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接诊了这样一个病人——武昌某中学高二学生小万。小万被送到急救室时,已经心脏骤停,瞳孔已经散大,无法自主呼吸,只能用呼吸机辅助通气。

急诊医生迅速展开生死急救,通过静推肾上腺素、心脏按压、除颤等,心电监护显示出了自主心率,但很不稳定,随时有可能再停。通过进一步的心脏上机(ECMO)手术,小万的瞳孔缩小了,对光反射有了,有规律的自主心率稳定在了100次/分,四肢也开始有了活动,终于被抢救回来。

16岁,花儿一样的年纪,也没有任何的心脏病史,缘何会心脏骤停?经医院检查发现,小万的EB病毒抗体呈阳性,左心室增大,结合其感冒病史和心肌损伤表现,初步诊断是感冒引起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运动后诱发呼吸心跳骤停。

原来,小万早在病发前一周就出现了感冒症状,咳嗽、喉咙疼,因为平时感冒都是自愈,所以当时并没有在意。结果在学校运动会上,热爱跑步的小万倒在了800米的赛道上。据学校老师和校医回忆,小万当场就失去了意识,没有了呼吸心跳。

为什么一个小感冒,竟然会引发心脏骤停,还差点夺走小万的性命呢?这是病毒性心肌炎在作祟。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属于感染性心肌疾病。在现在这个流感高发季节,病毒性心肌炎和病毒性感冒密不可分,可以说,病毒性心肌炎早期就是感冒,有发热、咳嗽、恶心、呕吐等症状。一旦没有及时治疗,小感冒就容易拖成大病,就像小万这样,引发心脏骤停,危及生命。

其实,我们也没必要过于恐慌,并非所有的感冒都会引发病毒性心肌炎,只要我们及时治疗,大部分的感冒都能治愈。控制小感冒,以防演化成病毒性心肌炎,我们需要这样做:

首先,注意休息,适度运动。人在感冒后,自身抵抗力会有所下降,需要充分休息,过度运动只会刺激身体,加重病情。所以,在感冒时,我们要注意调整自己的状态,休养生息最重要,切忌像小万一样进行高强度运动。

其次,流感季节,注意开窗通风。封闭的空间以及人流量较大的场所容易滋生大量的病菌,建议大家外出时少去人流量较大的场所,在室内也要注意勤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避免病菌堆积。

最后,学习急救知识,以防不测。我们平常都应该加强急救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的急救技能,在疾病来临时,做到沉着应对。小万之所以能得救,得益于学校老师和校医的急救措施,他们在第一时间对小万进行了有效的心肺复苏,避免了病情进一步加重。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健健康康,平安渡过这个流感季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