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參與了“OLED Big Bang燎原之旅”西安站的產品體驗活動,並在現場分享了一些自己對於視聽體驗以及產品對比的感受。

​首先非常感謝OLED的邀請,很開心能參與活動的體驗與分享,作爲一個影音設備控和版本控,我相信在這樣一個高清時代,無論是大銀幕、家庭影院還是手機平板等設備,觀衆對於一部作品的卓越畫質、精準色彩、更深邃黑度的追求是不可逆的趨勢。

活動現場的美食也很豐盛

近些年來可明顯感受到,觀衆對觀影體驗、觀看方式、電影版本等方面的需求在逐步提高,以往觀衆在看一部大片的時候,可能更加註重是故事、情節或者導演,而這些年隨着影院和視聽技術的發展,會發現越來越多的觀衆更加註重觀影體驗本身。

​比如看一部電影之前會有意識地去挑選它的版本,會根據影片的實際情況去選擇相應的版本,比如杜比影院、IMAX或其他的版本,這種對於版本的訴求,其背後的原因就是因爲大家對於觀影體驗或者觀影行爲這個事情有了更高的追求。

杜比影院

IMAX巨幕

其實影視內容本身,它的每一個環節都包含了導演的諸多創作意圖,哪怕只有一幀畫面。有時候大家覺得這一個畫面一秒鐘就過去了,實際上這裏麪包含了很多的東西,是影片幕後團隊集體勞動的結果。

電影《羅馬》幕後照,導演阿方索卡隆正在拍攝

我當時列舉了三部電影,這三部電影比較有代表性的呈現了近年來觀衆對於版本和觀影體驗的看重。這三部電影大家都非常熟悉,比如IMAX《敦克爾克》,比如2D版《銀翼殺手2049》,比如高亮3D的《阿麗塔:戰鬥天使》,說到3D,值得注意的是,從《阿凡達》掀起3D狂潮以來,再到近年來大家開始有意識的排斥特供3D,再到現如今對2D版影片的追求,期間的變化也直觀反應出觀衆近些年對版本和視聽體驗的悄然變化。

剛剛主要涉及的是大銀幕的體驗,那麼在這樣一個時代,享受極致影音體驗,在家庭裏也可以實現,處在這樣一個高清的時代,無論是手機還是電腦屏幕,還是電視屏幕,或者大熒幕,觀衆都在追求更逼真的效果。

​如果新片可以在大熒幕上看到,而一些老片只能通過藍光DVD或者其他的渠道觀看。在家裏觀看這些老片的時候,因爲片源的問題會導致很多畫面的問題。而現在通過很多技術可以實現在家裏看修復版本,也可以達到在影院觀看的效果。

《東邪西毒》修復版劇照

回到剛纔的問題上,觀衆爲什麼要追求更好的觀看體驗呢?

​因爲極致的畫面表現力才能更接近導演創作本身,隨便在一個電影裏面截取一幀,其實這個畫面的構圖都是導演經過精心創作之後的成果,包括調色,也是根據影片的情景氛圍獲得的結果。

《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劇照

在活動現場,通過對比量子點8K和OLED 4K兩臺電視,會發現後者在色彩的準確性、對比度和黑度,包括畫面細節的呈現上都有着極佳的表現,以《權力的遊戲》劇照爲例,就火焰的呈現來說,量子點8K電視的火焰效果整體偏白,而OLED 4K電視的火焰則有鮮明的層次區分。包括對《黑豹》中多個暗部場景的表現,都更加符合影片實際的氛圍。

OLED 4K電視的效果不僅不輸8K電視,反而在剛剛提及的幾個層面上都有明顯差異,在當天的活動現場,自己也特別準備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影片劇照作爲實例,向大家詳細展示了OLED 4K電視的優越性。

量子點8K(左)和OLED 4K(右)的實測畫面

在當下或是未來,觀衆對影音體驗和影音設備的要求與標準只會越來越高,畢竟,最極致的畫面表現力才能讓觀衆更接近於導演創作的本身。

而OLED電視可能是目前在暗場表現上最優秀的顯示設備,它也因此成爲家庭觀影的絕佳平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