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援疆工作組牽線搭橋給察縣農民帶來“致富經”

亞心網訊(記者 代筱曄)“我去年在4畝稻田裏投放了20公斤蟹苗,賣了6000多元。今年,我打算在10畝稻田裏都養上稻田蟹。”6月21日,葉爾波力在自家稻田裏投下50公斤的蟹苗。

葉爾波力的稻田裏投放的蟹苗,來自察布查爾縣錫伯自治縣伊犁長江系蟹苗培育基地。“歷經4年,我們培育基地的蟹苗、小龍蝦苗終於培育成功,可以爲周邊的農民提供優質的種苗了。”新疆伊犁蟹苗培育基地負責人管小平說,將水稻種植與稻田蟹、稻田小龍蝦的養殖結合起來,不僅實現了“一水兩用、一地雙收”,每畝地的產值還能再增收1000元到2000元。

4年前,管小平建起了稻田蟹、稻田小龍蝦養殖培育基地,引進了優質的長江水系蟹苗“長江一號苗”。江蘇省鹽城援疆工作組在瞭解這一情況後,積極牽線搭橋,聯繫江蘇養殖企業與伊犁蟹苗培育基地對接,併爲之投入25萬元產業引導資金。同時,聘請江蘇省養殖技術人員進行技術幫扶,從種苗適應性着手,攻克了伊犁本地培育蟹苗、小龍蝦苗的一系列技術難關,大大提高了種苗的成活率。

江蘇援疆水產技術員黃河平說,今年3月他來到蟹苗培育基地發現,當地不管是水質還是氣候都極適合蟹苗和小龍蝦苗的生長。察布查爾縣地處西北邊陲,有天山雪水的滋潤,使這裏的稻田蟹、稻田小龍蝦長勢良好,養殖出的螃蟹和小龍蝦品質優良,肉質緊實鮮美。

“目前,種苗成活率能夠達到90%,甚至更高。說明我們本地已經培育出了最適合當地環境的種苗,這對於增產來說有了更好的保障。”黃河平說,2018年,蟹苗培育基地預計培育蟹苗2400萬隻,能夠發展稻田蟹養殖至少500畝。

察布查爾縣坎鄉庫勒特克其村村民加哈爾說:“村裏很多種植水稻的農民都在蟹苗培育基地購買了稻田蟹和稻田小龍蝦的種苗,收入都高出不少。”他也動心了。

加哈爾算了一筆賬,以每畝投入種苗花費500元計算,再加上整體架設的防護設施,8畝地總投入不超過6000元,到了年底收成時,起碼有上萬元的純收入。

“聽去年養過稻田蟹的村民們說,水稻地裏危害水稻的害蟲還能成爲螃蟹的食物,螃蟹的排泄物更是水稻的好肥料。怎麼算都是增收致富的好路子。”加哈爾說。

管小平說:“等到6月蟹苗投放完畢,7月中旬又是小龍蝦苗的投放期,將稻蟹和稻蝦一起養殖,能實現更可觀的產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