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双方都是上班族,孩子必须由家里长辈帮忙带,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应该就是隔代教育容易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如果长辈就是孩子爷爷奶奶的话,那恐怕无论孩子妈妈还是奶奶有顾虑的就是颇为微妙甚或有些紧张的婆媳关系。婆婆呢,可能会觉得我辛辛苦苦帮忙带孩子,却得不到儿媳妇的理解和尊重;而儿媳妇,因为婆婆溺宠孩子或者认为婆婆带孩子的方法不科学而心存芥蒂,所以,婆媳矛盾往往由此而生。

但是,下面的这位奶奶却以她质朴的认知、无怨言的付出化解了所谓的因带孩子而产生的婆媳矛盾,我发自内心地为她点赞。奶奶很喜欢跟邻居宝妈、孙子同学的家长等交流孩子学习方面的话题,比如平时做作业的时间,学科单元考试的成绩,能感觉得到奶奶很关心孙子的学习,对孙子抱有很大的期望。当然了,哪位爷爷奶奶不希望自己的孙子读书棒棒,将来有出息。

当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甚至因为生气而吼孩子或责骂孩子,爷爷奶奶要怎么做?因为心疼孩子或觉得媳妇太严厉强势而站在孩子一边,因此对媳妇不满?还是要“和稀泥”?奶奶的孙子有段时间有些小叛逆,不听话,学习也没那么自觉,经常惹妈妈生气,妈妈一生气就对着孩子吼。孩子爸爸平时工作忙,孩子学习的事主要是妈妈在管。奶奶说,儿媳妇教育孩子,自己和老伴不应该“干涉”,他们只能保持沉默。虽然她心里面也会为孙子的学习状态焦急,有时也觉得儿媳妇的“高分贝”有些受不了,但如果自己“掺和”进去,恐怕只会让家庭气氛紧张。

其实,奶奶所说的场景在很多家有读书娃的家庭中几乎隔三差五就会“上演”,不是就有那句话“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吗?身为孩子的爷爷奶奶,置身其境,要做到置身事外,确实很难很难,因为通常最有可能的就是站在孩子一边,所以这位奶奶的“明理”,确实令人佩服。

现在的孩子接触的东西多,面对的“诱惑”也多,尤其是一些电子产品,像手机、平板电脑,对于孩子的吸引力是无穷无尽的。要让孩子专心学习,家长真的要尽量控制孩子使用这些电子产品,让孩子远离这些“诱惑”。奶奶说,孩子妈妈的手机设置了密码,孩子没办法玩。但孩子爸爸比较宽松,也觉得下班回来已经很累了,实在没气力跟孩子较劲,聪明的孩子看出了这一点,也就经常趁机拿爸爸的手机来玩。然后,妈妈实在看不下去了,自然又是一番“怒吼”。

奶奶和爷爷现在用的还是功能原始的老人机,有一次,她和老伴说起现在周围老人玩智能手机都玩得很溜,儿子听到了,就提出要不给他们俩各换部智能手机,奶奶半开玩笑地拒绝了:“你看看你自己儿子整天想着法子拿你的手机玩,要是我们的手机换了智能的,那他还不天天要拿来玩,我们说他他又不怕,恐怕我跟孩子妈弄不好还会打起架,只怕会家无宁日咯!”

也许很难说这位奶奶为后辈特别是孙子的付出和隐忍应不应该、值不值得,但现实中确实有很多像这位奶奶这样的爷爷奶奶:他们为了家庭的和谐,为了第三代的健康成长,默默地付出,牺牲了一些自己的自由空间时间和喜好,在帮忙带娃时还要尽力做到置身其境但又置身事外,实在有太多太多的不容易。所以,我们不但要“幼吾幼”,更应该“老吾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