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祕是一個兒童很普遍消化道症狀,他困擾着很多孩子家長,尤其是新手父母,其病因也是很複雜,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兒童便祕,目前,在兒童便祕問題上我們老百姓甚至一些非兒童專業的醫務人員都存在一定的誤區和盲區。那麼什麼情況下才算是兒童便祕?哪些疾病可以導致兒童便祕?什麼情況下需要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出現便祕應該如何處理?今天我們就談談兒童便祕那點事兒。

兒童怎樣的排便纔算正常?

大便次數:通常在新生兒期大便次數較多,且差異較大,一般爲一天排便2-5次,喫母乳的嬰兒會次數相對多一點,可達到一天排便7-8次。隨着孩子月齡的增長,大便次數會逐漸減少,3個月後大便次數會減少到每天1—2次。1歲以上的兒童消化系統功能基本完善,一般每日1次。

大便性狀:喫母乳的嬰兒大便呈金黃色,偶爾會微帶綠色且比較稀;或呈軟膏樣,均勻一致,帶有酸味且沒有泡沫。喫母乳的嬰兒如果出現大便較稀、次數較多等情況,只要嬰兒精神飽滿,喫奶情況良好,身高、體重增長正常,家長就沒有必要擔憂。如果嬰兒喫的是配方奶,那麼大便通常呈淡黃色或土黃色,比較乾燥、粗糙,如硬膏樣,常帶有難聞的糞臭味。如果奶中糖量較多,大便可能變軟,並略帶腐敗樣臭味,而且每次排便量也較多。有時大便裏還混有灰白色的“奶瓣”。

便祕的診斷標準是什麼?

根據最新的兒童便祕羅馬IV診斷標準:對於<4歲患兒 ,下述症狀至少包括2項,持續至少1個月:①每週排便≤2次;②有大便瀦留史;③有排便疼痛或困難史;④有排出大塊糞便史;⑤直腸內存在大糞塊。在已行排便訓練的小兒中,還需具備以下症狀 :①學會自主排便後至少每週發作一次大便失禁;② 排出可能堵塞廁所的大塊糞便。

對於≥4歲兒,在不滿足腸易激綜合徵診斷的前提下 ,下述症狀至少包括2項,每週至少發作1次,持續至少1個月 :①4歲以上發育中兒童每週在廁所中排便≤2次 ;②每週至少發作一次大便失禁; ③具有糞便瀦留姿勢或過度的自主憋便 ;④疼痛或困難排便史;⑤直腸內存在大糞塊 ;⑥排出可能堵塞廁所的大塊糞便。

導致兒童便祕的原因有哪些?

兒童便祕原因有很多,包括飲食、排便習慣、心理性便祕,腸道功能疾病等等,概括起來兒童便祕可分爲兩大類:一類屬功能性便祕,經過調理可以痊癒;一類爲器質性便祕,先天性腸道畸形導致,一般的調理是不能痊癒的。

功能性便祕在兒童較爲常見,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是嬰幼兒神經發育不完善,排便反射沒有良好的建立。另一方面嬰幼兒在剛開始接受排便訓練時,可能由於方法不正確或患兒難以接受等,患兒拒絕排便,結腸吸收水分使大便乾硬,難以排出且疼痛,患兒更加抵制排便,如此惡性循環,造成大便瀦留。

器質性便祕:指腸道存在器質性病變,包括消化道不通暢、消化道過長、排出道梗阻等等原因導致無法正常排便,主要包括兒童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比較常見的疾病包括先天性巨結腸、乙狀結腸冗長症,先天性巨結腸類緣病等等。

功能性便祕如何調理?哪些情況需就醫?

兒童功能性便祕預後良好,大部分孩子經過飲食調理排便訓練及改變生活習慣會得到有效的改善,部分頑固性便祕需要就診專業的兒童消化科醫生指導治療。如孩子存在便祕問題,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調理。

1.調整飲食,多攝入粗纖維食物、蔬菜、水果,多飲水;

2. 腹部順時針方向按摩,促進腸道的蠕動,

3.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兒童入廁排便定時專心,一次排淨大便;排便時儘量採用坐便,排便時對您的寶寶加以鼓勵開導。

4.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兒童不能總坐着玩電腦,總坐着看書,不要久坐久站,適當運動;

5. 進行保守治療的方法,包括腸道菌羣藥物調節治療、開塞露通便,灌腸治療等。

但如經過上述辦法,仍出現頑固性便祕,或者便祕症狀逐步加重,伴有腹痛,腹脹,嘔吐,發熱等其他不適症狀,需及時到醫院就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