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6日,商湯科技發佈訃告,其創始人、人工智能科學家、浦江實驗室主任、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湯曉鷗因病救治無效,於2023年12月15日23時45分過世。

據訃告,“湯曉鷗教授是我國人工智能領域的傑出代表。他學識淵博、治學嚴謹、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富有家國情懷和戰略眼光。他甘爲人梯、獎掖後學、矢志創新、勇擔重任,把全部精力奉獻於計算機科學研究,積極推動原創技術發展,爲我國人工智能領域科技事業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二十多年來悉心培養學生,桃李滿天下。他們將傳承湯曉鷗教授的精神和理念,在發展人工智能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公開信息顯示,湯曉鷗,1968年出生於遼寧鞍山,爲商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於2021年8月23日獲委任爲商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湯曉鷗還擔任香港中文大學信息工程學系教授、工程學院傑出學人。主要從事計算機視覺相關領域的研究,包括多媒體、計算機視覺、模式識別及視頻處理。

人臉識別造商湯

除了商湯科技的創始人外,湯曉鷗還有另一個身份:他被業界稱爲全球人臉識別技術的開拓者、探路者

公開資料顯示,商湯科技2014年成立於香港,創始團隊源於2001年在香港創立的香港中文大學多媒體實驗室,成員包括湯曉鷗教授及實驗室的核心成員。

2014年3月,湯曉鷗發佈一項人臉識別算法,準確率達到98.52%,在全球首次超越人眼識別能力(97.53%)。同年6月,湯曉鷗團隊進一步發表DeepID系列算法,又逐步將人臉識別準確率提升到99.55%,開啓了整個人臉識別行業技術落地的時代。

正是這些技術的突破,拉開了人臉識別行業技術落地的序幕,與此同時,商湯科技也隨之誕生。據悉,商湯基本是通過湯曉鷗教授以及實驗室師兄弟的關係,在創立開始就完成了原始人才積累——實驗室的許多博士生加入商湯,成爲最早的創始團隊成員。在香港中文大學讀博三年、又作爲博士後駐站三年的徐立也在2015年初加入商湯,擔任CEO。

在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主論壇上,湯曉鷗介紹,在商湯科技他們推崇的是“羊”文化,“我們提倡的是,喫的是草,擠出來的是AI 。”

招股書顯示,商湯科技於IPO前經歷了12輪融資,主要投資人包括軟銀、春華資本、銀湖資本、IDG、上海國際集團、賽領資本和鼎暉資本等。在業內,商湯科技與雲從科技、曠視科技、依圖科技並稱“AI四小龍”。

2021年12月30日,商湯科技登陸資本市場,發行價3.85港元/股。在上市儀式上,徐立表示,“每個時代的企業都承載着各自不同的希望和責任,我們的命題是如何從生存、追趕到發展與開創。當我們看到了技術的巨大突破,商湯人希望推動技術落地,用技術突破去重新定義場景和模式,去刷新大衆對於人工智能的認知。”

掙扎前行的商湯

商湯科技在上市後的發展不盡如人意。二級市場數據顯示,商湯科技股價已從上市初期最高點9.7港元每股跌至目前的1.26港元,上市兩年左右時間股價跌了近九成。港股商湯科技15日收於1.26港元,市值421.7億港元。

最新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商湯科技實現營收14.3億元,同比微增1.3%。在2018年至2021年的高增長後,2022年營收已出現下降,增長動能不足。

從收入結構來看,商湯科技的營收由智慧商業、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汽車四大業務構成。2023年上半年,四大業務的收入分別爲8.54億元、3.12億元、1.84億元、0.84億元。

智慧商業、智慧城市是商湯科技收入的主要來源,自2019年以來,兩大業務收入佔總營收的比例均在80%以上,2021年更是達到了87.3%。2023年上半年,二者業務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到81.3%。

但今年上半年,智慧城市業務收入同比下降57.7%,佔集團總收入比例從2022年同期的30.7%下降至12.8%,業務收入貢獻率進一步降低。另外,智慧汽車板塊整體收入同比下降30.5%。

另一方面,困擾商湯科技最深的還是盈利難題。截至目前,商湯科技尚未實現盈利,2018年至2022年,公司歸母淨利潤均爲虧損,且2022年前呈現加劇態勢,分別淨虧損34.28億元、49.63億元、121.58億元、171.4億元、60.45億元。2023年上半年,淨虧損達31.4億元。

背後是研發的大量投入。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2年,商湯科技研發投入分別爲8.49億元、19.16億元、24.54億元、36.14億元、40.14億元,佔營收比例分別爲45.80%、63.30%、71.11%,76.89%、105.00%。2023年上半年,研發費用爲17.83億元,費用佔營收比例更是升至125%。

商湯科技曾在招股書中稱,公司經營所處的行業受到快速技術變革的影響,在技術創新方面亦在快速發展。公司需要在研發方面投入大量資源,包括財政資源,以取得技術進步,從而擴大產品線並使產品及服務具有創新性及市場競爭力。

今年中期財報發佈後,商湯緊接着傳出來裁員消息。有媒體報道稱,商湯多個事業羣都出現了裁員現象,涉及智慧城市與商業事業羣(SCG)、新興創業事業羣(EIG)、產業發展研究院等。彼時,商湯科技回應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作爲一家快速發展的科創企業,商湯科技集中資源,聚焦於包含通用人工智能在內的未來戰略性增長領域。公司根據市場環境變化和自身發展狀況進行相應的戰略調整,並對組織和人才結構進行優化,以更好滿足業務發展需要。

創新的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新財報中,商湯大模型驅動的生成式AI相關收入同比增長了670.4%,對業務貢獻度從2022年的10.4%迅速提升至了20.3%,成爲商湯科技最強勁的增長新動能。今年年初乘上人工智能東風,商湯科技的股價在4月份最高漲到3.7港元/股。

徐立表示,在這個半年度,大模型和生成式AI可以說是全球最受矚目的科技突破,商湯迎來了極其關鍵的發展時期。

對於深耕人工智能的商湯來說,在生成式AI浪潮下,商業落地也會迎來更大機遇。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發佈的《AI 大模型市場研究報告(2023)》,商湯在產品技術、戰略願景、生態開放構建等綜合競爭力國內第一。

關於大模型的最新進展,商湯在財報中披露,2023年8月,新模型InternLM-123B參數量提升至1230億,與此同時,智能計算基礎設施SenseCore AI大裝置上線GPU數量由2023年3月底的27000塊提升至日前的約30000塊,算力規模從5 ExaFLOPS(每秒浮點運算一百億億次)提升至6 ExaFLOPS。

源頭創新也始終是湯曉鷗堅持的方向。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他分享了三個學生過去十年在深度學習上的夢想故事,強調了中國學者在大模型研究中作出的原創貢獻。這是湯曉鷗最後一次公開演講。

“2011年到2013年的CVPR和ICCV這兩個計算機視覺最重要的會議上,全球共有29篇文章關於深度學習,其中有14篇出自我們的實驗室。我們有18項工作在全世界第一次將深度學習用到視覺問題上,包括人臉識別、人臉檢測、人臉重建、物體檢測、人體姿態、圖像超分、三維形狀識別等計算機視覺最核心的問題。在深度學習的大門上,我們按了18次門鈴。”湯曉鷗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表示。

他指出,在人工智能領域新一代的學生已經在上海成功起步。“我想對所有我曾經合作過的學生、老師講一句,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了你們,而是遇見了你們,纔有這段最好的時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