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覽青 上海報道

近期,規模最大的兩家民營銀行都有了一些新動向。

1月3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深圳監管局批覆了深圳前海微衆銀行(下稱“微衆銀行”)變更註冊資本方案的批覆,微衆銀行將募集股份6820萬股。

而2022年獲批增資的網商銀行也在近日迎來新股東。據2023年12月民生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民生保險”)發佈的相關公告,民生保險與萬向三農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了《關於浙江網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轉讓協議》,民生保險將以3.05元/股價格受讓萬向三農持有的網商銀行7.2億股股份,合計21.96億元。

2014年,作爲金融改革的重要一環,首批5家民營銀行獲批試點,成爲支持民營經濟、小微企業與居民消費的新型“正規軍”,直至今日全國範圍內已有19家民營銀行獲批設立。

不知不覺,民營銀行已經在中國運行了10個年頭,“成長的煩惱”不斷浮現。一方面,資產規模的快速擴張帶來了資本的加速消耗,資本補充成爲民營銀行最大的痛點之一;另一方面,伴隨着2023年《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下稱“互聯網貸款新規”)存量業務過渡期的結束,部分缺乏股東資源的民營銀行的盈利能力迎來更大的考驗。

資本充足率難題待解

民營銀行對資本補充的需求,已不是一朝一夕。

特別是對於資產規模排名遙遙領先的微衆銀行與網商銀行而言,其注資需求更甚

截至2023年6月30日,微衆銀行總資產規模突破5000億元,達到5099億元,環比增長8%,是第一大民營銀行,但其38.5億元的註冊資本僅排名第五。截至當年9月末,網商銀行資產總額4847.32億元,負債總額4605.72億元,資產規模位列第二,註冊資本排名第一。

但兩家的資本充足率都相對較低,截至2023年6月末微衆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爲12.24%,一級資本充足率爲11.18%,同年9月末,網商銀行資本充足率爲11.4%,均低於整體銀行業水平。

在2023年11月1日被譽爲“資本新規”的《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公佈之前,對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的最低要求是不低於10.5%,“資本新規”發佈後調整爲8%,但對民營銀行而言,其資本充足率相比商業銀行整體水平較低,已是其資金管理過程中的一大挑戰。

Wind數據顯示,在2020年Q1之前,民營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均值高於整體銀行業,但此後一路下降達到12.15%,截至2023年9月末,19家民營銀行資本充足率均值爲12.15%,而商業銀行整體的資本充足率的均值爲14.77%。

即便資本金告急,民營銀行也有多年未能增資。追溯民營銀行的上一次增資,是4年前。

在2016年微衆銀行成爲首家增資擴股的銀行後,2019年12月末,網商銀行獲批註冊資本由40億元變更爲65.714億元;次年1月,衆邦銀行宣佈完成增資20億元,註冊資本達到40億元。

但是,由於微衆銀行部分“庫存股”被出售或註銷,其註冊資本在2022年7月減少至38.5億元。截至最新,共有網商銀行、衆邦銀行、中關村銀行、蘇寧銀行等4家民營銀行註冊資本達到40億元。

外部融資渠道受限

民營銀行從股東側獲得增資相對困難。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告訴記者,目前民營銀行對核心一級資本的補充路徑有限,僅能通過股東增資或引入戰略投資人等方式增加資本金,但受限於業績表現、股東實力、監管政策等影響,民營銀行的增資擴股存在較多不確定性。

2015年《關於促進民營銀行發展指導意見的通知》,對民營銀行股東提出較高要求,如最近3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年終分配後淨資產達到總資產30%以上,權益性投資餘額不超過淨資產50%等條件。

但另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業內多方瞭解到,民營銀行股東的一條不成文規定是,現階段按照屬地化管理原則,參股主體註冊地必須是設立區域內的中資民營企業。同時,監管部門將民營銀行單一股東持股比例上限設爲30%,在受制於30%上限的情形下,部分民營銀行的大股東無法繼續增資

“可能銀行有能力服務於更多的客戶規模,但註冊資本金限制了資產規模,裝不下這麼多業務。”一家民營銀行高層向記者坦言。

“受股東地域、行業和資產等多種限制,民營銀行注入新資本、吸收新股東難度較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自身風險抵補能力的提升,導致資本不足且抗風險能力較弱。”曾剛向記者表示。

與此同時,民營銀行的資本補充工具使用也受到一定限制。19家民營銀行中只有網商銀行發行了2筆共計40億元永續債,完成了對其他一級資本的補充,而其他18家銀行的其他一級資本均爲0。也僅有微衆銀行發行了私募ABS,湖南三湘銀行發行了信貸ABS。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目前發行同業存單是民營銀行緩解資金需求最主要的方式。Wind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民營銀行實際發行同業存單規模1726.1億元,較2022年全年的1344.1億元增加28.42%。

高息攬儲模式下的新挑戰

民營銀行對資金的渴求,與其本身業務模式受到的限制有關。

與傳統商業銀行相比,除了微衆、網商這樣的頭部民營銀行,大部分民營銀行受限於“一行一店”模式,其獲客與吸儲壓力遠大於其他商業銀行,特別是在近年來存款利率下調的背景下,“高息”成爲民營銀行攬儲的一大特色。但是,隨着2023年《關於規範商業銀行通過互聯網開展個人存款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過渡期結束,民營銀行通過第三方互聯網平臺合作攬儲的模式基本被禁止,進一步增加了攬儲難度

今年以來,部分民營銀行20萬元起存的5年期定存利率最高達到4%,3年期定存利率在3%以上,吸引了不少“存款特種兵”。但是曾剛告訴記者,目前僅有部分民營銀行獲得了大額存單發行資格,且存款產品來源相對單一,大多依靠活期和定期存款產品,且由於民營銀行品牌知名度不高,攬儲難度較大。

值得關注的是,截至2022年末,部分民營銀行存貸比已超過100%,如新網銀行(129.79%)、億聯銀行(123.24%)、富民銀行(121.08%)、金城銀行(101.07%)、藍海銀行(100.45%)等,而微衆銀行截至2022年末的存貸比達到94.81%,網商銀行存貸比達到88.3%。可以比對的是,同期央行數據顯示,2022年四季度末,商業銀行整體平均存貸比爲78.76%。

19家民營銀行的業績分化也在加劇。數據顯示,微衆銀行與網商銀行依託於股東生態以及技術實力,在2022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53.64億元、156.86億元,佔民營銀行整體營業收入的比重合計達到64.02%,分別實現淨利潤89.37億元、35.3億元,佔民營銀行整體淨利潤的比重合計達到70.76%。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在規模擴張受限的情況下,頭部民營銀行主要通過輸出科技能力、服務能力、平臺能力等形式,實現與傳統銀行的互補發展與錯位競爭。

曾剛指出,互聯網貸款新規要求商業銀行穩妥推進數字化轉型,在支付環節強化風控,同時防範貸款管理“空心化”,更加考驗民營銀行的科技能力,部分民營銀行無法單純作爲金融的“連接器”來尋求快速發展,而是需要不斷利用科技賦能,探索適應其發展的風控體系。

(作者:李覽青 編輯:周炎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