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飯是中國人的日常主食,尤其是南方人,幾乎頓頓離不開米飯,但你真的懂得煮米飯嗎?

西方的科學家發現很多喫精細化穀物、麪包的人,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的發病率相對要高一些。

只需3招

教你改善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

1

“粗”口感

國人將主食作爲每天的營養基礎是對的,但主食怎麼喫纔對?必須得粗細搭配才能保健康!就是儘量喫一些營養保健價值高的米,如糙米、黑米等,減少精白米飯和糯米食品。

根據2016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天應攝入谷薯類食物250-400g,其中谷類和雜豆類應爲50-150g,薯類50-100g。

正確搭配粗糧,可以輔助控制血糖血脂,補充營養物質,但純粹只喫粗糧也不利健康。粗糧消化的要求比較高,尤其是老人、兒童等消化功能不良的人羣,不宜過量食用,一般粗糧與細糧對半分即可,粗糧至少要佔到1/3。

2

“淡”口味

在烹調米飯時,儘量不要加入油脂和鹽,以免增加額外的能量和鹽分,也應少喫含有油脂的炒飯、拌飯。

3

“亂”搭配

爲何說要“亂”搭配?在烹調米飯和粥時,不一定要侷限於單一的米,儘可能的加上蔬菜、粗糧、豆子等。加入這些食品材料,能爲我們主食增加不少營養成分。

當然,更要緊的是,這樣做能有效地降低血糖反應,控制血脂上升。

七 彩 飯

蔬菜要多樣化,主食也要多樣化,顏色越多越健康。各種東西換着喫、花插着喫,但大米仍然是最爲核心的基礎,可以在它基礎之上添加其他食材。

製作方法

1、選擇大米、黑米、小米、紅曲米、玉米、紫米、燕麥各一份

2、用清水投洗乾淨,再加適量水放入電飯煲中,按照日常煮飯方式煮20分鐘左右即可。

食用米飯時應注意什麼?

細嚼慢嚥

米飯、面類等以碳水化合物爲主的食物正好屬於GI值高的食物。GI值指血糖值上升率,又稱“升糖指數”,它是考覈人餐後血糖值的量化指標。

GI值越高,餐後血糖就越容易上升,人越容易肥胖。因此有人認爲,想要減肥就必須控制這些主食的攝入量。

其實,在喫米飯的時候,只要有意識的增加咀嚼次數,細嚼慢嚥,就能降低GI值。同時,多咀嚼也會刺激大腦產生飽腹感,可以避免過多進食導致肥胖,擁有更健康的身體。

和養健康

和諧人生,健康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