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後的國內新能源車市場異常熱鬧,“1天內9家車企接連宣佈降價”的熱搜,以及3月以來“降價”的持續升溫都非常吸睛。

與這種熱鬧相反的是,新能源車險的保費一漲再漲。據一位新能源車主表示,自2021年購買新能源車險,已經經歷了好幾次漲價,2022年因沿用新能源車險條款,新能源車險費率重新計算,價格上浮了20%左右。近期,其新能源車第三者責任險又經歷了一輪漲價,漲幅超過30%。

理論上,新能源車的降價,會帶動車險價格的相應下降。但實際上,新能源車險價格還受出險率、賠付率、保險公司的風險評估及定價能力等多重因素影響。

據多位業內人士分析,在這些原因中,出險率上漲和案均賠款高兩個原因導致的賠付率上漲是主因,未來價格可能還會進一步上升。一位資深車險方面人士透露,目前險企經營新能源車險的成本較高,未來不排除提高高風險新能源汽車商業險的自主定價係數。

“車的新時代,車、人、用法都不一樣,車險投保、理賠邏輯也不同了”,曾歷任多家財險公司的一位車險負責人如是感嘆。他表示,首先,由於電機取代了發動機的純電動汽車,其噪音較低,這和行人日常習慣的燃油車噪音有很大差異,不易引起行人的注意,因此發生碰撞觸發商業三責險的概率更高;其次,新能源的平均購置成本高於燃油車,帶來了更高車損險案均隱患;同時,三電的技術壁壘導致新能源車的4S店送修比例遠高於燃油車,促使案均賠款的升高。

不過一位業內人士提醒道,“當我們在談論新能源車險價格之時,不能僅評估車險保費價格是貴還是便宜,還要看具體保單覆蓋了哪些保障內容。”據該人士表示,未來車險不是爲了降價而降價,而是在新科技下的全新模式。當新能源車險能夠把服務組合進來,甚至產生一系列新型消費之時,去追求獲取較好的利潤。

一邊是新能源車主叫貴,投訴拒保、續保難,另一邊則是保險機構喊虧,這樣的難題究竟何解?

近期,爲解決新能源車險承保問題,新能源車險定價機制改革亦被提上日程。

3月11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澤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三場“部長通道”集中採訪活動上表示,近來正在研究降低乘用車貸款首付,進一步優化新能源車險的定價機制,助力汽車走進千家萬戶。

緊接着,3月16日,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表示,下一步將研究降低新能源汽車保險費費率,推動提高新能源汽車社會化維修服務能力,着力解決羣衆購車後顧之憂。

就新能源車險承保市場的盈利預期,部分業內人士預計是2年至3年。據一位車險業內人士測算分析,新能源車保費預計將在5年至6年後超越燃油車保費。

主因:近85%的賠付率

從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情況來看,龍年春節過後,國內汽車市場上迎來了一輪降價潮。2月19日,比亞迪官宣兩款插混車型上市,起售價爲7.98萬元,相較於上一版車型價格下降了2萬元。這引發了多家車企跟進,諸多新能源車品牌紛紛跟進降價,價格戰愈演愈烈。

如此,在新能源車降價帶動下,新能源車險價格會否跟着下調?

據一位險企新能源車險方面負責人表示,汽車價格下降從靜態的保費計算角度看,車損險價格會隨之下降,價格會隨之下降;但從動態的角度看,其認爲,價格可能會進一步上升,因爲畢竟價格圍繞價值(賠付)波動。

據新能源車企保險服務商車車科技CEO張磊分析,理論上,新能源品牌車型的廣泛降價會帶動新能源車險價格的相應下降,因爲車險保費通常是基於車輛價值、維修成本等因素來計算的。“但新能源車險價格不僅僅取決於車輛價格,還受到新能源車的出險率和賠付率變化影響,如果出險率和賠付率降低,則車險價格有可能會降低。同時,保險公司風險評估和定價能力是否有所提升,如果提升,則有可能會降價。”

申萬宏源研究報告數據顯示,目前新能源車險的賠付率平均接近85%,保險行業面臨較大承保虧損壓力。較傳統燃油車相比,新能源車險亦面臨“零整比”的概念。零整比,即整車所有裝車配件價格總和與整車銷售價格的比值,反映了汽車維修經濟性和保險費用的高低。據一位資深車險方面負責人表示,諸如一輛新能源車的銷售價格爲10萬,但如果拆開來看,其電池、電控、電驅模塊及底盤的維修和置換價格就很高。

當前業內共識是,目前新能源車險漲價原因主要是因爲賠付率高,這是由於出險率上漲和案均賠款高這兩個原因引起的。

據一位業內資深車險人士詳細分析道,這是由於新能源車的性能決定的,當車主從駕駛燃油車轉換成新能源車,大概會有6個至9個月駕駛行爲的不適應期,有可能車主曾經是燃油車的優質駕駛員,突然開始駕駛新能源汽車之後,他就變成一位劣質駕駛員,所以這段時間的適應期是新能源汽車出險高峯期。與此同時,當前新能源車增速較快,優質駕駛員的存量基數抵消不了新增駕駛員數量,所以當前新能源車險出險率還在上漲。

從案均賠款角度來看,一位大型險企新能源車險負責人亦表示,從賠付支出角度來看,“三電”並非新能源汽車理賠最多的部分,僅佔3成至5成左右,目前大部分的賠付還是在傳感器等零配件方面。他表示,諸如理想汽車的燈、小鵬汽車的智能傳感器等專屬零配件,如果被損害,則單品賠付金額較高。

同時,上述大型險企新能源車險負責人表示,新能源汽車使用了電池車身一體化等新技術,這使得只要新能源汽車電池或者車身損壞,就容易造成整個新能源汽車的報廢,理賠風險增加。同時,車輛大量使用複合材料、一體式的鋪造鋁車身,車身修復難度增加,影響理賠成本。他舉例,2022年8月,特斯拉Model Y型號新能源汽車“撞房屋牆角”事件曾引起網友廣泛討論,車輛經過定損後,由於“減震包”損害,傷及一體壓鑄的技術後底板,維修價格高達20萬,而該款新能源汽車本身共計才28萬。

另外,上述曾歷任多家財險公司車險負責人表示,從理賠角度來看,風險更加多元,包括新能源車技術對理賠帶來重大影響,定損員對新能源車知識欠缺,新能源類型網約車佔比高也加劇了理賠風險。從精算角度來看,新能源車險從人、從車、從用等方面都具有不同風險特徵。例如,新能源車投保人年齡比燃油車車主年輕一些,主要集中在20歲-40歲年齡段;新能源車投保人的駕齡曲線比燃油車右傾,可能是由於新能源車是第二臺車的比例比燃油車高;新能源車中非合規網約車帶來的賠付率風險較高等。

中國人保副總裁兼人保財險總裁於澤曾在2023年中期業績發佈會上透露,受出行強度回升和新能源車佔比高的影響,上半年公司新能源汽車的出險率同比上升2.7個百分點。“不同品牌車型風險差異很大,對於新能源車風險趨勢的判斷,需要在更長的生命週期觀察。”

太保產險總經理曾義坦言,“從發展趨勢來看,燃油車險和新能源車險的發展不匹配這一現象比較明顯。新能源車出險率非常高,甚至要高於燃油車接近一倍,種種因素導致成本存在一定壓力。”

困局:供求雙方兩難

事實上,新能源車險初一登場即面臨供求兩方的困局,當前險企承保新能源車險普遍虧損,而拒保、續保難題更是困局後凸顯的難題。當前,保費高、出險率高、賠付率高是橫亙在新能源車險健康發展中的三大難題。

據業內人士透露,2022年新能源車險保費規模約650億元,商業險簽單件數爲1118萬件。從賠付情況來看,2022年新能源車商業險單均保費爲4139元,較行業燃油車險高81%;新能源車險賠案件數199萬件,案均賠款4953元,行業整體處於虧損狀態。 

對於新能源車險,部分業內人士調侃道,做則虧損,不做則意味着落後將捱打。

此前險企曾因新能源車險承保虧損而拒保引發關注。對此,2023年底,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財產保險監管司要求財險公司對於新能源車交強險不得拒保,商業險願保盡保。不得在系統管控、覈保政策等方面對特定新能源車型採取“一刀切”等不合理的限制承保措施。

據一位接近頭部險企車險方面負責人表示,對於新能源車險,各家保險公司可能需要從車險經營全局去看待,目前新能源汽車行業雖快速發展,但目前整個供應鏈體系仍相對較爲脆弱,作爲風險轉移的主體,保險業被寄予的期望是可以服務汽車產業大局,而不是保險行業和汽車行業出現風險摩擦。

保險業未來如何面對新能源車險虧損難題?

一位頭部新能源車險負責人表示,公司會執行相關政策,交強險不得拒保,商業險將按照市場化原則執行。據一位大中型新能源車險負責人表示,未來公司自身會重點發展新能源車險部分車型,搭建定價模型、銷售、理賠、服務等一整套產業鏈,關注新能源車險直營模式等。

當前,保險機構和車企的融合正在加速,定價、數據是亟待破題的首要問題。據一位接近平安財險的人士分析,面對新能源車險快速發展,保險公司面臨的一大挑戰來源於車險行業多年經營模式、風險管理模式、風控模型及定價理賠都是基於傳統模式下形成的,而當前新能源車險定價理賠數據明顯不足。另據瞭解,險企經營新能源車險所缺的數據難題,部分大型險企可通過相關渠道進行購買,但價格亦較爲昂貴。

“我們研究了幾十年的傳統燃油汽車,才把它的‘理賠黑盒子’滲透進去。”上述資深車險方面負責人表示,隨着科技及數字化技術能夠提供完整的提供證據鏈,未來新能源車險的估損空間和水分會逐漸縮小,預計會像傳統燃油車一樣去慢慢去打開“理賠黑盒子”並滲透進去,未來新能源車險的賠付率應該會慢慢降下來。

上述曾歷任多家財險公司車險負責人認爲,在新能源時代下,保險公司在新能源領域業務存在諸多方面不足,包括產品組合、產品定價、分銷渠道,以及產業生態平臺搭建方面。保險公司需要關注車企生態圈如何更迭,客戶畫像如何變化,以及智能網聯如何發展。他表示,“在新能源車市場繼續高速發展背景下,車險變革變得更加緊迫和重要。”

針對未來新能源車險的相關生態佈局,業內人士認爲,在當前生態環境下,未來小型保險公司或將不再有承保新能源車險方面的能力,市場份額將集中於頭部和大中型險企。在當前新能源車險供需矛盾擴大的現狀下,亦蘊藏機會。另據業內資深人士提醒,新能源汽車已經進入智能網聯時代,而整個保險業仍在用經營燃油車保險的思維在經營新能源車險,繼續下去必然要交非常高昂的“學費”。

面向未來,新能源汽車的戰略佈局並不會因保險虧損和理賠難而止步,其是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推動“綠色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的五篇大文章之一。《中國製造2025》曾提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是重點發展領域,明確了繼續支持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等發展戰略,爲中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指明瞭方向。

2023年,中國已成爲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汽車整車出口491萬輛,同比增長57.9%。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120.3萬輛,同比增長77.6%。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財經五月花”(ID:Caijing-MayFlower),作者:丁豔,36氪經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