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育筍、採筍、食筍,人人用竹、知竹、學竹……在重慶市南川區金山鎮,方竹筍產業已然成爲一大經濟支柱。

作爲家門口的學校,重慶市南川區金山鎮中心小學校(以下簡稱金山中心小學)結合地域特色,打造“春筍教育”,以“天天向上節節高”爲校訓,培養了一批具有“鄉土根、民族莖、全球眼”的優秀學子。

走進金山中心小學“筍衣藝術”工作坊,該校教師胡德厚正帶領六年級學生在特色課程——“筍衣藝術”的課堂上,製作筍殼畫。胡德厚介紹,該課程利用筍殼固有的色澤、斑點、顏色,經採集、晾曬、去毛、熨燙、剪裁等十六道工序,製作出清新自然、環保健康的粘貼畫藝術品。“山水、花鳥、人物、建築等都可以通過‘筍衣藝術’栩栩如生地呈現出來。”

“筍衣藝術”小課堂

“除了每週一節的‘筍衣藝術’課,學校還組織了‘筍衣藝術’興趣小組,幫助大家更好的精進技藝。”六年級一班學生趙渝婧手拿自己製作的筍衣作品小狗說,用筍衣製作動物並不簡單,要融合雕刻、繪畫、書法等技巧,粘貼數層筍殼,才能讓作品看起來生動立體。“這是一個需要多加練習的過程,急不得。”

爲了讓孩子們在課程裏學得懂、弄得通,學校將“筍衣藝術”課程分爲三個篇章、八個單元、46個課時,從初識筍衣到製作卡通形象,再到製作植物、動物,最後到自由創作,由簡至繁,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美、創造美,將課程與實踐勞動相結合,在課程中,教導學生體會竹子謙遜堅韌、正直挺拔、自立向上的品質。

胡德厚的筍殼畫作品

“我的筍衣作品還在學校藝術節展示過。”趙渝婧說,學校會將同學們的優秀作品歸納整理,並在“六一”國際兒童節、體育藝術節等大大小小的活動中展出。“我媽媽還在體育藝術節的展覽上看見過我的筍衣作品。”提到此處,趙渝婧開心地笑了。

爲了更好的打造“筍衣藝術”課程,金山中心小學與西南大學教育學部簽訂協議,引進專家指導學校辦學,特別是對藝術特色打造進行指導。同時,申請“金佛山筍殼畫”商標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聯合金佛山自然資源保護管理局、金山鎮人民政府,共同將“筍衣藝術”打造成金佛山品牌項目。

胡德厚介紹,學校接下來將壯大“筍衣藝術”課程師資隊伍,推進“筍衣藝術”名師工作室建設,保障“筍衣藝術”可持續發展。“同時,我們還將豐富‘筍衣藝術’課程內容,堅定特色方向,擴大‘筍衣藝術’的知名度,形成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文/孟銳 圖/胡德厚)

編輯:李宏偉責編:吳磊審覈:羅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