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爆發了一件關於校園暴力的案件,上饒一位父親爲了教訓欺負自己女兒的男孩,捅死了小男孩(目前並不確定小男孩霸凌了女孩,但該父親疑似有精神病史)。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當自己的小孩遭遇了校園暴力,或者遭遇了和同學打架的事件,父母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打回去?還是要孩子忍氣吞聲?

在青春期,孩子有暴力傾向是發育過程中的一個現象,尤其男孩這種傾向居多。在這個時期也是小孩暴力行爲的一個高發期,這個問題也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家長不應該把這種問題作爲瞬時教育,應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等到孩子遭遇了這種情況就遲了。家長可以按照以下兩個方面去教育。

做到不欺負別人

俗話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欺負別人本身就是一種不正確的行爲,同時體現出家教的問題。所以儘管爲了不讓自己的孩子受欺負,家長也不能教育孩子說欺負別人。

教育小孩時,要讓孩子明確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凡事都要有底線。教育孩子正確的價值取向是很重要的。可能自己的孩子發育得比較好,長得比較高比較有力量,儘管不被別人欺負,但是也要告訴他不要欺負別人。要懂得保護別人。說得直白點,欺負弱小的,並不就是厲害,真要欺負就要欺負比自己厲害的。

不被別人欺負

有很多家長認爲,孩子之間打打鬧鬧正常,所以從來也不在意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像新聞裏那位父親,自己的孩子在學校欺負其他女同學,家長竟然此前不知曉,直到對方父親捅死自己的孩子才知曉。所以家長要關注孩子的在校情況,不可把欺負認爲是一種嬉戲,而不在乎。

家長可以教育孩子的自衛意識。就連法律都有正當防衛,自己的孩子就更不可忽視。比如說,被其他的小朋友強行按在地上,或者其他不正當的肢體接觸,可以教育孩子把這種行爲還回去。父母需要在意的是要注意孩子的度,要讓孩子學會控制,可以把對方的退讓作爲分界點。讓孩子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當然如果發生嚴重的暴力事件,一定要讓孩子知道如何躲避。比如可以向老師辦公室跑,或者當其他人有恐嚇行爲時,讓孩子通過老師告訴自己。自我保護是人的天性,既不可過度,也不可退卻懦弱。

在生活中,父母一定要讓孩子加強鍛鍊。一般的受欺負對象都是相對體格較弱小。而且很多施暴者,都會挑一個好欺負而且不敢反抗的下手。所以父母讓孩子強健體魄是很有必要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