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寧波晚報

本報訊(記者 吳丹娜 通訊員 楊揚) 3月11日下午,象山縣依託寧波產權交易中心、廈門產權交易中心(廈門市碳和排污權交易中心)建立全國首個跨省共建的藍碳生態碳賬戶。

當天,在檢察機關提起的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中,當事人實施非法捕撈水產品對海洋造成了生態環境和資源損失,自願認購象山縣黃避岙鄉422.5噸藍碳生態價值產品存入藍碳生態碳賬戶。

象山縣人民法院和象山縣人民檢察院創新拓寬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義務人替代性修復生態環境的責任承擔方式,寧波、廈門兩地產權交易機構發揮在藍碳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和要素交易方面的一站式專業服務優勢,由此共同構建起生態司法和海洋碳匯交易平臺之間的直通機制。

據悉,這個藍碳生態碳賬戶除了司法生態補償類交易之外,還將針對外向型企業、上市公司、工廠園區、金融機構、大型活動等嵌入多元化雙碳應用場景,開發碳普惠項目、海洋產品碳足跡、藍碳數據產品等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模式,讓海洋碳匯“軟資產”轉化爲海洋經濟的“硬效益”,爲藍碳等綠色要素在象山實現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提供可參與、可借鑑的樣板。

象山縣作爲浙江省低碳建設起步較早地區,擁有鹽沼、淤泥質光灘、貝藻類漁業碳匯等藍碳資源,發展藍碳經濟的自然條件得天獨厚。象山縣發改局黨委委員、副局長蔡康健表示,藍碳是推進海洋強國戰略、雙碳戰略的有效載體,也是打造“海上兩山”實踐地的有力抓手。“繼去年完成全國首單藍碳拍賣交易之後,我們繼續創新藍碳載體,如推行全國首個雙碳‘一件事一次辦’增值化服務。”蔡康健說。

“寧波和廈門作爲沿海計劃單列市,在藍碳工作上均做了一定探索,也有一定經驗,且兩地產權交易機構在服務國資國企改革和要素市場化方面建立了緊密的戰略合作關係。通過本次甬廈藍碳‘雙城記’活動,依託全國首個跨省聯合共建的藍碳生態碳賬戶,可探索建立藍碳交易標準和模式,更好地爲全國藍碳工作探路。”寧波產權交易中心總經理張靜在會上表示。

此外,當天還發布了全國首個工程超額碳排放損失保險條款以及全國首個碳賬戶綜合保險。中國太平洋財險寧波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毛俊嶸說,工程超額碳排放損失保險針對工程項目實施中因自然災害或意外造成的碳排放增加,賠款將用於購買碳匯量,以抵消額外增加的碳排放,從而實現碳中和。而碳賬戶綜合保險聚焦於碳賬戶的系統性風險,爲碳賬戶系統安全、平穩、順利的運營提供全面的風險保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