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連雲港日報

方敬在1978年的日記中寫道:“這次回來見到任莊村的貧困,想到父母悲壯的一生,立志爲家鄉青少年的教育盡力。爲的是繼承父母崇尚教育之理念,爲繼承景清老師愛生之真情。”

方敬雖然出生在上海,但是作爲一名師者,一直心繫家鄉教育事業的發展,每次回到家鄉,看到村子裏有因貧輟學的孩子,內心便堆積了許多解不開的結。1998年退休後,他毅然選擇回到任莊村爲家鄉教育事業發展貢獻自己的所學所識。

方老生前常說:“我搞了一輩子教育,也是一名老黨員,想發揮餘熱,服務家鄉的教育事業。只有搞好教育才有希望、纔有未來。”返鄉助學27載,他以恩師的名義成立“景清獎學金”。之後獎學金成爲一屆又一屆宋莊學子交談的溫馨話題,有260餘名學生獲得200-800元不等的獎學金,步入高等院校,其中包括十多位碩士、4位博士。在他的故居後牆上,鑲嵌着一塊塊帶有他資助過的學生姓名的大理石匾,他用這樣的方式引導了四面八方的鄉民尊師重教、見賢思齊,在宋莊鎮營造了上學成才、成才報國的良好風氣。

除了獎學金,方敬還通過多種形式救助貧困生。鄉鄰中誰家孩子考上了大學,都會受到他大小不一的“賀禮”,誰家孩子面臨因貧失學的困境,總會得到他的幫助。當地一貧困家庭的女孩高考體檢前偏偏患病,眼看就要無緣高校了。方敬知道後,聯繫上海一家醫院並出資1萬多元救治,還主動做好招生方面的工作,使這個女孩圓了大學夢。柳行村尚同學高中時熱愛美術專業,卻因家貧一度想輟學,身爲書法家的方敬既做小尚的思想工作,又給他藝術的啓迪,還提供資金支持,終於使小尚完成了高中學業並考入中國美院,如今小尚已留校任教。

“以前村裏人不重視孩子學習。現在,小孩子明白學習的重要,父母更是盡己所能地全力支持。”師從方敬學習書法的李寶勇深感家鄉學風的轉變,在方敬春風化雨般的感召下,村裏人對孩子上學的態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而這樣的改變也正應了方老生前常說的:“我搞了一輩子教育,也是一名老黨員,想發揮餘熱,服務家鄉的教育事業。只有搞好教育才有希望、纔有未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