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汽車市場SUV熱潮持久不退,也讓大夥對SUV車型的要求越來越高,除了空間和不錯的通過性,如今在操控上也有着一定的要求。而今天我們要聊的這臺廣汽三菱奕歌便是這樣一臺車型。雖說如今它僅在臺灣省內以進口形式售賣,但距離國產車型上市已經越來越近,咱們不妨來提前瞭解一下吧。

要聊SUV的操控性,那自然避不開四驅系統,不過在這我們後面聊,先聊一個更爲直接影響操控感受的部件——變速箱。說到這可能不少朋友就說了:“CVT變速箱哪有什麼好說的啊,沒有什麼換擋感受,動力傳遞過程損耗的動能又多。”這也沒錯,由於原理和結構的關係,CVT變速箱與AT、雙離合變速箱在這方面差別較大,不過奕歌所配備的這臺CVT變速箱可大有不同。

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奕歌首次亮相便吸睛無數。漂亮的外觀以及三菱多年來在SUV市場積累的口碑,使得大家都對這款產品興致滿滿。

奕歌配備了F1CJC/W1CJC型式的模擬8速CVT變速箱,或許不少朋友會認爲CVT變速箱是最難和操控沾邊的了,但奕歌所配備的這臺還真的就是那個例外。

這臺CVT變速箱最大的特色在於採用了步進換擋控制,通過改變最終齒輪比以改善加速性同時調整液力變矩器以及鎖止離合器特性,使其更符合發動機特性需求。並且改善了冷卻性能,提升了液壓控制效能,還採用換檔拉索連接手動控制桿以提升維修性。

通過上圖我們可以看到,在半油門及以上時,採用步進換擋控制的CVT變速箱可以通過控制發動機轉速變化來提升加速感,除此之外還能夠降低發動機噪音。

而在鎖止離合器的控制方面,通過使液力變扭器內的鎖止離合器結合,消除了變扭器的打滑,從而提高了傳動效率。鎖止控制閥是由鎖止電磁閥控制的,而鎖止電磁閥是通過CVT-ECU的信號進行工作的。鎖止控制閥可以將鎖止離合器在接合/分離之間切換。

模擬8速則是根據細緻的研究後所決定的,通過提供8個檔位,可以使各檔的齒輪比之間更加密集,從而最大限度的發揮出發動機性能。

總體來說,廣汽三菱奕歌所配備的這款CVT變速箱通過採用步進換擋控制及一系列改進加強,使得它既有了CVT變速箱平順省油的特性,又改進了傳統CVT變速箱傳動效率較差的缺點,還有着類似AT變速箱的直觀換擋體驗。

接下來咱們再來看看另外一個和操控性相關的部件——底盤。說到底盤那麼自然離不開調校二字,而三菱在車輛底盤調校方面的功底或許現在很多年輕消費者都不太清楚,那就容我多說幾句。

我對三菱的印象,除了兒時看到的“大吉普”帕傑羅,便是疾馳在世界拉力錦標賽(WRC)賽道上由傳奇車手托米·馬基寧駕駛的三菱Lancer Evolution。

三菱和托米·馬基寧無疑是互相成就對方的夥伴,托米·馬基寧爲三菱拿下WRC歷史上唯一一個製造商世界冠軍,三菱也助托米·馬基寧奪得職業生涯中最輝煌的四連冠。

這其中固然有着托米·馬基寧車技出色的原因,但也離不開Lancer Evolution的出色以及三菱在底盤調校上的優秀功底。

汽車廠商參加賽車運動不僅僅爲了展現自身實力,更重要的是能夠積累經驗以及驗證技術,從而將先進技術下放到民用車型上。多年WRC以及達喀爾拉力賽等頂級賽事的征戰,爲三菱積累下了豐富的經驗,在底盤的調校上,三菱的底氣可謂充足。

廣汽三菱奕歌採用了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獨立懸掛的組合,這點相比同級不少採用非獨立後懸掛的車型已經有着不小的優勢了。而在細節和調校上,三菱也意圖將優勢進一步擴大。

奕歌的前懸掛加厚了上彈簧墊,並通過優化下襬臂和襯套提高了操控性能並降低了路噪。爲了減緩支柱的運動,採用了在彈簧反彈時提供高阻尼效果的閥門,從而提高操控性。

而在後懸掛的調校方面,主要採取的是增加舒適性的優化,比如優化彈簧與減震器總成提高乘坐舒適性。在懸架擺臂上採用帶中間盤的襯套,使上下的彈性強度降低、左右的彈性強度提高,進而提高乘坐舒適性。

除此之外,奕歌還配備了同級罕見的車輛前避震頂端拉桿(前頂吧),不但能夠提升車身的剛性,還能夠大大加強車輛的操控性,特別是在彎道中的表現。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三菱對奕歌的調校並不只是單純的提升車輛的操控性,而是想方設法在操控性與舒適性中間尋找平衡點。工程師優化了前懸掛上彈簧墊的傾角和螺旋彈簧的負荷特性,實現了流暢並準確的轉向特性。又對後懸掛橫樑襯套進行最優化改造,提高了乘坐舒適性並降低了路噪。這些動作足以表明,三菱在奕歌的底盤調校上無論是駕駛者還是乘客,都照顧得非常全面。變速箱、懸掛解析

最後需要大篇幅介紹的,便是很多時候會被大夥所“忽略”掉的四驅系統。當然在這裏可能不少朋友就會說了:“怎麼會忽略呢?四驅對於SUV車型多重要啊,怎麼可能忽略呢?”這就要容我解釋一下了,不少朋友對於四驅系統的認識都是增強車輛的越野性能,而忽略掉它對於公路行駛的平穩性和安全性的提升。

三菱最爲人們所熟知的四驅系統便是先後幫助三菱車隊12次奪得達喀爾拉力賽冠軍的超選四驅系統(SS4 Super-Select 4WD),不過對於奕歌這樣的城市SUV而言,超選四驅系統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奕歌所搭載的是S-AWC超級全輪控制系統,雛形最早搭載在1996年的三菱Lancer Evolution Ⅳ車型上。托米·馬基寧的四連冠,也正是於這一年拉開序幕。

源自Lancer Evolution賽車的S-AWC四驅系統相較於SS4四驅系統更偏向於提升車輛的公路行駛性能,在高度穩定性以及彎道能力方面有出色的表現。這點與奕歌所主打的城市SUV相符,也更符合當下大多數消費者的用車需求。

2005年,第二代歐藍德率先搭載了S-AWC四驅系統,這也是三菱首次將這套系統配備在SUV車型上。

從系統機構來看,奕歌所搭載的S-AWC四驅系統與歐藍德所配備的一致,本質上依舊是通過控制設置在後差速器總成上的電子控制耦合器,從而控制了前後輪之間的驅動力分配,以得到良好的加速性和安定性。

通過車內的S-AWC按鍵,駕駛者可選擇三種不同的駕駛模式應對不同的路況,有別於歐藍德的一點在於奕歌取消了經濟模式,這也是因爲其個頭小,更省油的原因。

S-AWC四驅系統最具特點的便是帶有多片離合器式的主動前差速器,這個結構的作用是通過離合器的接合來主動控制左右前輪的扭矩分配,使車輛在雨雪天氣或砂石路面等容易打滑的情況下有着更好的穩定性。

當車輛抓地條件良好時,電控耦合器處於分離狀態。當車輛行駛在溼滑路面,這時候用於控制S-AWC系統的ECU會通過車輪轉速、油門或制動踏板開度等信息來決定耦合器結合程度,從而達到控制左右前輪扭矩輸出的目的。

正是得益於三菱在奕歌的變速箱、底盤、懸掛上的強化以及搭載了S-AWC四驅系統,使得其擁有了相比一般SUV更爲出色的操控性。而在目前同級別車型中,能夠在這一面與奕歌一較高下的車型可說是基本沒有。作爲被三菱寄予厚望的車型,奕歌在起跑線上便已經有了不錯的優勢。S-AWC四驅解析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