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6日,我院心內科成功爲兩例房顫患者行經皮左心耳封堵術。

兩位患者均長期被心悸、胸悶所困擾,曾多次在外院及我院就診,診斷“持續性心房顫動”。該疾病最常見的併發症是血栓栓塞。據文獻報道,房顫病人缺血性腦卒中風險爲一般人的5倍。研究證實:房顫引起栓塞的源頭是左心耳內形成的血栓。

該兩例患者在明確手術指徵,排除手術禁忌後,於3月26日在我院放射科行經皮左心耳封堵術。由心內科王肖龍主任帶領,戎靖楓、沈智傑等醫生在超聲醫學科、麻醉科和放射科等學科大力協作下,順利完成了手術。術中,戎靖楓醫生在食道超聲指引下準確行房間隔穿刺,在左心耳順利植入1枚封堵器,術後複查食道超聲未見殘餘分流,手術成功。患者僅右側腹股溝區留下3mm大小的傷口,術後3h,患者即可下牀自由活動。

房顫併發左心房附壁血栓易引起動脈栓塞,其中腦栓塞最常見,是致殘和致死的重要原因。瓣膜性心臟病合併房顫的患者,其腦栓塞的風險高出正常人17倍;非瓣膜性心臟病合併房顫的患者高出6倍;80~90歲人羣中,房顫導致腦栓塞的比率高達23.5%。房顫持續48 h以上即可發生左心房附壁血栓,左心耳是最常見的血栓附着部位。經皮左心耳封堵術作爲全球新興的預防卒中療法,在近幾年的發展過程中,已成爲對於抗凝禁忌或是難治性持續房顫患者的重要臨牀治療方法。經皮左心耳封堵是減少房顫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策略之一,成爲心內科醫生治療栓塞的有效武器。

目前,該技術在國內尚處於起步階段。近年來,曙光醫院心內科王肖龍主任團隊逐漸開展了該技術,現手術技術日臻成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