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彭 妍

2月2日,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發佈《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23年)》。截至2023年末,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26.8萬億元,全年累計新發理財產品3.11萬隻,募集資金57.08萬億元,理財產品投資者數量增至1.14億個,爲投資者創造收益6981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2024年,銀行理財規模將延續回暖態勢,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銀行理財業務發展空間較大,多個領域均存在重大機遇。

存續規模26.8萬億元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全國共有258家銀行機構和31家理財子公司有存續的理財產品,共3.98萬隻,較年初增加14.86%;存續規模達26.8萬億元。

分機構類型來看,截至2023年末,理財子公司存續產品數量和金額均最多,存續產品1.94萬隻,存續規模22.47萬億元,較年初上升1.01%,佔全市場的比例達83.85%。

分產品類型來看,截至2023年末,固定收益類產品存續規模爲25.82萬億元,佔全部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的比例達96.34%,較年初增加1.84個百分點;混合類產品存續規模爲0.86萬億元,佔比爲3.21%,較年初減少1.89個百分點;權益類產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的存續規模相對較小,分別爲0.08萬億元和0.04萬億元。

從產品投向來看,理財產品資產配置以固收類爲主,投向債券類、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權益類資產餘額分別爲16.45萬億元、1.79萬億元、0.83萬億元,分別佔總投資資產的56.61%、6.16%、2.86%。

投資者數量和收益提升

2023年,理財投資者數量維持增長態勢。截至2023年末,持有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數量達1.14億個,同比增長17.84%。其中,個人投資者數量新增1686.29萬個,機構投資者數量新增38.65萬個。從結構上看,截至2023年末,理財市場仍以個人投資者爲主,數量爲1.13億個,佔比98.82%;機構投資者數量佔比略有提升,數量爲134.6萬個,佔比1.18%。

從投資者風險偏好來看,截至2023年末,持有理財產品的個人投資者中數量最多的仍是風險偏好爲二級(穩健型)的投資者,佔比33.95%。風險偏好爲一級(保守型)、四級(成長型)和五級(進取型)的個人投資者數量佔比較年初均有所增加,分別增加2.02個百分點、0.14個百分點和0.46個百分點。

2023年,理財產品整體收益穩健,累計爲投資者創造收益6981億元。其中,銀行機構累計爲投資者創造收益1739億元;理財子公司累計爲投資者創造收益5242億元,同比增長0.85%。

2024年發展空間大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杜陽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24年,銀行理財規模將延續回暖態勢,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

冠苕諮詢創始人周毅欽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展望2024年,利率環境依然處於下行通道,商業銀行或仍繼續下調存款利率,對於存量資金將有擠壓作用,一定程度上利好銀行理財市場。

在杜陽看來,2024年,銀行理財業務發展空間較大,多個領域均存在重大機遇。從需求端看,居民財富水平持續上升,鞏固理財業務發展基礎。得益於收入水平的穩步提升,居民財富管理需求持續高漲。從供給端看,一方面,理財子公司持續提升財富管理能力,相關產品得到更多投資者認可。另一方面,理財子公司持續加強投研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建設,產品收益水平呈現穩步上升趨勢,產品類型日趨多元化。金融“五篇大文章”更是爲理財業務指明中長期發展方向,科技、ESG等主題財富管理產品發展潛力巨大,養老理財發展質效水平持續提升,普惠金融引領財富管理機構注重挖掘下沉市場機遇,數字金融則驅動財富管理業務降本增效。

2024年,加強權益類產品的佈局正當時。周毅欽認爲,一是權益市場正處於低谷期,安全墊相對充足;二是行業競爭的緊迫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