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金白銀的財政收入是觀察經濟的重要指標,其中31省份對今年財政收入的預期數據備受關注。今年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是,各地密集下調2024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

1月30日,湖北、內蒙古、新疆政府工作報告等主要內容公開,至此31省份均召開了地方兩會。第一財經梳理發現,除了青海外,目前30個省份給出了2024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預計值,相比去年實際收入增速,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等28個省份下調了今年收入增速預期,僅山西、江西兩地調增收入增速。西藏、吉林今年收入預計增速調降幅度較大。(詳見下圖)

爲何今年地方普遍下調收入預期?這主要跟經濟增長放緩、結構性減稅降費減收及去年基數略高有關。

經濟決定財政。地方普遍預計今年經濟實現增長,這爲財政收入增收奠定基礎,部分省份收入預計增速跟經濟增速相近。從目前27個省份披露的2024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增速來看,除了西藏之外,26個省份均預計收入增長,且增幅均高於3%。

不過,在複雜內外部形勢下,經濟增長承壓,因此制約收入快速增長。

比如,第一財政大省廣東在預算報告中分析今年財政收入形勢時稱,隨着國家和省級層面出臺系列穩經濟政策效應持續釋放,廣東經濟回升向好,爲財政收入增長奠定了基礎。同時,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國內大循環存在堵點,部分行業產能過剩,一些企業面臨經營壓力,加上落實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都將影響財政收入增長,財政增收壓力依然較大。

湖南今年預算報告在分析收入制約因素時也稱,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社會預期偏弱,大宗消費和擴大再生產投資趨於謹慎;產業發展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期,房地產等主要稅源行業仍在築底,“煙”“油”等傳統稅源難有增量,新興產業正在加快培育,對財政增收貢獻還比較有限。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告訴第一財經,2024年地方密集下調收入預期,主要還是考慮了結構性減稅降費以及未來的不確定性等因素。

除了經濟因素外,近些年新增減稅降費規模較大,比如2023全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超2.2萬億元。2024年中央要求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政策性減收也直接影響地方財政收入增長重要因素。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呂冰洋告訴第一財經,2023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今年稅收將持續加大支持科技研發稅費優惠政策落實力度,持續爲製造業企業紓困解難,助力實體經濟穩步發展。這是地方調低收入預期的一大重要因素。

另外,受2022年大規模退稅減稅等因素影響,第一大稅種增值稅收入大減,使得地方2022年財政收入基數較低,成爲2023地方財政收入保持較快增長的重要原因。這也使得2023年財政收入基數略高,相應制約2024年收入增長。

呂冰洋表示,2023年作爲第一大稅種的增值稅增長對整體稅收增長起到重要支撐作用,而增值稅的增長是2022年同期留抵退稅較多、基數較低導致的,與經濟變化關聯較小。例如,2023年1~11月份,全國稅收同比增長10.2%,而增值稅同比增長47.6%。2024年這種由增值稅留抵退稅回補帶來的稅收增長將會減少。

由於2022年基數較低,一些省份2023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較快,有的甚至高達兩位數。這些省份去年收入高基數,疊加2023年下半年出臺的企業所得稅、個稅等稅收優惠政策將形成的減收,使得地方2024財政收入增幅有所回落。

另外,疫情期間爲了彌補稅收減收,地方加大盤活存量資產資源,使得非稅收入總體保持較快增長。而這一收入高增長顯然難以維持,也成爲近年制約地方收入增長的一大因素。

比如廣東今年預算報告預計,2024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約1.43萬億)增長3%。其中稅收收入預計增長5.5%(略高於5%經濟增速預期),而非稅收入同比下降4.2%。這主要是近年來各地加大盤活政府資源資產力度,收入基數較高,繼續保持盤活力度難度加大。

此外,近些年地方更加務實,穩妥確定合理的收入預期目標,這有助於高質量發展,避免個別地方爲完成收入目標,收“過頭稅費”,給財政收入“注水”。

不久前的全國審計工作會議將重大財政造假列爲今年重點審計關注點。全國稅務工作會議也再次強調,扛牢依法依規組織稅費收入主責,嚴守不收“過頭稅費”的底線。

2015年新預算法實施後,收入預算已經從約束性轉向預期性,2024年各省份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值只是一個預期數據,受經濟社會等變化,實際執行數跟預期數存在差異比較普遍。比如2023年有的地方超額完成年初預期目標,也有地方未達到收入預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