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邵陽日報

對下一代的教育,分爲三個層次,即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其中家庭教育就是家長們對自己的後代進行教育,“隔代教育”就屬於“家庭教育”中的組成部分。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中間隔了一代,它是指祖輩對孫輩的教育。當前,由於社會化分工的影響,“隔代教育”已經成爲“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不是權宜之計,而是一項長期的艱鉅的戰略任務,我們要從培養未成年人愛國情懷、遠大志向、文明習慣、良好素質等這些基本工作做起,真正把它作爲精神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爲孩子的健康成長、建功立業打下基礎,鋪平道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加強隔代教育,對未成年人進行品德塑造至關重要。

要鼓勵勤奮好學。讀書知禮儀,讀書懂德仁,青少年的人品修煉首先從讀書開始,青少年時代是讀書學習的黃金時期,是廣泛獲取文化知識,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及專業技術技能的最佳時期,要教育他們勤學苦讀,書讀得多的人一般品德修養較高,在人生路上比較少出問題。我們聽過很多古人勤學苦讀的故事,如鑿壁偷光,說的是西漢時期的匡衡,勤奮好學,家貧沒有書,白天給人家當僱工,借書抵工錢。晚上,從隔壁有蠟燭的人家,在牆上鑿一個洞,借光讀書。還有囊螢映雪、程門立雪、懸樑刺股等等,這一個個鮮活動人的故事,令人感佩。現代人發奮讀書的更多,並且常常出現在我們身邊。如以696分考上北京大學的新邵縣15歲女學生屈詩穎,就是一個從小學到中學每一階段都勤奮好學的優等生。世界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從小熱愛數學,演算數學題,每年草稿紙幾麻袋,年紀輕輕攻克了世界著名難題“哥德巴赫猜想”。這些古今名人勤學好學的故事都是激勵孩子們向上的好教材。要讓孩子們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自覺做到當天的學習任務當天完成,要坐得住、靜得下心,孩子從小有了好的學習習慣,大人可以少操很多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培養正直品格。一個人的人格魅力主要靠什麼?那就是爲人正直。所謂做一個好人,首要的就是做一個正直的人。包括心理、言論、行動都要表現出正直,心術很正。教育未成年人,應從多考慮國家利益、社會利益、他人利益出發進行教育,少考慮自己利益。一些獨生子女,從小見慣了全家人爲他一個人服務,久而久之,就會自私自利,產生人人爲我的心態。長大後,進入社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了很多難處甚至失敗。要爲人誠實,講真話不說謊。行爲要正,堅持走正道。不要沾染不良習慣,不要和他人打架爭鬥,不損人利己。家庭有家庭的生活規範,學校有學校的各項紀律,單位有單位的各種規章制度,都要自覺遵守。要對孩子們從小灌輸法制觀念,從日常生活碰到的一些典型案例中,學會辨別是非,懂得對與錯。不妨有意識地和孩子看一看中央電視臺的“今日學法”和“法制在線”節目,節目內容出自普通民衆生活,淺顯易懂,教育方法實在,是普法教育的好方式。

要幫助孩子樹立艱苦奮鬥作風。老一輩人所走過的路是十分坎坷的,喫過苦頭,也養成了艱苦奮鬥作風,爺爺奶奶們要時不時給孫輩們講一講,這也是大家的責任。爺爺輩對孫輩有一種特殊的愛,像寶貝一樣放在手心裏,滿足一切要求,很多事包辦代替,生怕關愛不到位。久而久之,這種辛辛苦苦的愛演變成了溺愛,溺愛的結果使孩子變得自私、霸道、生活自理能力差。最後,造成家庭教育失敗。有這種愛的心態,但不能嬌生慣養,要養成他們喫苦耐勞、艱苦樸素的作風。一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小開始,從易到難,只要能自己動手的讓其自己動手做,洗臉洗手洗澡、洗衣洗襪洗碗筷、疊被鋪牀套被子、拖地打掃衛生,諸如此類,都讓孩子自理。嚴格遵守作息時間,每天做到按時起牀,按時喫飯,按時上學,按時完成作業,按時洗漱,按時睡覺。不要讓孩子亂花錢,不貪圖奢華,不鋪張浪費。

要賦予奉獻擔當精神。當今時代是一個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時代,要在這個時代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除了有文化、有知識、有技能之外,奉獻擔當精神也要從小養成。要教育孩子擔當家庭責任,分擔家庭事務,關愛父母;要教育孩子擔當社會責任,扶危濟困,奉獻愛心。並通過言傳身教,賦予孩子一種成長的正能量。 (作者系市人大原副主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