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軍打仗,經常要帶足夠的糧草。打仗要出動許多士兵,還要出動許多馬匹。士兵要喫糧食,馬兒要喫草。所以合起來簡稱糧草。

古人帶糧草是非常麻煩的,因爲糧草又笨又重,經常是先鋒隊到了一個地方,糧草還沒跟上。這就非常危險。人和馬幾天不喫東西,就要餓死了。

古代打仗,在糧草問題上動過多少心思?

所以,《孫子兵法》有一句話說,“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最好的辦法,是自己不要帶,到敵人境內去搶他們的,喫他們的。這樣糧草就源源不斷了。

但是,敵人也有辦法,他們如果發現打不過,糧草又搬不走。逃走之前,就自己放一把火,把自己的糧草燒掉,讓你打過來也乾瞪眼。

如果這支軍隊要守城,跑不掉怎麼辦呢?那就把城外所有的糧食都搬到城裏,搬不走的燒掉。再把城防加固,這就叫堅壁清野。

古代打仗,在糧草問題上動過多少心思?

荀彧

劉備守徐州,就是這麼幹的。《三國志·魏志·荀彧傳》:“今東方皆已收麥,必堅壁清野以待敵軍,將軍攻之不拔,路之無獲,不出十日,則十萬之衆未戰而自固耳。”

這個故事背景,是劉備佔領了徐州,曹操想先奪取徐州,再回來消滅呂布。謀士荀彧聽說後,勸阻說:“徐州那邊,據說他們已經組織人力加緊搶割城外的麥子,運進城去,這說明他們已經有了準備。收割完糧食,還要加固防禦工事,加固營壘,到時候就很難打了。”

曹操覺得十分有道理,於是取消了攻打徐州的計劃,專心攻打呂布去了。

古代打仗,在糧草問題上動過多少心思?

那麼,人喫的糧食需要帶,馬喫的草豈不是荒郊野外到處都有嗎?走到哪喫到哪唄,爲什麼還要帶呢?

其實,草雖然到處都有,可是打仗不是旅遊,放馬去喫野草可是個大麻煩,因爲馬也不是什麼草都喫,它們會東走西走,專揀好草喫,所以喫得特別慢。有時候,放一個上午才能喫飽。

而打仗講究的就是兵貴神速,人要快快的喫,馬也要快快的喫,所以馬也是要集中起來喂的。你去外面溜溜達達放半天馬,人家敵人早就打過來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