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動畫《溫暖的印記》改編自日本Twitter畫師深町なか創作的同名畫集。2016年4月25日宣佈TV動畫化決定,一共10話,每話時長爲2分鐘,主要聲優爲入野自由、瀨戶麻沙美。主要講述了情侶之間各種甜甜萌萌的日常生活,那些美好的記憶,在每一次回想的時候都忍不住微笑、流淚、感動,讓人感覺到,原來快樂和幸福是這麼簡單的事情。

深夜零點,電腦還幽幽閃着藍光,文檔上光標猶豫地來來回回,是我的日常。

這樣的日常可不算溫暖,可人生疲憊,抱怨無用,自愈纔是王道。

《Strawberry Hill》中唱,“Get your thrills on strawberry hill,in all your wounds the berries will fill。”“帶着你的傷口來草莓山,你的傷口都會被草莓填滿”,而這兩天,每集只有兩分鐘的動畫《溫暖的印記》,就是我的草莓山。

你也許沒有看過這部動畫,但你應該見過這些虐狗力滿滿的畫面——男孩女孩,牽手說話,又萌又暖。《溫暖的印記》正是改編自日本Twitter畫師深町naka的同名畫集,每集只有兩分多鐘,泡麪都不夠,卻是實實在在的大份狗糧,能虐得單身汪們喫不下飯,哭着點開下一集。

以前總是會想幸福的愛是天長地久的,長大才知道生活要面對那麼多繁雜的小事,很多時候瑣事帶來的厭倦會讓你懷疑是不是生活中沒有愛,有些時候人生又被點滴的暖意照亮,重新相信愛。

後來看到有科學家是這樣定義愛的。

愛的本質是一個個不連續的瞬間。

我們感受到愛的時候身體會有神經和荷爾蒙的變化,但這些變化是短暫的,所以“愛”只是那一瞬間的感受,只不過因爲我們對美好情感的期待在認知上把“愛”視作一段長期的體驗。而長期的期待是不切實際的,所以愛才帶給我們那麼多的期望失望欣喜傷害。

如果我們能把愛視作一個一個的瞬間,點點滴滴都是天賜,沒有那麼多的期望,有愛的瞬間就是幸福。就像這部《溫暖的印記》,每集只有短短兩分鐘,展現生活中一件小事,卻讓人心中充滿了溫情愛意。

親情

小小的女兒向爸爸發脾氣,跺腳,因爲爸爸不懂小女兒的規矩,得到許可只能喫薄荷味的水果硬糖,其他口味是女兒專屬。小小人兒有專屬的特權,有自己的世界和其中的規則,能當面向爸爸表示不滿爸爸喫了菠蘿味的水果糖。

最難能可貴的是,爸爸並不輕視小小的人兒,不把孩子的事當做無關緊要的小事,鄭重地道歉。

對待小小的人兒以成人一般的尊重,孩子也可以向大人一樣清晰地表達出她們的愛意。

友情

誰人不曾受到生活“砰”地一拳重擊,一下被打懵,心裏難過找朋友傾訴,邊訴說還要邊收斂,不想讓人擔心也不想完全暴露自己的脆弱。此時,如果手機的那一頭不再是空洞的電波,而且帶着體溫的人舉着電話給你一個大大的擁抱,所有傷都能被進門的人帶着的光芒治癒。

愛情

心裏計劃了千千萬萬件想要和你一起做的事,要一起喫飯,一起散步,一起打傘,一起淋雨,一起去水族館,和你在一起呀,做什麼都好啊!

約會的時候,男孩女孩緊扣十指,好像有聊不完的話,鬆開手拍好照,又要緊緊握在一起。

男孩會絞盡腦汁猜測女孩不開心的原因,給她帶最愛的零食投餵她,伸手去擦女孩的嘴角。還有女孩漲紅了臉說的“親我”。

相處的日常,男孩偷喫女孩冰箱裏的布丁,女孩會好好教育她的男孩,一定要補上車站那家便利店纔有的玻璃瓶的布丁,現在就要!

下班回家,男孩精心準備了飯菜、電影、洗澡水、乾淨衣物,鄭重請求休息日的約會。在平淡的日常,我也視你如同珠寶。

男孩工作,女孩忍住不打擾他,又忍不住好喜歡他的心情,一個人自說自話。怎麼受得了這麼可愛的女孩子呢?當然要抱住。

如果一定要說愛情什麼時候最美好,就是揣着一顆撲通撲通的心臟,想你輾轉反側,夜不能寐,終於表白,安睡一夜,好眠無夢。

生活總是很艱難啊,這些點點滴滴的瞬間就是照亮黑夜的路燈,帶着我們走向天堂。

正如主題曲所唱的,“稀鬆平常的每一幀日常,都有我們共度的痕跡,注視着身旁的你,幸福無以復加。”他們是我能想象的,戀愛最好的模樣。

這樣日常的愛情,代表不必表演,不必計較,不必刻意,不必製造愛意,愛即是生活。我們是彼此人生的一部分,不必考慮誰愛誰更多。

曾經看那句話,“若深情不能對等,願愛得更多的人,是我。”我不願意。一切悲歌般的愛情,如同放在舞臺燈光下的情感,我都不願意。我也不願意你比我愛你更愛我。我想要的是如同知己,相視一笑,不看不說話,坐到兩個沙發上也好。不必太親近,不必太癡纏,但隨時可以給對方講故事,可以記得描述自己看到的月亮和葉子,可以一起喫飯,從剛過了水的果子,家常菜,泡不開的方便麪,到路邊攤。但我們是始終聯繫的,我知道身邊始終有你,相隔萬里,你身邊也始終有我。我想要的是我們不必考慮愛的數量。我只想要我們是相愛的。如果我們需要斤斤計較,將愛量化,那就不要愛了。

心靈相合太難了,能和一個喜歡的人過日子太難了。最美的不是盛大晚宴,眼淚戲劇,探險童話,而是明明日常瑣碎,柴米煙火,卻因爲是我們一起,默契而舒心,熟悉又自在,而不斷從生活夾縫裏蹦跳出光亮。愛情對於我,不是救贖,不是信仰,不是疲憊生活裏的英雄夢想,不是公路上飆車逃向新生,長風獵獵,血色夕陽。它恰恰就是肌膚之親,一蔬一飯,是你看向我的眼睛裏,熟悉又始終不滅的光。

《請回答1997》裏,從青梅竹馬到後來結婚,雲宰和詩源都是熟悉且日常的模樣。

《我可能不會愛你》裏,程又青和李大仁在平凡的家人交談般的氛圍中,終於確定心意,真的在一起。

《當哈利遇見莎莉》裏,瑣碎的細節和愛,組成了那段著名的告白。

(……我一個單身狗每天到底都在看些什麼?!)

我愛這一切的瑣碎,只要是關於你;我愛我們的日常,我希望愛融入我們每一寸人生。

這纔是我能從愛情裏獲得的,最高治癒。

人最奇妙的一種感覺,應該就是“治癒”。“治癒”本身就是一個很溫柔的詞,讓人想到廚房裏煲湯的香味,午睡時家人倒的一杯橙汁和懶洋洋陽光,下雪時貪戀握手的溫暖,夏天的樹林鳴蟬,西瓜風扇,蔚藍海洋。

體會到“治癒”時,是人類最寬容和高尚的時候。因爲一切美好都能被擁抱,沒有嫉妒,沒有比較,只是心間流泉暖洋洋,被撫慰,感覺到愛。

對於愛情,我是最現實的理想主義。我只想如生活般愛你。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