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鄧雄鷹 劉敬元

從2023年盈利情況看,非上市保險公司進入盈虧紅線。137家披露償付能力報告的非上市保險公司中,有135家披露了淨利潤數據,這135家公司淨利潤合計爲負數,即整體爲虧損。其中,壽險公司羣體爲虧損逾142億元,財險公司盈利46億元。

保險公司特別是壽險公司2023年盈利整體惡化,有兩大主因:一是投資收益大幅承壓;二是隨着10年期國債收益率快速下行,壽險準備金需要補提,對利潤形成負面影響。

共有62家人身險公司披露了2023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摘要,除信泰人壽和橫琴人壽外,其他60家公司均在報告中披露了淨利潤,這60家壽險公司2023年合計虧損逾142億元。其中,盈利公司有25家,虧損公司達35家,虧損公司佔比超一半。中郵人壽虧損超114億元,成爲近年單一年份虧損達百億的少數險企之一。

對於2023年鉅虧,中郵人壽解釋稱,主要是受準備金折現率和投資收益不及預期的影響。其中,投資方面,“受資本市場不及預期等多因素影響,公司在持續優化資產配置過程中,投資收益出現了較大的淨值波動,階段性低於預期目標,需要進一步平衡短期波動和長期佈局。”

準備金補提是壽險公司盈利普遍惡化的重要原因。據瞭解,準備金折現率以10年期國債收益率750天移動平均曲線爲基準,隨着過去一年10年期國債收益率快速下行,不少壽險公司的準備金都需“補提”,這對壽險公司當年淨利潤形成不小的拖累。

由於此次披露償付能力報告的全部爲非上市保險公司,因此大型保險公司淨利潤表現並未計算在內,但通過數量佔據絕對優勢的非上市保險公司數據,更可窺見保險行業發展全貌。

對比2022年,保險公司盈利情況惡化。具體到壽險公司,2023年實現盈利超10億元的只有兩家,分別爲泰康人壽盈利137.43億元,中意人壽盈利12.46億元;實現盈利過億元的有9家,還有14家公司盈利在37萬元至0.8億元之間。

在財險公司方面,75家披露償付能力報告的財險公司2023年淨利潤合計46.8億元,其中盈利的有50家,虧損的爲25家。

盈利的財險公司中,有3家淨利潤高於10億,具體爲:第四大財險公司國壽財險,2023年實現淨利潤13.86億元;股東背景雄厚的鼎和財險、英大財險則分別盈利12.24億元、11.02億元。

此外,中華財險、中石油專屬保險、華泰財險、國元農業保險、中銀保險、美亞保險、陽光農業保險、中原農業保險、紫金財險、國任財險盈利也較多,淨利潤均在2億元以上。這些險企可分爲幾類,如具有規模效應或有股東資源優勢,又或深耕某些特定領域。從虧損端看,華安保險淨虧損11.66億元,屬於虧損最多的財險公司。

數據可見,財險行業公司盈利面好於壽險業。業界人士稱,在利率下行和權益市場波動環境中,經營一年短期業務的財險公司相較壽險公司所受影響更小。

不過,承保虧損的情況仍不鮮見。在74家有綜合成本率數據的財險公司中,48家綜合成本率高於100%,即承保業務虧損的財險公司佔比超六成。

承保和投資雙輪驅動是財險公司穩健經營的基礎。綜合成本率包含公司運營、賠付等各項支出,由費用率和賠付率組成。該指標是保險公司用來覈算經營成本的核心數據,也是衡量財險業盈利能力強弱的主要標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