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心血管中心一项数据显示,在我国20个急救中心就诊的2016例房颤患者中,30.7%为阵发性房颤,22.4%为持续性房颤,46.9%为永久性房颤,其中,常见的伴随病是高血压(55.5%),冠心病(41.8%)和心力衰竭(37.4%),高血压成为房颤患者最常见的伴随病。

高血压可谓是房颤的高危致病因素,高血压之所以容易导致房颤,这是因为血压持续升高容易增大左心室及左心房的压力负荷,引起心肌细胞的肥大和心肌间质纤维化,而左心房结构改变和心肌纤维化,是高血压导致房颤的重要环节。

我们都知道,房颤合并高血压患者不能随意用药,其降压治疗绝不是单纯的降低血压,还包括降低左心房负荷。那么,对于既患有房颤,又伴随高血压的患者,吃哪种降压药比较好呢?下面让我们来重点分析。

房颤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特点是,不同时间段的血压值是不同的,特别容易出现误差,这是因为房颤的典型症状就是心律失常,既有可能心跳过快,也有可能心跳过慢,还有可能是心跳不规则。所以,血压值很难一次准确测量,建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对于房颤合并高血压患者,他们需要既能降低血压,又能治疗房颤的药物。

【缬沙坦】

缬沙坦是一种兼具降压,预防和治疗房颤三重功能的药物。一项缬沙坦长期抗高血压治疗评估研究显示,缬沙坦降低新发房颤约16%,降低持续性房颤约32%,可以说,缬沙坦可以作为房颤并发高血压患者的首选药物。

【氯沙坦】

相对于缬沙坦,氯沙坦兼具降压和预防新发房颤的功能。研究表明,氯沙坦对高血压并左房轻度增大者可有效预防房颤初发,作用持久,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可以有效、安全地应用于临床,其可能机制为改善心房重构。

【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具有降低血压和控制心室率的作用。在一项房颤节律控制随访研究中,β受体阻滞剂能够使左心室射血分数<30%的心力衰竭患者的全因死亡率降低35%。但需要注意的是,二、三度心脏传导阻滞和哮喘患者禁用β受体阻滞剂。

此外,还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高血压和房颤还有一个共同的并发症,那就是脑卒中。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危害极大,建议患者一定要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以防并发脑卒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