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隆中對》中說得很明白:“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衆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兵分兩路北伐中原是諸葛亮爲劉備量身打造的基本方針,雖然龐統對此有不同的看法,但荊州始終是劉備稱霸的重要基石之一,就算劉備入主益州之後益州成爲政治中心,但鎮守荊州的是蜀漢軍中第二號人物漢壽亭侯關羽,由此可見荊州的重要性。

雖然從大的戰略層面來看,一旦孫權和曹操聯手,如果劉備不能及時做出反應,僅憑荊州四個郡和關羽手中四五萬兵馬其實很難守得住荊州,但從戰術層面來說至少有兩個因素也是導致荊州落入孫權之手的原因:

一是關羽驕傲自矜,人際關係差,比如糜芳、潘濬、傅士仁這幾位荊州重要的官員都和關羽不睦,試想一下如果傅士仁和糜芳死戰不退,或許可以撐到關羽主力回師的那一天,雖然說糜芳和傅士仁投降主要原因是貪生怕死,但和關羽關係緊張怕關羽秋後算賬也是原因之一。

二是關羽身邊缺少能力出衆的謀臣,雖說有個廖立但廖立其實有點名不副實,馬良一開始在荊州後來被調到了益州(襄樊之戰期間馬良已不在荊州)。

劉備一方雖然人才積累不如曹操和孫權,但他身邊除了關羽之外,其實還有鎮守荊州的最佳組合,那就是魏延主攻,劉封主守,馬良爲謀主。

第一,魏延是荊州南陽郡人,劉封是荊州長沙郡人,馬良是荊州襄陽郡人,三人都出身於荊州當地的豪強或望族(魏延以部曲隨劉備入川,可見在當地也是有一定影響力的),以荊州人治理荊州事,更能得到荊州大族和士民的認可。

劉封的身份有點特殊,他既是劉備的義子,同時又是“羅侯寇氏之子,長沙劉氏之甥也”,這裏的長沙劉氏很可能就是漢室劉氏,確切地說是西漢末代長沙王劉舜之子劉興之後(劉興後來被降封爲臨湘侯),劉封這樣的身份鎮守荊州更有號召力。

第二,關羽之所以丟失了荊州,除了劉備戰略上忽視孫權、未能在關羽主力北上加強荊州的防守之外,也和關羽身邊缺乏得力的謀臣,以及關羽一人獨大有關;不過三人守荊州劉封只能爲副將,一方面是能力問題,另外一方面荊州遠離益州,一旦劉備不測,劉封就有坐大的可能。

或許有人問既然如此,劉備也大可以配個謀士給關羽,試問除了諸葛亮還有誰能和關羽搭檔?魏延和劉封的資歷和威望遠不能和關羽相比,馬良是合適的謀臣人選。

魏延爲主、劉封爲副、馬良爲輔,有魏延在劉封無法坐大,有劉封在魏延也無法大權獨攬,馬良在一旁出謀劃策,這樣的組合算得上是最佳搭檔。

很多人認爲關羽不應該貿然發動襄樊之戰,其實從當時的局勢來看關羽北上的時間把握得相當不錯,因爲當時曹軍的主力剛剛經歷漢中之戰的大敗,士氣低落,曹操大軍爲此滯留長安休整,一直到10月份襄樊之戰快結束了纔回師洛陽,襄樊一線除了屯駐樊城的曹仁和宛城的徐晃之外,只有許都於禁的屯田軍,也就是說從襄樊到南陽再到許都一線曹操兵力空虛,正是關羽提兵北上的大好時機。

如果是魏延、劉封和馬良守荊州,也在同樣的時候發動襄樊之戰,魏延可以率主力北上襄樊,劉封和馬良守荊州,雖然可能無法取得水淹七軍的輝煌戰績,但至少可以保住荊州不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