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記者來到廉江市塘蓬派出所戶政窗口諮詢,值班民警誤以爲記者是老人的孫子,她說吳玉英正在辦理的不是身份證,而是戶口補錄,目前老人的戶口處於凍結狀態。2017年6月份,吳玉英的兒子黃存營到塘蓬派出所幫母親辦身份證,他按要求提交了戶口本複印件、母親的照片以及三份村委會證明。

(原標題:特報 | 百歲老人辦身份證,爲啥兩年辦不下來?)

102歲的吳玉英和兒子黃存營,攝於2019年5月16日

百歲老人的身份證一直辦不下來,村裏有人給黃存營出主意,把癱瘓在牀10多年的老母親拉到派出所去。

黃存營沒有這麼幹,他一直相信派出所,民警讓他三個月後來,他就等三個月,讓他一個月後來,他就再等一個月,後來一個星期去一次……

從2017年6月21日第一次遞交資料算起,黃存營已經不記得自己究竟跑了幾次派出所,每一次去的結果都是,再等等。這一等就是將近兩年。

1

百歲老人辦身份證,家人跑斷腿兩年辦不下來。派出所說,老人戶口被凍結,他們已及時上報材料補錄戶口,“刁難基層工作人員沒有用。”

湛江廉江市塘蓬鎮八元塘村村民吳玉英,今年102歲,雙眼失明,耳朵能聽得見,可以和兒子對話。現在吳玉英每頓還能喫一碗米飯,偶爾也會鬧脾氣不喫。2017年吳玉英滿100歲,可以申請每個月300元的高齡津貼,申請需要身份證原件。她在八元塘村生活了100年,從沒辦過身份證。

2017年6月份,吳玉英的兒子黃存營到塘蓬派出所幫母親辦身份證,他按要求提交了戶口本複印件、母親的照片以及三份村委會證明。”證明她去不了有一張,因爲病了長期沒有辦一張,證明她是我母親又一張。“

吳玉英戶口原件

戶口本上明明就有母親吳玉英的信息登記,爲什麼還要提交那麼多證明?民警後來告知,老人身份證辦不下來是因爲戶口被凍結,先要進行戶口補錄。這一點,黃存營也很難理解,以他爲戶主的戶口本2017年5月4日才重新換領的,母親吳玉英的戶口也在同一個戶口本上,爲什麼一個多月後申請辦身份證才發現戶口凍結?黃存營搞不清楚,但他清楚記得,第一次提交材料時,民警讓他把戶口本上的發證日期用白紙蓋住再複印。

記者比對了戶口本原件和複印件,複印件右下角沒有登記日期,還可以看到疑似遮蓋的痕跡。

黃存營提交給派出所的複印件,與原件比少了登記日期

戶政民警讓辦事羣衆提供遮蓋日期的複印件,到底他要遮蓋什麼?

塘蓬派出所戶政窗口的電腦上記錄了黃存營首次提交申辦材料的時間:2017年6月21日下午4點05分。黃存營在窗口提交材料後沒有拿到任何回執。

派出所民警讓他三個月後再來,三個月後去問,還是辦不下來,要再等三個月。等到第九個月第三次去派出所的時候,黃存營發現,戶政窗口換人了,問他要回執,他拿不出來。一番溝通後,派出所讓黃存營在等一個月。百歲老人的身份證一直辦不下,村裏人聽說了也很氣憤,有人給黃存營出主意,把癱瘓在牀10多年的老母親拉到派出所去。黃存營沒有這麼幹,他一直相信派出所,民警讓他三個月後來,他就等三個月,讓他一個月後來,他就再等一個月,後來一個星期去一次。

“她這樣說我就這樣去嘛,最後她說一個星期又一個星期我就一個星期一個星期去,求人家的你說是不是啊,人家不理你就回來咯。”

黃存營已經不記得自己究竟跑了幾次派出所,每一次去的結果都是,再等等。這一等就是將近兩年。

記者來到廉江市塘蓬派出所戶政窗口諮詢,值班民警誤以爲記者是老人的孫子,她說吳玉英正在辦理的不是身份證,而是戶口補錄,目前老人的戶口處於凍結狀態。戶政民警把檯面的電腦屏幕側轉過來給記者看,手指不停點着屏幕說,這裏記錄了每一次辦理的時間,她們已經及時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記者追問,爲什麼快兩年沒辦完?這位民警反覆強調,她們已經及時向上提交了材料,上面不批也沒辦法,還說刁難她們沒有用。

“你現在想解決問題,我同樣想解決問題,明白嗎?你不要去追究多久了,究竟需要什麼資料要等上面回覆我們,明白嗎?你刁難我們下面基層工作人員沒有用。”

2

一個電話,4天辦妥,戶政中隊長送證上門。而從提交申請算起,歷時近兩年,除去週末和節假日,一共477個工作日,這是當地公安部門承諾時限28個工作日的17倍。

老母親的身份證一直辦不下來,黃存營除了來回跑派出所去問,同時也不停打電話給在外工作的兒子和兒媳婦抱怨,讓他們想辦法。最近,黃存營的兒媳婦黃小姐給廣東民聲熱線打來電話,問題轉交到省公安廳,工作人員回覆,“建議撥打省廳戶政電話(020-83119119)諮詢解決辦法”。記者打電話告知黃小姐。

第二天,黃小姐撥打了省公安廳戶政諮詢電話,工作人員詢問了相關問題。當天下午,黃小姐就接到了廉江市戶政中隊中隊長黃彩霄的電話,她們還加了微信,黃隊長承諾,儘快協調辦理老人的戶口補錄等事項。

老人的戶口爲何被凍結?黃彩霄解釋,因吳玉英一直沒有辦理身份證,戶口信息系統中也沒有照片,此類異常戶口按要求進行凍結。

戶口補錄爲什麼又一直錄不上?當地派出所說已經及時上傳,是上面沒批。廉江市公安局戶政中隊辦件民警則表示,提交的材料不完備,兩次退回重辦。

“資料不完備審批不了,退回去後來內勤換人了,材料在上交過程中可能丟失了,要重新補充材料上報審批。”

黃彩霄解釋,2018年塘蓬派出所戶政窗口民警換人,新到崗民警業務不熟。從業務辦理系統記錄看,過去兩年發生了兩次退辦,原因竟然一模一樣。

“都是信息級別錯誤,還有缺少綜合材料和調查走訪材料。”

黃彩霄自稱,接到省公安廳電話之前,對此事並不知情,自己也感到震驚。過去兩年,吳玉英老人補錄戶口、辦理身份證的事項究竟還有哪些環節出了問題,她目前也還沒調查清楚。

近年來,廣東各地的公安戶政業務利用互聯網手段,不斷推出便民利民措施,很多事項動動手指就能辦妥。粵省事微信小程序上可以辦理的事項也越來越多。其實早在2018年上半年,廣東省公安廳治安管理局微信公衆號”廣東治安戶政“就開通業務辦理在線查詢功能,戶政審批、身份證辦理進度都可以在微信上實時查詢。

以上信息來自廣東公安戶政微信公衆號審批進度查詢

網上辦事有相對完善的效能監察,黃彩霄手機上每天都能收到需要她督辦的事項。而傳統辦事窗口受理的事項,辦事效能監督明顯弱化。廉江市公安局黨委委員、指揮中心主任羅增添承認,日常監管不到位。

“現在粵省事網上辦理的事項就有提醒,每天都收到信息我們就督促民警辦理,但是現在傳統受理的方式,我們系統日常監管還是不到位。”

羅增添表示,馬上啓動問責程序,由監察室牽頭介入調查,戶政中隊長黃彩霄也表態,一定要問責到底,查清問題後會給記者更準確詳細的答覆。截止記者發稿,廉江公安局未提供更詳細的調查情況。

記者到當地採訪的第二天,也就是5月17日,廉江市公安局戶政中隊中隊長黃彩霄帶着已經補錄好的戶口本上門,親手交到黃存營手上。距離黃存營重新提交材料僅僅過去4天。

以上照片來自“平安廉江”微信公衆號

當天,廉江市公安局官方微信公衆號”平安廉江“推送一條消息,題目爲:廉江戶籍民警熱心爲百歲老人補錄戶口。

當然,這條微信推送沒有提到,百歲老人的戶口補錄從提交申請那天算起,歷時近兩年,除去週末和節假日,一共477個工作日,這是當地公安部門承諾時限28個工作日的17倍。

記者手記:

規定、承諾只是掛在牆上,再多也沒用

我再給大家簡要梳理一下,百歲老人辦身份證兩年辦不下來,最後神速辦理的過程。投訴人反映到廣東民聲熱線後,省公安廳一個電話,當地戶政中隊長親自出馬,加了投訴人微信,細心指引、積極協調,最後親自把辦好的戶口本送到羣衆手中。原本28個工作日辦理的事項,只用了4天就辦完。不得不承認,辦事效率確實高,但是很難讓人對這種效率豎大拇指。顯然,這是一種特事特辦的模式,解決個別問題可以,日常辦事難以複製。說到這,我想起當地派出所的幾面牆,剛好反過來,上面複製了很多東西,卻不解決問題。

走進塘蓬派出所辦事大廳,正面白牆上掛着五個紅色大字:爲人民服務。

廉江市塘蓬派出所辦事大廳

那天我被民警誤認爲是老人的孫子,結果現場真就被吼得跟孫子似的,這種”服務“記者受不了,人民更不想要。爲人民服務幾個大字下面有一塊牌子,上面寫着2011年度公安工作“先進單位”,顯然,這塊牌子已經”過期“了。大廳左邊牆上是警務公開欄,上面有派出所公開服務承諾,最後一條其中一句是:“資料不全的,向羣衆說明具體情況,保證第二次辦成,決不讓羣衆跑第三次。”是的,羣衆確實沒有跑三次,而是好多個三次。右邊牆上掛着戶政業務收費標準和依據,公開了監督投訴電話,同時提醒羣衆辦理完業務向民警領取《戶政業務受理回執》等。

從百歲老人吳玉英的遭遇來看,牆上說一套,窗口另一套,規定、承諾統統做不到,這就是典型的不作爲。個別問責、警示更多,有必要,但更重要的是,打通網上、網下不同渠道、各種窗口的辦事流程,不管通過什麼渠道辦事,工作都是受監督的,辦事時限都是有保證的,充分利用互聯網手段,既要便利惠及更多基層羣衆,也要想法設法減輕基層民警辦事壓力,否則,規定、承諾只是掛在牆上,再多也沒用。



史建磊 本文來源:廣東廣播電視臺686新聞工廠 責任編輯:史建磊_NBJ113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