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如果長時間控制不好血糖,很容易在10~20年內出現糖尿病腎損害。隨着病情的不斷發展,大量的腎小球被“糖化”、硬化,肌酐開始上升,高血壓、貧血、心衰等也會隨之而來,導致腎小球濾過率加速下降,嚴重可進展爲腎衰竭甚至尿毒症。

腎臟從一開始的規律作息,到後來只能靠着一點微薄的腎功能爲人們服務,經受了太多心酸與無奈。

微量白蛋白尿指的是糖尿病腎病的標誌,如果檢查發現尿中的微量白蛋白在20~200μg/min,或尿白蛋白排泄爲30~300mg/24h、尿肌酐爲30~300μg/mg,則屬於微量白蛋白尿。此時如果能夠積極治療受損腎單位,還有可能逆轉腎臟纖維化,甚至治癒。

2方面先做好:一方面嚴格控制脂肪、鹽分、蛋白等的攝入量,並少碰或不碰熬夜吸菸、濫用藥物等的壞習慣,給原本受傷脆弱的腎臟減負;另一方面嚴格遵醫囑用藥,控制好血糖和血壓,清楚用藥劑量時間及藥物間的相互作用,儘量將血壓控制在120/80以內,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內,減緩糖尿病腎病的進程。

如果病情繼續進展或者一發現時已經是糖尿病腎病中後期,腎功能受損會更加嚴重,此時最主要的就是減少尿蛋白的漏出,避免尿蛋白長期大量漏出引起腎功能的加速惡化。

降尿蛋白,減少尿蛋白的漏出,西醫上主要是通過沙坦普利類降壓藥(尿蛋白定量低於1克時)、激素甚至免疫抑制劑對蛋白尿進行一個抑制,中醫上主要是辯證施治百令、金水寶、黃葵等護腎藥物以及一些疏通腎臟排毒代謝等能力的中藥及燻蒸等外用方法,改善腎臟微循環,進而使蛋白漏出減少。不管是中醫、西醫還是中西醫結合,患者在尋求治療的過程中都應該擦亮眼睛,一旦選擇就應該給予醫生充分的信任,對於腎病的治療大有幫助。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