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 | “地溝油第一股”二次謀劃上市 發行前葉氏家族控股比例高達100% 政府補貼之路能走多久?

時隔一年,卓越新能再次捲土重來。近期龍巖卓越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卓越新能”)申請科創板上市被受理。2018年1月,卓越新能曾申請創業板上市被否,當時的保薦機構是英大證券。據瞭解,卓越新能是科創板第一家廢棄資源綜合利用行業企業。

公司主要技術是從地溝油中提煉出動力燃料生物柴油。由於我國生物柴油目前尚未進入國有成品油體系,所以公司產品主要銷往以歐盟爲主的海外市場。值得關注的是,此前上會時發審委關注的主營業務毛利率波動大、依賴稅收優惠、供應商以個體爲主、外銷收入佔比大等問題,依然存在。

財務數據顯示,公司2016年-2018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66億元、8.73億元、10.18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045.02萬元、6481.56萬元及1.34億元。此次公司選擇第一套上市標準。此外,卓越新能股權結構也呈現絕對控股局面。卓越新能實際控制人爲葉活動和羅春妹夫婦,及其女兒葉劭婧,本次發行前,三人通過卓越投資和香港卓越間接控制公司發行前100%的股份。

衝刺創業板被否

記者發現,在轉戰科創板前,卓越新能曾經摺戟創業板IPO。2014年6月,卓越新能便提交創業板申報稿,欲在A股上市。不過,直到2018年1月,卓越新能才更新申報稿,不過,令市場人士驚訝的是,卓越新能在當月的證監會發審會上被否。

據瞭解,2018年1月10日晚證監會發布的審覈結果顯示,卓越新能的首發申請未獲通過。當時公司計劃募集資金2.68億元,用於年產6萬噸生物柴油及0.5萬噸甘油生產線建設項目、年產1萬噸生物酯增塑劑項目和技術研發中心項目。

發審委當時給出的反饋意見,主要圍繞公司所獲政府補助和稅收優惠佔淨利潤的比例較高;報告期內主營業務毛利率、期間費用、扣非淨利潤變動幅度較大;公司自2016年起外銷收入佔比大幅提升,且客戶結構變動較大等提出問詢。卓越新能的原料供應問題亦是監管的關注重點。

記者也針對上述疑問,詢問是否還存在政府補貼比例較高,以及境外銷售是否過大等問題,同時分別致電和發送採訪函給卓越新能,但卓越新能證券部相關人士始終未給予記者正面回覆。某券商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對於上述疑問並未回應,或許此前發審委給出的反饋意見,現在也依然未解決老問題。

2018年發審委給出的反饋意見也指出,由於公司的國內廢油脂供應商以個體爲主,且廢油脂採購地範圍較廣,因此,問詢中要求公司對其供應商中不具備餐廚廢棄物收運相應資格未獲得相關許可備案的家數,及採購數量和金額佔比等作詳細披露;並追問公司的業務規模和持續發展,是否會受到主要原材料供應的限制。

報告期卓越新能國內廢油脂供應商以個體爲主,且廢油脂採購地範圍較廣。根據《關於加強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的意見》(國辦發[2010]36號),餐廚廢棄物收運單位應當具備相應資格並獲得相關許可或備案。公司需說明:(1)國內供應商中不具備餐廚廢棄物收運相應資格未獲得相關許可備案的家數,發行人對其採購數量和金額佔比;(2)建立並有效執行廢油脂採購、質量檢測、技術指導、服務管理、結算付款等方面內控制度的情況;(3)業務規模是否受主要原材料供應的限制,是否影響持續發展。

而由於個體經營沒有增值稅進項,加重了生物柴油生產企業的稅負,出於減輕稅負的考慮,國家自2001 年開始給予該類企業增值稅稅收優惠,退稅率爲70%。2014年-2016年,卓越新能政府補助(包含增值稅即徵即退)、消費稅優惠、所得稅優惠合計佔當期淨利潤的比例爲436.4%、2519.9%、433.6%。外界對卓越新能盈利能力的質疑由此而來。

不過,記者在卓越新能最新的科創板招股書中發現,2016年至2018年廢油脂的採購成本佔公司採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爲87.53%、92.35%和87.65%,是影響公司主營業務成本的重要因素。由於行業特點,廢油脂價格具有一定的剛性和波動性,因而無法完全分散廢油脂的價格波動風險,可能將構成影響公司盈利能力的要素。

政府補助佔大頭

在燃料領域,生物柴油屬於清潔能源,一般將生物柴油摻混入化石柴油中製成混合柴油。與化石柴油相比在燃燒過程中降低了有害氣體的排放。而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又是廢油脂(地溝油、酸化油等)。我國作爲人口大國,社會生產生活每年產生廢油脂超過1000萬噸。

在變廢爲寶的同時還能減少環境污染,生物柴油行業因此成爲國家鼓勵、重點支持和優先發展的生物質再生資源領域。這樣一本萬利的生意,在實踐中卻出現了很多意料之外的問題。

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2018年,卓越新能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爲10.2億元、8.7億元、4.7億元、4.5億元、6.8億元,淨利潤分別爲1.3億元、6482萬元、5045萬元、842萬元、5049萬元。可以看到,在公司連年攀升的業績中,2015年和2016年的收入出現了斷崖式下跌。

招股書顯示,2014 年下半年以來隨着國際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公司主要產品生物柴油、生物酯增塑劑和工業甘油價格均相應大幅下跌,這是這兩年公司營業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

卓越新能是國內產銷規模最大的生物柴油生產、廢油脂處置以及出口量第一的企業,也可以稱之爲“地溝油”界的大佬。2016年-2018年,卓越新能營業收入分別爲4.7億元、8.7億元和10.2億元,淨利潤分別爲5045萬元、6482萬元和1.33億元。如果仔細對比,2018年淨利潤的同比增幅大幅提升,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公司利潤的大幅變動,這與公司的廢油採購價格密切相關?

據瞭解,卓越新能的上游爲廢油脂收集行業。地溝油的收集主要從餐飲或食品加工等企業的下水道或隔油池進行,不過,我國現階段對廢油脂的收運管理體系尚不是很規範和健全,一直以來以個人經營爲主,就導致了價格不穩定。之前,國內的廢油脂價格一直很高,到2018年纔回落,而同期生物柴油售價相對穩定,促進了公司淨利潤的突飛猛漲。

從上表可以看出,卓越新能原材料採購分國內和進口兩種,爲了能夠壓低原料的採購成本,千方百計壓低成本。不僅在我國內地收購廢油,還從馬來西亞、印尼及中國香港等地區進口一部分,這或許是迫於國內外廢油脂的採購價差導致的部分廢油脂從海外採購。

2017年、2018年,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 16 號——政府補助》(財會〔2017〕15 號)規定,公司將原在“營業外收入”列報的“與日常活動相關的政府補助”調整至“其他收益”列報。增值稅即徵即退款佔當期營業利潤分別爲138% 、62%。

爲了打消外界疑慮,此次科創板招股書中,卓越新能特別測算了在取得全額進項稅抵扣並取消相應返還政策的情況下,公司測算營業利潤率高於實際營業利潤率。問題在於廢油脂供應商能否提供增值稅發票,目前而言行業政策風險猶在。

在招股書中,記者還發現,卓越新能的業績不僅深受上游行業影響,還嚴重依賴政府的稅收優惠和補助。2016年-2018年,公司分別獲得4369萬元、9061萬元和9634萬元的政府補貼,均佔到當期淨利潤的80%以上。某券商分析人士表示,一旦除去政府補助,卓越新能業績或將大幅下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