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楚雄日报

记者李薇薇杨龙通讯员李仙姬

立夏过后,一场及时雨缓解了大地的“干渴”,也激发出农民群众栽种的热情。

一大早,楚雄市吕合镇回龙村委会五本村民小组水稻移栽田里,忙碌着拔秧苗、挑秧苗、布线插秧的农户。

与以往不同的是,看似普通的田间却蕴藏着科技力量,让耕种充满了希望。田边一堆绑扎好的秧苗旁,吕合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马春旺拿起一束布满白根的秧苗向记者介绍:“这些秧苗是3月份利用塑盘薄膜育秧集中育下的,带土移栽不仅不伤根还抗旱性好,栽下去后即使缺水一个星期也能成活,利于返青发棵。”

“今天第一天‘开秧门’,品种是‘留香软1号’。昨天分好了秧苗,今天一早来,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开始布线,对好行距、株距,一早上就可以栽插完了。”农户张菊华欣喜地说。

回龙村委会五本村民小组,距离楚雄城区23.8公里,海拔1850米,交通便利,水利资源丰富,阳光充足、土壤肥沃,为粳稻种植及繁育提供了优良的自然条件。

正是这样一片土地,成了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张建华眼中的水稻种植“宝地”。他说:“这片田很具有代表性,我们挑选出28个品种来这里示范种植,以‘楚粳40号’为对照,最终选出2到3个能适应1800米左右海拔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推广到更多地方种植,让更多群众受益。选用‘云科粳5号’实施150亩高产攻关示范,目标产量达到800公斤以上,部分田块努力实现亩产900公斤。”

建立水稻示范展示基地,不仅为了探索水稻良种在中海拔粳稻生产区的适应性、高产性、抗病性,而且可探索良种良法配套,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机、农艺结合的降本增效水稻高产技术,研究水稻“藏粮于技”,巩固粮食安全。

粮稳天下安。今年,吕合镇计划种植水稻17220亩,与省农科院、市农推中心一起建设这个水稻新品种展示、高产攻关、助农增收示范点以来,把部分种子、化肥、农药补助到农户,州、市、镇农技人员及时开展科技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服务,提高群众种植水稻积极性,利用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强镇项目的契机,购进了一批现代化农业机械,提高作业效率,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完成了全镇今年的计划种植任务。

一上午时间,连片示范田逐渐被移栽的秧苗“染”上绿色,伴着徐徐微风,似乎闻到了秋收时的淡淡“稻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