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孫越

會計師事務所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監管風暴。今年以來,監管部門針對會計師事務所(以下簡稱“會計所”)至少已開具175張罰單,涉及41家會計所、139位從業人員。

監管處罰措施之嚴厲爲近年來所少見,讓相關會計所真正付出了有“痛感”的代價。其中,大華會計師事務所遭“經濟罰”和“資格罰”雙罰,被“沒一罰五”合計罰沒超4000萬元,並被暫停從事證券服務業務6個月,這對其聲譽和業務造成深遠的負面影響。

受訪人士認爲,新“國九條”強調進一步壓實發行人第一責任和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監管從嚴從重的處罰措施向市場亮明瞭其態度和決心,未來監管“長牙帶刺”將成爲常態,無論保薦機構、會計所還是律師事務所都應擔起中介機構責任、爲市場把好關。

對會計所嚴監管趨勢明顯

作爲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把關人”,會計所出具的每一份審計意見都影響着投資者對上市公司財務狀況、經營情況的判斷。在業內人士看來,通過嚴厲打擊違法違規審計,可以起到警示和震懾作用,進一步規範財務審計秩序,促進審計行業健康發展。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1月1日至今,證監會及證監局、滬深北交易所等向會計所開具了175張罰單,合計有41家會計事務所、139位從業人員遭罰。

分機構主體來看,大華會計師事務所收到的監管函數量居首,多達9張,其次是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共有6張罰單。此外,中興財光華會計師事務所、天健會計師事務所、中匯會計師事務所均收到了4張及以上罰單。

近年來,監管部門頻頻釋放對會計所的嚴監管信號。今年3月,財政部公佈的一組數據,直觀地體現了嚴監管的趨勢:2023年,各地財政廳(局)對197家會計師事務所、509名註冊會計師作出行政處罰,同比分別增長13.22%、21.77%。其中,9家會計師事務所被吊銷執業許可,49家會計師事務所被暫停經營業務,162家會計師事務所被沒收違法所得及罰款共計1584.68萬元。

年報審計違規問題佔比最多

從被罰事由來看,涉及年報審計違規問題的佔比最多;其次,獨立性專項檢查中違規現象也較爲多發,“或有收費”被重點提及。

年報審計相關違規問題,主要集中在風險評估程序不到位、內控制度缺陷、審計工作質量不佳導致財務信息造假等方面。2024年證監會的“1號罰單”開給了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因在審計康得新財務報表時存在嚴重失職,該所被罰沒1783萬元,相關責任人被警告並處以6萬、10萬元罰款。

再如,中天華茂會計師事務所爲東方網力提供2020年年報審計服務,未勤勉盡責,出具的審計報告存在虛假記載。北京證監局對中天華茂責令改正,沒收中天華茂業務收入146.23萬元,處以731.13萬元的罰款,並暫停從事證券服務業務6個月。

在獨立性專項檢查中,多家被警示的會計所都存在“或有收費”問題。“或有收費”通常表現爲上市獎勵費,以及根據審計意見類型、是否能夠實現上市、能否實現發債等收取部分或全部審計費用。2023年11月,財政部曾發佈通知稱,嚴禁會計所以“或有收費”方式提供審計服務。

被監管點到存在“或有收費”問題的會計師事務所,包括中天華茂會計師事務所、亞太(集團)會計師事務所、四川德文會計師事務所、天衡會計師事務所、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等。

審計執業質量有待提升

高質量執業是會計所的“第一生命線”,是其生存發展和樹立市場信譽的基礎。

在業內人士看來,審計質量受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會計所的整體運作和註冊會計師的個人行爲均會影響審計質量。會計所切實有效地執行全所統一的質量控制政策與程序,是有效防範審計風險和保障審計質量的關鍵。註冊會計師個人也需要加強自律,時刻懷有敬畏之心。

針對如何提升審計質量、防範財務舞弊風險,廈門國家會計學院教授黃世忠表示:首先,通過信息技術等手段,提高會計所發現舞弊的能力,改進審計程序和底稿的設計,解決執行時流於形式的問題。其次,要進一步強化對會計所的監督。最後,財務信息生態系統中的各個環節都可能影響審計質量,要全面淨化審計生態。例如,引入財務造假“吹哨人”制度,加大對舉報的獎勵,嚴懲第三方配合造假,有必要對第三方配合造假進行立法。

“對會計所的執業能力要求已經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有受訪人士表示,未來,註冊會計師的審計工作流程將更加嚴密。同時,會計所的兩極分化也可能更爲明顯,頭部大型會計所將會更加謹慎,質量不過關的項目也難以獲得高水準的審計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