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張崇喜

2024年4月底,當記者來到雲南芒市勐戛鎮勐穩村委會芒丙村民小組,走進“全國農業勞動模範”獲得者陶加應家時,恰逢他正在給肉牛喂料。在牛場裏,他熟練地駕駛着裝載機往電動喂料機車廂裝滿草料,隨後駕駛着電動喂料機穿梭在牛場裏給肉牛喂料。看到我們進到牛場,他停下手中的活計笑呵呵地說:“我這個牛場有175頭肉牛,平時就靠我和妻子管理”。

“管理175頭肉牛的喫喝拉撒,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不靠機械,一家人能管30頭的肉牛就已經挺不容易了。”隨行的芒市機關事務管理局駐勐戛鎮勐穩村第一書記李本文說道。

別看陶加應現在養殖肉牛經驗十足,但是剛起步時也經歷了不少的波折。

陶加應從2013年開始養牛,“當時看到肉牛養殖收益比較穩定,是一項可以長期做的產業,我就打起了養牛的主意。”陶加應說道。

其實在開始養牛前,陶加應主要做燒製石灰的生意,依靠着燒製石灰積攢下來的本錢,2013年一起步,陶加應就投入20多萬元在家裏建起了牛圈,牛圈建好了以後,本該高興的陶加應心裏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因爲牛圈雖然建好了,買牛的錢卻沒有了。

開弓沒有回頭箭,陶加應和妻子商議以後決定貸款買牛,恰逢當時銀行有貸款貼息的優惠政策,夫妻倆就貸款10萬元買了12頭母牛和1頭公牛,開啓了養牛事業。2015年,陶加應關閉了自家的石灰窯,並把牛圈從家裏搬到了原來燒石灰的地方,建起了更大的牛場。說起這個事,陶加應感慨地說:“如果沒有政府的好政策,我的肉牛養殖事業是很難起步的。”

養牛是一門體力活更是一門技術活,既要能喫苦更要懂技術,爲了養好牛,陶加應和妻子每天起早貪黑地辛勤忙碌,割草、喂料、清理牛糞,往往忙碌一天下來,全身都是汗水。幹體力活雖然辛苦,但是最初幾年讓陶加應最爲頭疼的卻是養殖技術問題。

“2017年我養殖的120多頭肉牛病了30多頭,當時怎麼也查不出病因,因爲心裏焦急,連着幾天守在牛場裏,爲了給牛治病,能問的人都問了,後來通過不斷摸索嘗試,才治好了大部分牛,但是即使這樣還是死了7頭”。正是這個慘痛的教訓,讓陶加應更加註意鑽研養殖技術,村裏有養殖技術講座認真去聽,平時肉牛生病除了自己琢磨以外,就與周邊養殖戶進行探討。經過不斷摸索,陶加應的肉牛養殖事業逐漸走上了正軌。

養牛事業逐漸走上正軌後,陶加應也收穫了人生中一個分量十足的個人榮譽,2017年12月,他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農業部授予了全國農業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隨着養殖技術的不斷成熟,陶加應打起了改造牛場的主意,2022年他投入110多萬元開展了牛場改造、倉庫擴容工程。牛場改造後肉牛養殖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特別是購置了電動喂料機後,只要開着機器就能到牛場裏實現機械化飼養。如今陶加應的牛場裏,裝載機、粉碎機、電動喂料機等一應俱全,儼然已經成爲一個頗具規模的家庭農場。

“機械化程度提升後,我們的人工需求進一步降低。牛場改造前需要4個人才能幹完的活,現在只需要2個人就能幹好。光是人工成本,一年下來就能節省10萬元。”陶加應說道。

從2013年的13頭肉牛發展到如今的175頭肉牛,陶加應的養牛事業蒸蒸日上,談及這些年的養牛經歷,他說:“我這個人的脾氣就是隻要認準了一個產業,就會把它當做事業一直做下去,現在我認準了發展肉牛養殖這條路,我就會一直堅持走下去。”

圖片:張崇喜、楊新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