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中國觀衆心目中,阿米爾·汗的名字某種程度上已經同“歌舞”二字一樣,成了印度電影的招牌或重要標籤。

隨着近年來印度電影引進數量的增多,大衆對印度電影有了進一步的認知,尤其是更多元的類型,尖銳或深刻的社會議題,以及迅速發展的電影工業,就是在這個建立或拓展認知的時期,阿米爾·汗的電影開始逐步走進更多觀衆的視野,在票房口碑爆款《摔跤吧!爸爸》出現前,已有《三傻大鬧寶萊塢》、《幻影車神3》、《我滴個神啊》等優質作品引進內地,從作品引進數量,影片知名度、作品口碑等多個維度來看,能像阿米爾·汗一樣在中國建立起如此影響力和認知度的印度影星着實不多,甚至屈指可數,除了他恐怕只有老戲骨巴強老爺子了,就是這樣兩位國寶級印度影星,兩人領銜主演的全新動作大片《印度暴徒》已於12月28日正式登陸內地大銀幕。

阿米爾·汗總會在新片中以全新形象示人,角色和類型亦不盡相同,有時甚至有極大跨度,比如這次的《印度暴徒》,他飾演了一位痞裏痞氣,詭計多端,甚至有些正邪難辯的角色,或是可以稱其爲“問題英雄”,他充滿各種人性缺點,比如貪婪、欺騙、自私,善於見風使舵和通風報信,但在關鍵時刻又顯露出了自己的良知和向善的本性,這與阿米爾·汗以往所飾演的角色有了很大不同。

塑造菲蘭吉的難度在於他在片中很長一段時間遊離於正反派之間,當你認爲他棄暗投明,做出了正義之舉時,實際上他仍在爲反派獻計獻策,當你認爲他已徹底叛變,正咬牙切齒之際,忽然發現其實這只是人家的靈機一動,爲正義一方的利益而做出的臨時決斷,由不得不爲他的聰明機智而稱讚。

菲蘭吉身上的幽默感,包括阿米爾·汗這次表演上肢體語言及面部表情的生動性,甚至讓人想起德普的傑克船長,這雖是一部發生在東印度公司殖民統治時期的印度人民抗爭故事,但因角色的變化和豐富層次,讓影片本身也變得並非那麼正統,嚴肅的同時又不乏笑料。

除了文戲上的巨大發揮空間,菲蘭吉在片中還承擔了大量的動作戲,作戰空間從船艙內、甲板上,再到城堡內、監獄內等等,不同場景的動作戲連番上演,本片導演維賈伊·克利須那·阿查裏雅曾是《幻影車神》系列的編劇,也是《幻影車神3》(《幻影車神:魔盜激情》)的導演,正是通過該片,他與阿米爾·汗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友誼與合作關係,《印度暴徒》中的多場大戰和動作場面,亦充分彰顯了他執導大製作的場面調度能力,以及阿米爾·汗對不同風格動作戲的超強駕馭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暴徒》是印度電影首次登陸內地賀歲檔,影片集反差性的角色設置,宏大戰爭場面,動人的舞蹈橋段、驚險動作與搞笑段落於一體,從氣質上與這個檔期非常匹配,加之阿米爾·汗、巴強、女神卡特莉娜·卡芙以及法緹瑪·薩那·紗卡(《摔跤吧!爸爸》中的大女兒)的卡司幾乎都是國內觀衆所熟知的影星,可以說是近期閤家歡電影的首選之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