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平衡態勢有所加劇

最新的“國家賬本”公佈。2月1日,財政部公開2023年財政收支情況。去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約21.7萬億元,同比增長6.4%。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約27.5萬億元,同比增長5.4%。

財政部副部長王東偉在當天的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去年財政部門加大宏觀調控力度,促進經濟回升向好和高質量發展。財政預算執行的特點之一,是財政收入保持恢復性增長態勢,財政支出持續加力。預計2024年財政收入將會繼續恢復性增長,財政支出將繼續保持必要強度。

去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也跟上一年低基數有關。而地方財政依賴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下稱“土地出讓收入”)在2022年大幅下滑之後,2023年繼續同比下降13.2%,影響了地方可用財力。2024年考慮到經濟增長承壓、結構性減稅降費、相對較高基數等,絕大多數省份下調了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預期值。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告訴第一財經,2023年財政政策總體落實“加力提效,注重精準、更可持續”,在收入有限增長尤其是土地出讓收入負增長的情況下,仍保證了一定的支出強度推動經濟增長、防範化解風險,緊平衡態勢有所加劇。總體來看,財政在支持經濟恢復發展、穩定就業、改善民生、促進科技創新、防範重大風險等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

去年財政賬本全掃描,有喜有憂

中國財政預算有“四本賬”,其中一般公共預算和政府性基金預算兩本賬收入規模大,是地方可用財力主要來源。

跟2023年年初預算相比,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和支出規模基本符合預期,略微小於預期值。

王東偉表示,受益於經濟回升向好,加上2022年實施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拉低基數等因素影響,2023年財政收入呈現出恢復性增長。

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稅收和非稅收入組成,其中稅收是大頭,稅收被稱爲“經濟晴雨表”,從而更受關注。

根據財政部數據,去年21.7萬億元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約18.1萬億元,同比增長8.7%。稅收收入佔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約爲83.6%。稅收收入增速也高於經濟增速(5.2%)。非稅收入約3.6萬億元,同比下降3.7%。

遼寧大學地方財政研究院院長王振宇告訴第一財經,去年財政收入呈現恢復性增長,基本實現了與國民經濟的同步。從上述稅收佔比來看,財政收入質量較好。

羅志恆表示,去年稅收收入增速超過非稅收入,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結構有所優化,稅收收入佔比較2022年提高1.7個百分點,但仍略低於2020年和2021年。

從主要稅種來看,財政部數據顯示,第一大稅種國內增值稅逼近7萬億元,同比增長42%。這主要跟2022年實施超2萬億元的增值稅留抵退稅,基數較低有關。第二大稅種企業所得稅約4.1萬億元,同比下降5.9%。東方金誠高級分析師馮琳認爲,這主要與企業利潤總體下降、減稅等因素有關。

由於去年專項附加扣除標準提高等,減稅效應持續釋放,疊加居民收入增長承壓,使得去年個稅收入出現下降。財政部數據顯示,2023年個人所得稅約1.5萬億元,同比下降1%。

另外,去年國內消費稅、進口貨物增值稅、關稅等收入也有所下滑。備受股民關注的證券交易印花稅同比下降34.7%。“證券交易印花稅大幅下降,主要與股市表現不佳、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調降有關。”馮琳說。

王振宇認爲,企業所得稅、國內消費稅、進出口稅收、涉及土地和房地產稅收等表現不景氣,反映出整個經濟尚在修復期。

相比於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符合預期,全國政府性基金收入卻明顯低於預期,而這主要是由於土地出讓收入大幅下滑。

財政部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約7.1萬億元,同比下降9.2%。其中土地出讓收入約5.8萬億元,同比下降13.2%。馮琳表示,房地產市場未能如期回暖,土地市場持續低迷,導致地方政府土地出讓收入在2022年大幅收縮基礎上仍出現兩位數的下滑。

不過,從全年月度數據來看,去年土地出讓收入降幅呈現持續縮窄態勢。

馮琳認爲,去年9月份以來,土地出讓收入降幅收斂,主要原因是低基數效應。同時,多個城市取消土地限價等政策對土地市場景氣度也起到一定託舉作用。但目前土地市場熱度並未普遍回溫,非核心地塊多底價成交,加之房地產銷售端仍承壓,尚難以斷言土地市場已經形成趨勢性拐點,仍需重點關注後續穩地產政策能否有效提振地產需求和投資。

“去年地方土地出讓收入明顯下降,說明‘土地財政’尚未走出低谷,後‘土地財政’地方稅系建設需在‘謀劃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中予以重點、優先考慮。”王振宇說。

由於大規模退稅減稅使得2022年財政收入基數較低,也相應推高了2023年收入增速。爲了更客觀看待實際收入增長情況,需觀察2022年和2023年兩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平均增速情況。

羅志恆表示,去年在低基數下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4%,但兩年(2022年和2023年)平均增速僅爲3.4%;一般公共預算與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之和的兩年平均增速爲-2.2%,這反映了經濟增長承壓背景下,稅基擴張緩慢、財政收入增長動力不足的現實。

而爲了穩經濟,去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仍保持5.4%的增長,社保和就業、教育、科技等重點領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在上述國新辦發佈會上,針對記者去年前幾個月財政支出有所收縮等提問時,財政部國庫司司長李先忠回應稱,去年6、7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幅小幅下降,主要是因2022年同期存在一次性的大額支出,抬高了基數,這是在預期之內的,不存在財政支出收縮的情況。

“從去年全年看,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突破了27萬億元,同比增長5.4%,支出規模再創新高,應該說有效發揮了積極財政政策效能,對經濟恢復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撐。”李先忠說。

羅志恆表示,去年財政支出保持了一定的強度,支出結構持續優化、重點投向民生領域。去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5.4%,兩年平均增速爲5.7%;一般公共預算與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之和兩年平均增速爲2.3%。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教育、社保就業、衛生健康三大民生領域支出佔比達37.7%,爲近年來較高水平。

不過,受制於政府性基金中土地出讓收入明顯下滑,在“以收定支”原則下,支出也相應減少。財政部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10.1萬億元,同比下降8.4%。

今年財政適度加力,收入預計有所放緩

中央要求2024年積極財政政策適度加力,提質增效。在經濟增長承壓下,市場比較關注今年財政如何適度加力。

王東偉在會上解釋,所謂適度加力,主要是四點:一是保持適當的支出強度,釋放積極的信號;二是合理安排政府投資規模,發揮好政府投資的帶動放大效應;三是加大均衡性轉移支付力度,兜牢基層“三保”底線;四是優化調整稅費政策,提高政策的精準性、針對性、有效性。

此前財政部明確,爲滿足各方面支出需求,除財政自身收入外,2024年還將安排一定規模的赤字,並從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其他政府預算調入一部分資金,確保財政支出總規模有所增加,更好發揮拉動國內需求、促進經濟循環的作用,形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必要支撐。

“今年將用好相關國債資金,繼續安排一定規模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適當增加中央預算內投資規模等,發揮好政府投資的帶動放大效應。”王東偉說。

李先忠介紹,2023年12月,財政部依法履行審批程序後,已經向各地提前下達了部分2024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支持重大項目建設,推動形成實物工作量,充分發揮地方政府債券對經濟的拉動作用。

今年1月以來,部分省份已經發行了地方政府債券,一季度地方發債計劃規模超1.6萬億元。一些地方也披露了獲得財政部提前下達的2024年新增債務額度,比如發債規模最大的省份廣東是3449億元,高於其2023年獲得的提前批額度(3189億元)。

在減稅降費方面,財政部預算司司長王建凡介紹,2023年全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中,新增的減稅降費大約是1.57萬億元,辦理的留抵退稅大約是6500億元。製造業、批發零售業和中小微企業受益明顯。

“2024年,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政策的精準性和針對性,重點聚焦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強化政策供給,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王建凡說。

此前接受第一財經採訪的專家普遍認爲,2024年財政赤字率會再次超過3%,以釋放積極信號,但大概率不會超過4%,不搞“大水漫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可能在4萬億元左右,跟去年相近。

對於2024年收入形勢,各省普遍認爲,經濟持續復甦,以及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地方產業優勢等會帶動收入增長,因此基本所有省份都預計2024年當地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會出現增長。不過,考慮到複雜外部形勢、經濟增長承壓、結構性減稅降費帶來的減收,以及去年相對高的基數等,目前30個省份中有28個省份下調了今年收入增速,增速集中在3%至6%之間。

馮琳表示,今年28個省份下調了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期增速,一方面是2024年經濟運行仍面臨一定下行擾動,財政政策需繼續加力穩增長。從這個角度看,年初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目標定得略低一些,也可爲後續實施更大力度的稅費“減降退緩”預留政策空間。另一方面是地方在制定2023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目標時,考慮到了2022年大規模留抵退稅帶來的低基數效應,因此,隨着低基數效應減退,2024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目標也會有相應下調。

馮琳認爲,展望2024年,預計實際GDP增速將在5.0%左右,同時CPI和PPI同比中樞均具備回升基礎,GDP平減指數同比料實現回正,名義GDP增速將達到6.2%左右,高於2023年的4.2%,這對財政收入增速將會產生提振作用。不過,2024年財政收入增長還會受到經濟局部下行壓力、財政政策“適度加力”下減稅降費政策料延續等因素影響,總體增速料低於名義GDP增速。

“預計2024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將在5%~6%之間,由於低基數效應減退,這一增速要低於2023年的6.4%,但要高於2022年~2023年兩年平均增速(3.4%)。”馮琳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