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吳瞬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着力點,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正在成爲市場的主旋律。深市上市公司近年來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推動科技創新,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領域湧現了越來越多的創新成果,推動培育新質生產力。

值得一提的是,深市上市公司正不斷推動人工智能與現代產業深度融合,“人工智能+”賦能產業升級蔚然成風,產業轉型升級進程正在加速。分析人士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着力點,人工智能作爲當前發展最爲迅速的戰略性產業之一,對推動形成新質生產力意義重大。

加速人工智能佈局

當前,深市上市公司不斷深耕人工智能領域,一大批創新成果湧現。尤其是以科大訊飛、廣電運通等爲代表的高科技企業,在人工智能已開拓出了一片“新天地”。

據瞭解,科大訊飛是我國人工智能產業龍頭企業,基於其在人工智能領域長期、紮實地積累,訊飛星火大模型經權威機構科學、客觀、系統評測,在國內認知大模型研發中處於技術前列。

科大訊飛董辦主任常曉明表示,依託認知智能全國重點實驗室的技術和應用積累,以及成建制的研發團隊,2023年5月6日,科大訊飛正式對外發布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2023年10月24日,科大訊飛與華爲聯合發佈了國內首個全國產算力平臺“飛星一號”,當前訓練效率已經達到英偉達A100同等規模集羣的90%;2024年1月30日,首個基於全國產算力平臺“飛星一號”訓練的全民開放大模型——訊飛星火V3.5正式發佈,測評顯示,訊飛星火V3.5的語言理解、數學能力、語音交互能力已超過GPT-4 Turbo,綜合能力逼近GPT-4 Turbo,持續賦能千行百業。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新華社研究院、《麻省理工科技商業評論》等權威機構的評測中,訊飛星火的綜合能力在國內排名第一。目前對標GPT-4當前能力的訊飛星火V4.0正在訓練中,預計在2024年6月發佈。

廣電運通相關負責人則表示,公司是國內領先的人工智能行業應用領軍企業和率先佈局數字經濟的高科技上市公司,在金融科技領域連續16年位列國內智能金融設備市場佔有率第一,綜合實力全球前三,業務範圍遍及全球11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城市智能領域多點開花,是最早一批切入數據要素市場的上市公司,算力與數據業務在廣東處於重要地位,正在向全國拓展,智能交通業務位居行業第一梯隊,多家“專精特新”子公司在政企數字化、互聯網+服務、智慧教育等領域極具成長韌性和發展空間。2023年,公司技術創新取得了新突破,大數據平臺aiCore System實現了迭代升級,正式上線廣州國資國企雲平臺,推出了“望道”行業大模型,以及數據中臺、掌紋掌靜脈、雷視一體機等多個新技術、新產品。

海康威視則是一家專注於智能物聯(AIoT)領域的科技公司,公司以物聯感知爲核心,融合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全方位技術積累是海康威視的業務寬度;從探測器到系統解決方案的數萬種產品,是海康威視的業務厚度;10大行業、70多個子行業的300多個細分場景覆蓋是海康威視的業務長度。面對碎片化市場和不斷發展的技術浪潮,技術、產品和市場需求良性循環,形成海康威視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競爭力。海康威視將不斷拓展智能物聯服務邊界,用技術、產品創新,推進社會向智能世界邁進。

不難發現,人工智能的快速迭代和發展正在深刻影響着各行各業,不少深市上市公司正在將人工智能技術不斷與產業相結合。

賦能更多行業創新發展

“隨着人工智能技術近兩年的不斷突破,在視覺領域,充分結合行業經驗的‘行業大腦’是大模型真正商業落地的必然路徑。”大華股份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致力於結合大模型的能力和各細分行業的數據和知識,訓練針對行業落地應用的視覺大模型,並融合多模態技術共同訓練模型,有效地提升物聯感知的精準性能力。

大華股份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一直致力於不斷加大創新和核心技術投入,持續加強對多維感知、人工智能、雲計算和大數據、軟件平臺、機器視覺和機器人等技術領域的研究、開發和產品化,爲政企客戶提供高質量、易使用的產品和解決方案,賦能客戶的生產管理提質增效。

對此,大華股份於2023年發佈大華星漢大模型,通過構建一套大模型研發體系、大模型開發組件及場景化應用三層開發框架,持續開發各種場景化模型,並不斷匹配行業的新需求,彈性擴展行業視覺大模型通用能力,攜手生態夥伴加速大模型產業化應用落地。未來通過對諸多行業視覺大模型落地實踐,將沉澱一套通用算法框架,加快大模型跨行業複製,賦能更多行業創新發展。

不僅是大華股份,常曉明介紹,自科大訊飛在2023年5月6日訊飛星火正式發佈以來,已新增超過180萬開發者,其中大模型直接相關的開發者數量超過37萬,企業級用戶超過24萬,個人開發者超過13萬。2024年1月30日,星火開源-13B正式在華爲昇思開源社區聯合首發上線,這是業界首個基於全國產算力平臺“飛星一號”研發的開源大模型。目前,訊飛星火APP擁有2400多萬用戶,用戶已開發出約5.6萬個AI助手。以科大訊飛爲核心的人工智能產業生態持續構建。同時,科大訊飛已與國家能源集團、太平洋保險、交通銀行、中國移動、奇瑞汽車等行業頭部企業聯合打造各個領域的大模型應用標杆,加速產業升級。

“在這個大背景下,既要用人工智能賦能現有產業升級,也要用人工智能來助力教育、醫療等民生剛需,還要用人工智能來提升每個人的能力,最終加速新質生產力的形成,科大訊飛將持續以‘人工智能+’推動我國自主可控的大模型產業生態蓬勃發展。”常曉明說。

對此,海康威視相關負責人也指出,除不斷加強物聯感知技術積累外,海康威視也在不斷提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水平。目前,海康威視擁有視頻感知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併發布了“觀瀾”大模型,提升了AI在各個產業落地應用能力。隨着AI應用場景不斷湧現及海康威視AI能力的不斷積累和開放,截至2023年6月,AI開放平臺的企業用戶數已經快速增加至20000餘家。

加強創新掌握核心技術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作爲最前沿的技術,等不來也買不來,只能依靠中國企業自主創新,掌握最關鍵的核心技術。

“人工智能不僅本身是一個極其重要的事關國運的戰略性方向的科技創新,同時也是可以深度賦能其他各領域的科技創新,新質生產力一定是要構建在自主可控的國產軟硬件的基礎之上,絕不能讓我們的新技術和原創性、顛覆性的技術成果在別人的硬件、別人的工具上研發出來,以至於未來運行沒有一個安全可控的環境。”常曉明說。

因此,科大訊飛聚焦自主可控的底座大模型“主戰場”,系統性構建通用人工智能生態和應用,打造綜合優勢,加快形成以國產大模型爲核心的自主可控產業生態。同時,這一輪通用人工智能的發展極大提升了我們每個人的生產能力,把原來傳統意義上以時長和人力堆砌的商業模式徹底顛覆,會根本改變產業形態和競爭格局。

科技創新的背後更是離不開長期的研發投入。海康威視相關負責人坦言,海康威視將技術創新作爲公司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始終高度重視技術創新,不斷加強技術研發實力。海康威視持續多年保持較高研發投入,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重保持在10%左右,2022年研發投入98.14億元,佔當年營業收入比重11.80%。海康威視持續吸收研發人才,擴大技術人員隊伍,提升研發實力,夯實技術底座,截至2022年末,海康威視研發技術人員27951人,佔全體員工比例達到47.96%。

對此,廣電運通相關負責人指出,目前,公司已建立“研究總院+專業研究院”的研發組織體系,擁有由院士領銜,包括博士、碩士在內的超2600人的專業研發團隊,連續5年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超過10%,自主研發生物特徵識別、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等創新技術。2023年,公司研發投入達98213.54萬元,同比增長19.07%。截至2023年底,公司累計獲得專利授權2857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299項,主導、參與制定或修訂國家標準56項,其中涉及人工智能的49項。

記者獲悉,深交所積極支持人工智能領域公司高質量發展。例如,支持人工智能產業上市公司通過併購重組、與專業機構合作投資等方式進行產業整合。北京君正2020年以72億元購買存儲芯片製造商北京矽成,夯實芯片設計研發能力。中文在線2015年至今實施了6次股權激勵計劃,包括股票期權、第一類與第二類限制性股票。大華股份已實施三次員工持股計劃,買入股票資金累計超過16億元。

此外,深交所通過“創享薈”等活動搭建多方溝通平臺,邀請行業內頭部上市公司、代表性創業企業、投資機構、科研院所等相關負責人蔘加,爲資本市場服務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蓄勢賦能。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