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中醫藥報

名醫時逸人籌劃“國醫禦敵團”

——探祕近百年前的中西醫擂臺比賽

凡略微瞭解民國初期中醫歷史的人,應該都知道時逸人先生的鼎鼎大名。他是一位很值得我們現代中醫人記取並尊崇的著名中醫老前輩。

時逸人(1896-1966),字益人,號了一山人、折背叟,原籍江蘇無錫,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出生於江蘇儀徵,民國初年舉家遷居江蘇鎮江。他是著名中醫教育家、理論家、臨牀家,還是中央國醫館發起人之一,並先後擔任中央國醫館理事、常務理事、推行處主任、學術整理委員會專任委員、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主任祕書、代理館長,中國醫學教育社理事等職。

新中國成立後,時逸人先生曾執教於江蘇省中醫進修學校(南京中醫藥大學前身)高級師資班,被譽爲“南中醫八老”之一。1955年,衛生部中醫研究院在北京成立,政府動用行政手段從全國徵召30餘位名醫大師進京,時逸人先生奉命調到北京,應聘爲衛生部中醫研究院附屬醫院(現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首任內科主任,並擔任衛生部創辦的第一屆全國西醫學習中醫研究班主講教師。

時逸人先生一生先後在鎮江、上海、太原、南京、武漢、重慶、昆明、北京、銀川等地懸壺濟世五十餘年,畢生主張整理中醫學術,他積極辦學、創刊、立社,並積極參與維護中醫事業傳承與發展等多項活動,爲振興中醫事業盡心竭力,爲捍衛中醫教育嘔心瀝血,多途徑、多渠道培養了一大批中醫人才,是我國近現代中醫高等教育的開拓者、奠基者,他爲中醫教育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早在1926年,年輕氣盛的時逸人先生曾經參與籌劃“國醫禦敵團”,並在杭州《三三醫報》上發表了《國醫禦敵團芻議,中醫一律改稱國醫》一文。關於“中醫”改稱“國醫”一事,是因爲當時國民政府和西醫,把中醫稱爲“舊醫”,把西醫稱爲“新醫”“西醫”“科學醫”,他們欲“廢止中醫”。時逸人先生爲中醫抗爭,他率先提出將中醫一律改稱“國醫”。此後,得到了中醫藥界的普遍認可,並建立了“國醫節”。所謂“禦敵”,並非抗禦外國入侵之敵,而是要以當時的西醫爲敵。其時一幫血氣方剛的中醫,眼見中醫日受排擠,生存受到了嚴重的威脅,於是躍馬橫刀,設擂比武,要與西醫一爭高下。按照時逸人先生的設計,這次決鬥就是組建“國醫禦敵團”,然後在同一家醫院進行中醫與西醫的真正比武。

時逸人先生提出了詳細的比武方案如下:

1.本團(國醫禦敵團)正式成立後,總部設在北京,爲中外瞻觀所在之地,創設大規模之中國醫院於本團總部中。即名“本團第一醫院”,如上海廣益醫院、杭州三三醫院、滄州立達醫院、山西中醫改進會之附設醫院,皆其先導。故籌設醫院,乃當務之急。

2.團職員分列五組,輪流應戰,例如第一組團職員共十人由總事務所發出通告,先在漢口集合。第一路以北京爲發展地,第二路以上海爲發展地,第三路以漢口爲根據地,第四路以廣東爲發展地,第五路以天津爲發展地,各隨其團職員,自願擔任者,分別支配。本團北京醫院,已預爲佈置,開診之時,地方各法團、軍警當局、行政長官皆預爲邀請,來院參觀,且邀請該地方之西醫學會,請其派學識精深、實驗宏富之西醫十人,來院協同診治。例如病人來院,國醫西醫,拈龜先治。凡國醫治之不愈者,限期無效,送歸西醫診治。西醫治之不愈者,限期無效,送歸國醫診治。方案有表,診斷有書,病人住院者,可實地練習,無尚空言,所謂短兵相接戰者是也。非但我之學識,大有進步,即彼之學識,亦可增加,俟三月之後,比較雙方成績之良寡,而定優劣之勝負。

3.例如第一組團職員十人,已齊至北京本團醫院,與西醫直接激戰矣(已經激戰,爲戰鬥員)。第二組團職員,即日移裝北上,限二星期內,齊至北京本團醫院(爲預備員),參觀第一組團職員,與西醫激戰之情形,且研究出奇制勝之計劃,俟一月後,第一組團職員已經戰勝。第二組團職員得再住院一月,以觀後效,如再大獲全勝。此預備隊住院二月,實驗已深,當由總事務所,發給開辦費。或漢口,或上海,開設本團第二醫院,至召集三四五組職員,其辦法亦同此例。

4.第一組戰鬥員,倘或戰敗。第二組預備隊,俟一月後,即行加入戰爭,其已敗之戰鬥員,不準卸責,仍由總事務所加委,任爲指導,以資熟手,冀其立功贖罪,且召集三四五組團職員,限期集合本團醫院,爲公開式之討論,磋商禦敵之辦法。似此輪流備戰,不達目的不止。

5.團職員支配,內科三人(復古派、葉派、折衷派各一人),幼科兼痘症,婦產科、外科、傷科、眼科、喉齒科、鍼灸科各一人,共十人。至多能增加至十二人爲限,公推一人爲總代表,負指揮之全責,復公舉一人,爲副總代表,協理一切事務。

6.本團俟經費籌足即行辦設醫院,正式宣戰。

最後,時逸人先生還寫下軍令狀:“倘不棄鄙陋,願效餘勇,或則指揮疆場,獨擋一路,或則設謀帷幄,兼顧統籌,凡有委任,無不努力,倘或貽誤戎機,願以軍法從事。”

綜上可見,時逸人先生的做法,實在令人感慨。此時的時逸人先生,真個如同帳前請令、敢立軍令狀的勇士,氣宇軒昂!將近百年後的今天,再來讀時逸人先生的這番籌劃,確實令人感慨萬千。充分表明時逸人先生當時的魄力和自信,敢和西醫不分病種、隨機抽樣的叫板打擂臺,其勇氣和自信十分可嘉。他是我們當代中醫人的楷模和榜樣。

(美國中醫藥鍼灸學會劉宏偉 整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