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發生在一片名爲吉姆吉姆的大陸之上,魔王的重現令大陸的安危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爲此,國王頒佈的懸賞令,尋找能夠打敗魔王的勇者。完成任務的人,不僅能夠得到鉅額的獎金,還能夠獲得成爲王子的殊榮。

仁杰在父親的逼迫之下無奈踏上了討伐魔王的旅途,臨行之前,他按照族規去拜訪了魔法婆婆,在魔法婆婆的安排下,能夠使用咕嚕咕嚕魔法的少女歌莉成爲了仁杰的旅伴,和仁杰恰恰相反,歌莉對勇者的傳說有着巨大的憧憬和幻想。就是這樣兩個性格迥異的人,他們啓程了,一路上,會發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兩人又會遇見怎樣的同伴和敵人呢?

《咕嚕咕嚕》借用了我們這代人童年時玩的電子遊戲的常見類型——冒險類,來構造這個動畫世界。但是冒險只是外殼,它真正吸引人的首當其衝的要素可以概括爲——惡搞。對,就是這個幾年前纔開始在中國大陸流行的詞語,這部1994年的日本動畫片已經做得非常好了,比如在劇中,明明是生死之戰,卻突然來一個逗樂的轉折,容易讓人聯想起周星星同學的無厘頭。

我不妨將這部以惡搞著稱的動畫片的一些惡搞元素羅列出來:

讓其他角色都討厭的傑他他老伯。他頭戴有四片樹葉的頭飾,額中央有一個太陽標記,上身赤裸,下身穿一條草裙,腳毛長,總之造型雷人。他神出鬼沒,每次出場,總能舉出理由讓在場人士不得不去欣賞他“姿態優美”的傑他他舞。看得出它惡搞的是夏威夷傳統草裙舞,其惡搞力度之大,使得看過此片的人首先記住的是老伯這個角色,而不是主角。就我個人而言,我一點也不討厭他,其原因可能有惡搞方式的多變,不過我覺得更重要的原因是老伯的背景和遭遇。他是一個善良的人,一個單純的人,他立志尋找傳人繼承他的舞蹈,可惜所有人看見他就像看見瘟神一樣唯恐避之不及。而且,他在劇中經常受到主角或者妖怪的毆打。我有時覺得他挺可憐的。

屢敗屢戰、屢戰屢敗的基倫、安娜。這對擁有標準造型的”勇者魔女“組合逢出場都有威風凜凜的對白,而這些對白則是很多動畫片中代表正義的人物現身時的開場白。但是基倫每次一出手就被秒殺,然後總是出現安娜拖着出醜的基倫離場或者兩個人一起被打飛的場面。後來有一集提到他們戰鬥力低的原因是把錢都花在買裝備上了,結果沒錢買食物,這個理由夠囧的。但是面對這個糟糕的“勇者”,安娜卻一直支持他、鼓勵他,不離不棄,這是本劇很有溫情的地方。

天然呆的妖怪們。作戰時,他們有的袖手等候對手準備,有的與對手爭吵,有的被對手說中軟肋而羞愧或發怒,有的內訌,有的出招華麗卻毫無用處,有的一時得手後就得意忘形,就是不抓緊時間打倒對手,使得戰鬥力低微的仁杰與歌莉多次僥倖得手,同時也形成了很多笑點。

上面說的是就角色而言惡搞性比較突出的角色,其實基本上每一個角色身上都含有惡搞元素:勇者仁杰見美女即神魂顛倒,魔女歌莉經常畫出失敗的魔法陣,風之精靈傑保倫遇事即溜(還有它的造型),“總裁狗”好出風頭而愛幹無聊事,國王胡加十三世把巨大魔法陣設在皇宮底下以便治療痔瘡……

說了那麼多並不能表明惡搞的成功,但是我一集一集地看,每一集都有驚喜,每一集都能會心地笑一笑。它將惡搞表達得很自然,讓你在被它逗樂的同時又能接受它,這與現在的用“撓胳肢窩”的方式逗笑的所謂的喜劇片形成鮮明對比;而且它見好就收,打一槍就跑,決不糾纏,這又與當今愛貧嘴的喜劇片分道揚鑣。

《咕嚕咕嚕》的惡搞並不是我喜歡它的全部理由,我覺得惡搞也只是外殼的一部分,內核還是其包含的童真與溫情。其實前面提到了,有傑他他老伯的善良與單純,還有基倫與安娜的情義。反派“妖怪”們都沒有展示它們的醜陋和邪惡,幾乎都“丟了妖怪的臉”;仁杰與歌莉也不是什麼“正義的使者”,他們只是有着很多缺點的小孩,反而外形像模像樣的基倫和安娜卻表現得像個小丑來襯托仁杰和歌莉。這些設定對以“正義必勝”爲主題的影片進行了顛覆,比如,超人系列。超人系列爲小孩子甚至青少年構造了一個夢,一個用拳頭來拯救世界的夢。而《咕嚕咕嚕》則爲我和其他喜歡它的人們構造了另一個夢,一個有着祥和世界的夢,上面提到的惡搞元素都是它的組成部分,而且這個夢,由於仁杰與歌莉在結局中的選擇,它不會終結

在看卡通的過程中,可以完全放鬆,不作多餘的思考,單純地爲歡樂而大笑,開懷間領略着久已不見的童趣,在嬉笑之間找回一些身邊久違的童心,因此,越是幼稚,越無稽可笑的,我越喜歡。

魔女歌莉,雖然有着魔法民族米古米古族的血統,卻只會一些蹩腳的魔法,十次裏面大概只有半次成功;而所謂命定的“勇者”仁杰,更是一個無厘頭的男孩,文不成武不就,總想耍小聰明偷懶。這對莫名其妙的組合,在偶然之間結伴踏上旅程,走上征服傳說中魔王的漫漫長路。其間好運離奇,搞笑不斷,魔女歌莉和勇者仁杰的能力也慢慢得到鍛鍊,逐漸提高。

千辛萬苦之後,他們打敗了一個又一個妖怪,終於闖進了魔王紀力的巢穴,迎來最終決戰的時刻。這時——

歌莉:終於到了收拾魔王的時刻了。

仁杰:在漫長的旅程,曾經發生過很多事……(回憶畫面)

歌莉:收拾了魔王之後,我們的冒險旅程就要終結了。

仁杰:沒錯,我想情形會是這樣了。

……

(短暫的無言後,仁杰和歌莉一起轉身):還是不要去收拾他了。

在距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的時候,他們竟然輕易放棄,理由卻是不希望成功以後再沒有機會享受過程。從一開始,他們便沒有想着做大英雄,小小的心靈也裝不下拯救世界這樣的大道理,會走上挑戰魔王的路途,僅僅是因爲好玩,會一直不停地走下去,也是爲了好玩,而旅途中更結下了兩小無猜的純真友誼。一旦完成使命,打敗了魔王,豈不是便迎來冒險旅程的終結,這麼好玩的事情就這樣完結了?

由始至終,他們都不是在追求結果,而在享受過程。小小孩童的純真心思裏,沒有名與利的誘惑,沒有功利心的驅使,反而更能享受人生,享受冒險和追求的快樂。這一點點的童心,我們如今已很難感受得到,因爲我們長久以來被世俗染污,已經失卻了單純快樂的能力。

在汲汲營營追求功成名就的人生路上,幸福也許已於不經意間錯身而過。然而正如長大後的五月看不見龍貓,長大了的我們也看不見快樂是最簡單的道理。其實,樂趣一直無處不在,在輕啜香茶的休閒一刻,在翻看舊書的靜心時光,在砌造模型的專注之間,在與爾結伴,尋找魔王的旅程之中。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