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長治日報

本報記者 常珍珍 通訊員 南宇清

沁源縣是生態大縣,森林覆蓋率接近60%,全省第一;

沁源縣是煤炭大縣,全縣含煤面積達80%,是全國重點產煤縣、全省主焦煤基地縣。

用好“資源庫”,做好“加減法”。近年來,“綠金”遍地、“烏金”滾滾的沁源,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從排放端、吸收端“兩端”發力,通過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發展方式之變,以實際行動踐行碳達峯碳中和目標,探索新路徑,爭當“模範生”。

排放端做減法——

向科技要產量,“上探下延”推動“結構之變”。

減碳,要從排放端入手,優化產業結構,實現源頭削減。

沁源縣延伸煤、提升煤、超越煤,在“上探下延”上下功夫,在餘熱發電、現代煤化工等方面出實招,實現工業減碳、發展增綠。

靠煤焦起家的沁新能源集團,是全市重要的“利稅大戶”之一。

競速新賽道,沁新能源集團不斷“上探”,向科技要產能,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與中國礦業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北京煤炭科學技術研究院、鞍山熱能研究院等長期合作,開展原創性技術攻關,破解產業“卡脖子”技術難題,讓科技創新激發傳統產業“綠能”。

聯合研發的“鑄造焦製備”“貧瘦煤製備特種焦”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自主研發的“沁新牌”鑄造焦、“火山牌”岩棉焦被認定爲中國馳名商標,研發開發清潔型熱回收搗固式煉焦全流程自動化控制技術……沁新能源集團爲節能減碳插上了“科技翅膀”。

廢煙氣、副產品不直接排放,技術革新讓減碳有了全新路徑。

“喫”幹榨淨,沁新能源集團持續“下延”,利用煉焦產生的高溫廢煙氣,配套興建餘熱發電廠。與燃煤電廠相比,該項目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0萬噸。

“變”廢爲寶,該集團上馬鑄造用熔融陶瓷砂項目。副產品小粒級焦炭,被破碎、分級和純化後,一部分經高溫石墨化處理,用於製備鋰離子電池用負極材料;另一部分作爲剛玉冶煉還原劑使用。焦爐餘熱則用於生產綠色環保鑄造新材料——熔融陶瓷砂。整個生產流程形成“煤-焦-純化焦粉-高能負極材料、高端鑄造材料”高附加值利用產業鏈,減碳效益更凸顯。

同樣在副產品高效利用、降低碳排放強度上做文章的,還有該縣另一家煤炭企業——通洲煤焦集團。

作爲沁源縣綠色低碳高質量的排頭兵,通洲煤焦集團在上馬年產215萬噸6.25米搗固焦爐項目的同時,配套建設焦爐煤氣制年產10萬噸液化天然氣及聯產10萬噸合成氨項目,通過“下延”產業鏈,走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之路。煉焦過程中的副產品焦爐煤氣,經過工藝淨化後,分別用於製取精甲醇、合成氨等產品。

調優結構、拉高層級、延伸鏈條,通洲煤焦集團持續“下延”減碳腳步不停歇,向着焦油、粗苯、針狀焦、氫氣等高附加值、低能耗產品進軍。

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佈局。

該縣謀劃建設鵬灣氫港氫能產業園,依託瓦斯發電站,利用電解水制氫技術,在沁河鎮、聰子峪鄉建設兩座加氫綜合站,實現從傳統“煤城”向特色“氫城”轉變。

實施120萬千瓦抽水蓄能項目、15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近年來,沁源縣大力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能源生產結構由煤炭爲主向多元化轉變,能源消費結構日趨低碳化,新能源發展“風光無限”。

太嶽大地上,技術迭代升級、新舊動能轉換,一座座“綠色工廠”正在崛起,持續釋放“綠色動能”。

吸收端做加法——

向實幹要效率,造林、治水建好“綠色銀行”。

減碳,要從吸收端發力,增加森林碳匯,增強碳吸納、碳抵消。

多年來,沁源縣立足生態優勢,因地制宜保護和利用山水資源,在守好“綠水青山無價寶”的同時,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文旅康養、特色農業等生態型產業,探索出一條生態環保和社會經濟民生協調發展之路。

治理,讓水更清。

一泓清水入黃河,兩岸錦繡入畫來。沁河是黃河一級支流,是山西省第二大河流,沁源縣境內幹流長98公里,佔山西省沁河干流總長的27%。

作爲沁河源頭,沁源縣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全力推進沁河源頭生態修復綜合治理項目,改善水體環境,構築生態屏障。項目從水資源調度、水土保持和水源涵養、河流生態治理、溼地保護與治理、環境污染治理五大方面推進。

去年,項目完成郭道至閆寨段生態治理40.8公里、紫紅河治理41.5公里。經過生態修復綜合治理,沁河流域初步形成“水豐、質優、河美”的生態廊道,呈現出“水更清、岸更淨、景更美、路更通”新貌。

乘勢而上,在治水上求突破,該縣組建城鄉水務公司,實現供水、污水、中水“三水合一”管理;建成水資源數據監測中心,實現水位、水量、水質等實時監測、預警研判。

造林,讓地更綠。

春風拂沃野,植綠正當時。3月12日,沁源縣四套班子領導和廣大幹部職工、志願者一起揮鍬剷土、踏土夯苗、提水澆灌,精心栽下2000餘株柳樹。

這是該縣撒下綠色、播種希望的一個縮影。沁源縣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全面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去年共完成造林任務3.6萬畝。目前,全縣森林面積達220萬畝。

轉化,讓天更藍。

抓住“山西省近零碳排放示範縣”“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建設契機,沁源縣建立“砂石資源金融授信”機制,建成生態文明實踐展示館,完成15類130.7億元生態產品價值覈算。

靈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沁河源國家溼地公園、花坡風景區、菩提山國家森林公園、水泉蒼鷺棲息地等旅遊景點,吸引遊客紛至沓來,生態資源轉化爲生態產品;中藥材、食用菌種植等特色產業落地生根,將鄉村蘊藏的豐富資源轉化爲富民資本,青山變“銀行”、農戶變“儲戶”。

“沁源空氣好,環境好。在這住着真舒坦,喫野菜、喝山泉、呼吸新鮮空氣,美得很。”許多外地遊客在沁源慢下來、住下來。

“聽說樹木可以幫助城市消暑降溫。溫度降下來了,空調和電風扇都省了,電耗得少了,電費也省了不少哩。”“老沁源們”說。

產業升級,實現“結構之變”;增綠增匯,建好“生態銀行”。擊鼓催徵,沁源向着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目標闊步前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