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線上平臺免費提供包裝袋的消費者可能需要適應一些新變化。

有多名用戶反饋,自1月1日起,盒馬線上訂單每單加收1元的包裝費。盒馬給出的相關解釋是:爲確保商品能夠妥善送達,盒馬將使用塑料袋等環保包材對商品進行包裝。同時,依據國家“限塑令”等相關政策要求,將對包裝材料適當收費,收費標準爲每單1元。

對此,消費者態度兩極分化,有人認爲這是行業普遍現象,不必“大驚小怪”;也有人認爲,問題關鍵在於沒有提供其他可選項,哪怕自己只買了一箱水果、一束花,沒有用到塑料袋,或者願意把袋子退回去,也需承擔1元的包裝費。

爲何區區1元錢會引發輿論反應?一位在線零售平臺的運營人士分析稱,“此前線上互聯網平臺用慣了折扣券、促銷的打法,價格只減不加,所以1塊錢一個袋子,看起來並不便宜,直接導致用戶的觀感被放大。”

據界面新聞不完全統計,目前收取包裝費的平臺包括山姆、永輝、京東到家、盒馬、多點,提供免費包裝服務的則有大潤發、美團旗下小象超市、叮咚買菜和七鮮等。

至於以前免費,現在開始收費的原因,一位接近盒馬的人士表示,我國2008年頒佈“限塑令”時,即時零售還未發展起來,沒有明確規定外賣場景中不得無償提供塑料袋。近年來,外賣逐漸成爲塑料袋使用的一大場景,因此政策與規定逐步演進,相關部門對限塑問題的指導也較多。

“目前包括山姆、永輝都是收取包裝費的,山姆用的是光降解塑料袋,盒馬的袋子更強調環保性,從而導致成本上升。”上述人士說道。

實際上,加收包裝費只是盒馬啓動成立八年多來最大變革的一個縮影。自去年10月開始,該平臺一直在大範圍地進行“折扣化”改革,聲稱要讓商品更有價格競爭力。其在線下大幅削減了SKU,大量產品價格下調,因此引發了一些供應商的不滿。在此背景下,會員體系變更、包裝收費等影響消費者購物體驗的矛盾也變得更加突出。

盒馬之所以越來越會“精打細算”,盒馬創始人兼CEO侯毅的一段話或能作爲解釋。在他看來,線上的服務成本太高了,“線下門店的成本較爲固定,但線上零售服務成本線性增長,所以線下的價格比線上低纔是合理的。”

目前,盒馬的訂單結算頁面尚不支持取消“包裝費”。另據界面新聞了解,盒馬上部分有獨立包裝的重貨,如大米、牛奶、花生油等商品,暫不收取相應的包裝費。

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規定,消費者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爲,但需要看這筆費用是否爲強制性消費,有無事先通知。考慮到盒馬已經在相關頁面作出明示,行業也存在普遍的收費現象,加收包裝費看起來是合理的,但在取消選擇和退掉相應費用上,依然存在較大門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