熱邪傷陰,可形成陰虛胃痛。虛證胃痛,因脾胃功能虛弱,失於運化,又易受邪,形成虛實夾雜證,如脾胃虛寒者、易兼寒邪、食滯或溼濁等。從寒熱來看,寒痛日久,過用辛熱,可以鬱而化熱;熱痛日久,過用苦寒或飲食生冷過度,亦可寒化形成寒證,都可致寒熱錯雜、寒熱互結等複雜病機。從氣滯與血瘀來看,氣滯日久,氣病及血,必見血瘀;瘀血阻滯,常使氣滯加重。

      胃痛日久,或病情加重,可以衍生變證,如胃熱熾盛,迫血妄行,或瘀血阻滯,血不循經,或脾氣虛弱,不能統血,可致出血。大量出血,可致氣隨血脫,危及生命。若日久中陽不振,水飲不歸正化,生痰聚飲,形成飲停於胃。若脾胃運化失職,溼濁內生,鬱而化熱,火熱內結,三焦壅塞,腹痛劇烈拒按,可導致大汗淋漓、四肢厥逆的厥脫危證。若胃痛日久,正氣虧耗,有形之邪聚結,可形成痰瘀壅塞胃脘。

      總之,胃痛以胃氣鬱滯,失於和降爲基礎,日久易出現虛實兼夾、寒熱錯雜、氣滯血淤的病理變化, 甚至導致危重病證的出現。

【診查要點】

一、診斷依據

1.以上腹胃脘部疼痛爲主症,可表現爲脹痛、刺痛、灼痛、隱痛、劇痛、悶痛等

不同性質。

2.常伴有脘腹痞悶脹滿、噁心嘔吐、吞酸嘈雜、食納減少等胃失和降症狀。

3.以中青年居多,起病或急或緩,多有反覆發作病史。發病前常有明顯的誘因,

如與飲食失調、情志刺激、勞倦過度及受寒等因素有關。

【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胃痛的辨證應區分爲寒熱、虛實、氣滯、血瘀的不同。

1.辨虛實

     虛者多病程長,痛處喜按,飢時痛著,納後痛減,體弱脈虛。屬虛者應進一步辨氣虛、陽虛與陰虛。實者多病程短,痛處拒按,飢時痛輕,納後痛增,體壯脈盛。屬實者應進一步辨別不同的病理因素爲病。

2.辨寒熱

      胃痛遇寒痛甚,得溫痛減,泛吐清水者爲寒證;胃脘灼痛,痛勢急迫,喜涼惡熱,泛吐酸水者爲熱證。寒與熱均有虛實之分。

3.辨氣滯、血瘀

   一般初病在氣,久病在血,氣滯者多見脹痛,痛無定處,或攻串兩協,疼痛與情志因素密切相關;血瘀者,疼痛部位固定不移,持續疼痛,人夜加重,舌質紫暗或有淤斑,或兼見嘔血、便血。

      各證往往互相兼雜和動態轉化,如虛實兼夾、寒熱錯雜、氣血同病等,必須根據臨牀表現全面進行分析,綜合診斷。

圖片

二、治療原則

痛”。然在使用理氣和胃之法時,還必須根據不同證候,採取相應治法。如實證者,應區別寒凝、氣滯、胃熱、血瘀,分別給予散寒止痛、疏肝解鬱、清泄肝胃、通絡化瘀治法;虛證者當辨虛寒與陰虛,分別治予溫胃健中或滋陰養胃。

要從廣義的角度去理解和運用“通”法,絕不能侷限於狹義的“通”之一法。如

屬於胃寒者,散寒即所以通;屬於食停者,消食即所以通;屬於肝氣犯胃者,理氣即所以通;屬於肝胃鬱熱者,泄熱即所以通;屬於溼熱中阻者,清化溼熱即所以通;屬於瘀阻胃絡者,化瘀即所以通;屬於陰虛者,益胃養陰即所以通;屬於脾胃虛寒者,溫胃健中即所以通。只有結合具體病機,採取相應治法,使之絲絲人扣,才符合“通法”之

本意。

三、證治分類

1.寒邪客胃證

症狀:胃痛暴作,拘急冷痛,惡寒喜暖,得溫痛減,遇寒加重,口不渴,喜熱飲,有感寒或食冷病史,舌苔薄白,脈弦緊。

證機概要:寒凝胃脘,暴遏陽氣,氣機鬱滯。

治法:溫胃散寒,理氣止痛。

代表方:良附丸加味。本方溫胃散寒,理氣止痛,適用於暴作、喜熱惡寒的胃痛之證。

常用藥:高良薑、吳茱萸溫胃散寒;香附、陳皮、木香行氣止痛。

若病情較輕,可服生薑湯,結合局部熱贊即可緩解。若寒邪較著,加畢撥、川椒、肉桂、厚朴等,以助散寒理氣止痛;如兼見惡寒、頭痛等風寒表證者,可加蘇葉、桂枝、防風等以疏散風寒;若因過食生冷而夾有宿食停滯,兼見胸脘痞悶,噯氣或嘔吐者,可加神曲、雞內金、萊萌子、半夏等,或加服保和丸以消食導滯,降逆止嘔。若寒邪鬱久化熱,寒熱錯雜,可用半夏瀉心湯辛開苦降,寒熱並調。

圖片

2.飲食傷胃證

症狀:胃脘疼痛,脹滿拒按,噯腐吞酸,或嘔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後痛減,不思飲食,大便不爽,得矢氣及便後稍舒,有暴飲暴食病中,舌苔廈膩,脈滑。

證機概要:飲食積滯,壅阻胃氣。

治法:消食導滯,和中止痛。

代表方:保和丸加減。本方消食導滯,適用於飲食停滯,胃痛脹滿,噯腐吐食的胃痛證。

常用藥:神曲、山楂、萊菔子消食導滯;茯苓、半夏、陳皮和胃化溼;連翹散結清熱。

若脘腹脹甚者,可加枳實、砂仁、檳榔等以行氣消滯;若食積化熱,噯腐酸臭者,

加黃連、梔子以清熱;若胃脘脹痛而便祕者,可合用小承氣湯或改用枳實導滯丸以通腑行氣;胃痛急劇而拒按,伴見苔黃燥,便祕者,爲食積化熱成燥,則合用大承氣湯以泄熱解燥,通腑蕩積。

3.肝氣犯胃證

症狀:胃脘脹痛,或攻撐竄動,牽引背脅,遇怫鬱煩惱則痛作或痛甚,噯氣、矢氣則痛舒,胸悶嘆息,大便不暢,舌苔薄白,脈弦。

證機概要:肝氣鬱結,橫逆犯胃,胃氣阻滯。

治法:疏肝理氣,和胃止痛。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減。本方具有疏肝理氣的作用,用於治療胃痛脹悶、攻撐連脅之證。

常用藥:柴胡、川芎、香附、陳皮散鬱和中;白芍、甘草緩急止痛;枳殼、佛手、綠萼梅理氣解鬱而不傷陰。

若疼痛較著者,可加用金鈴子散、青木香、鬱金等,以增加理氣止痛之效;若噯氣頻繁者,可加旋覆花、代赭石和胃降逆;泛吐酸水者,加左金丸,或加炙烏賊骨、川貝母、煅瓦楞子等和胃制酸。若痛勢急迫,嘈雜吐酸,口乾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或數,乃肝胃鬱熱證,改用化肝煎或丹梔逍遙散合左金丸以疏肝泄熱和胃。鬱熱迫血妄行,吐

血、便血者,宜加大黃、地榆、白及粉等以涼血止血。若病情反覆久延,脾氣亦傷,胃痛而脹,飲食不佳,神疲乏力,屬肝鬱脾虛證,宜疏肝健脾,理氣和胃,用逍遙散加佛手、香附、砂仁、鬱金等。

4.溼熱中阻證

症狀:胃脘灼痛,吐酸嘈雜,脘痞腹脹,納呆噁心,口渴不欲飲水,小便黃,大便不暢,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證機概要:溼熱蘊結,胃氣痞阻。

治法:清化熱溼,理氣和胃。

代表方:清中湯加減。本方具有清化中焦溼熱的作用,適用於痛勢急迫、胃脘灼熱、口乾口苦的胃痛。

常用藥:黃連、梔子清熱燥溼;半夏、茯苓、草豆蔻祛溼健脾;陳皮、甘草理氣和中。

圖片

     溼偏重者加蒼朮、藿香燥溼醒脾;熱偏重者加蒲公英、黃芩、連翹清胃泄熱;伴惡心嘔吐者,加竹菇、代代赭石石以清胃降逆;大便祕結不通者,可加大黃(後下)通下導滯;氣滯腹脹者,加厚朴、枳實以理氣消脹;兼有食積停滯,納呆少食者,加炒三仙、萊菔子以消食導滯。

5.瘀血停胃證

症狀:胃脘刺痛,痛有定處,按之痛甚,疼痛延久屢發,食後加劇,人夜尤甚,甚或出現黑便或嘔血,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澀。
證機概要:
瘀停胃絡,脈絡壅滯。
代表方:失笑散合丹蔘飲加減。前方活血行瘀,散結止痛,治血瘀內阻之胃痛。後方調氣化痰,治胃痛因氣滯血瘀所致者。
治法
:化瘀通絡,理氣和胃。
常用藥:蒲黃、五靈脂、丹蔘化瘀定痛;檀香、砂仁理氣和胃而止痛。
若胃痛甚者,
可加延胡索、鬱金、九香蟲、木香、枳殼以加強活血行氣止痛之功;若見嘔血及黑便等出血現象者,當以止血爲先,宜去檀香、砂仁,加大黃、茜草根、三七粉等化瘀止血。

6.脾胃虛寒證

證機概要:中焦虛寒,胃失溫養。

治法:溫中健脾,和胃止痛。

代表方:黃芪建中湯加減。本方甘溫補虛,緩中止痛,適用於胃脘隱痛,喜溫喜按之脾胃虛寒證。

常用藥:黃芪、白朮補氣健脾;桂枝溫胃散寒;白芍、飴糖、大棗、甘草緩急

止痛。若泛吐酸水者,去餄糖,加吳茱萸、煅瓦楞子以制酸止痛;若泛吐清水較多,或胃中有振水音,宜加乾薑、半夏、陳皮、茯苓,或配用苓桂術甘湯以溫化飲邪;若寒甚者,可合用理中丸,或改用大建中湯溫中散寒;若疼痛較著,加延胡索以止痛。

7.胃陰不足證

症狀:胃脘隱隱灼痛,有時嘈雜似飢,或似飢而不欲食,口乾咽燥,大便乾結,舌紅少津,或光剝無苔,脈弦細無力。

證機概要:胃陰不足,潤降失司。

治法:養陰益胃。

代表方:益胃湯加味。本方養陰益胃生津,用於脾胃陰虛,胃脘隱痛,口乾咽燥,舌乾薹少等症。

常用藥:北沙蔘、麥冬、生地、玉竹、石斛甘涼以滋養胃陰:佛手、綠尊梅調氣止痛。

若胃中嘈雜,或有吞酸者,可加左金丸以制酸和胃;胃酸明顯減少者,當酌加烏梅、訶子肉、雞內金等,以增強酸甘化陰之力;胃脘脹痛較劇、兼有氣滯者、宜加厚朴花、金鈴子散等行氣止痛;若便祕,可酌加麻仁、瓜萎仁以潤服通便:倦乏力,不思飲食,屬氣陰兩虛者,加太子參、山藥、白朮以益氣養陰。

圖片

【預後轉歸】

急性胃痛多以實證爲主,治療調護及時得當多能向愈。久病遷延則多由實轉虛,形成虛實夾雜,或寒熱互結,或氣滯血瘀,病情複雜,易反覆發作,合理的治療調攝仍能使病情得到緩解或康復。若病情由輕轉重,或血不循經,形成便血、吐血;或毒熱內結,三焦壅塞,形成劇烈腹痛;或脾胃衰敗,氣血生化無源,形成虛勞;或由痰瘀互結,形成癥積、噎膈等,俱屬危重證候,應採取綜合措施予以診治。

【預防調護】

本病的飲食調攝十分重要。要養成良好的飲食規律和習慣,忌暴飲暴食,飢飽無常;忌長期飲食生冷、醇酒、炙博等物;忌過用苦寒、燥熱傷胃的藥物。

患病後飲食以少食多餐、清淡易於消化爲宜,避免進食濃茶、咖啡和辛辣食物,必要時進流質或半流質飲食。保持精神愉快,性情開朗,避免憂思惱怒等情志內傷。要勞逸結合,起居有常,避免外邪內侵。

【臨證備要】

1.治肝可以安胃。肝胃失調所致胃痛十分常見,主要有以下情況:一爲疏泄太過,

木旺克土,治療以抑肝氣、瀉肝火爲主,並重視酸甘之品以斂肝、緩肝的運用;二爲疏

泄不及,木鬱土壅,治療宜用辛散之品,疏肝理氣;三爲脾胃虧虛,土虛木乘,通過健脾益氣、益養胃陰以培土,酌配酸斂以抑肝。而辛開苦降以泄肝安胃止痛則在胃痛肝胃失調證候的治療中有廣泛的應用。治肝諸法在應用時應相互配合,疏斂有度,補瀉適宜,方合肝脾疏運之性。患者在接受藥物治療的同時,還必須怡情適懷,方能達到預期效果。

2.注意“忌剛用柔”。理氣和胃止痛爲治療胃痛的大法,但久用辛香理氣之劑易耗陰傷氣,尤其肝胃鬱熱、胃陰不足患者,治療時辛香熱燥、苦寒清熱的藥物不宜多用,以免損傷胃氣,耗傷胃陰,宜“忌剛用柔”。如治療胃陰不足證,應在養陰清熱基礎上疏肝調氣,如用沙蔘、麥冬、玉竹、石斛、山藥等甘涼濡潤之品以養陰清熱;用烏梅、

木瓜、白芍、山楂、甘草等酸甘之品以養陰柔肝;用玫瑰花、佛手、綠萼梅、香櫞等辛平之品以疏肝調氣。

3.合理運用活血祛瘀藥。漫性胃痛多兼有血瘀,即“久病入絡”、“胃病久發,必有聚瘀”,治療應重視活血祛瘀藥的運用,常用藥如鬱金、延胡索、田七、莪術、紅花、赤芍等。同時根據不同證候配合其他治法方藥,如瘀熱者,配用赤芍、茜草根等以涼血活血;瘀毒者,配用半枝蓮、白花蛇舌草等以解毒祛瘀;氣虛者,配用黃芪、黨蔘等以益氣行血;陰虛者,配用沙蔘、麥冬等以養陰暢血。

4.久痛防變。中年以上患者,胃痛經久不愈,痛無定時,消瘦無力,貧血,當防惡性病變,應注意及時檢查調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