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在2018中國綠公司年會上,聯辦財經研究院院長、前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許善達指出,2016年中央決定降低宏觀稅負,在中國稅制改革過程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性調整。

2017年8月,全國人大調研組對“營改增”的效果和完善稅制改革的研究表明,“營改增”以後還要繼續減稅,包括增值稅還要繼續深化增值稅的改革。其中,增值稅減稅措施中,需要把目前最不規範的“留底稅款”改掉。

“留底稅款在企業進行投資的時候,所有買設備的錢都相當於預繳40%的稅款,所有基建要預繳11%的稅款,什麼時候投資完成了再來對沖。”許善達認爲,現在是投資增長率在下降,需要鼓勵投資,但是企業投資需要預繳這麼多的稅款,顯然跟供給側改革方針不相符合。

他表示,營改增後購進稅款的數額增加很大,預計估算累積到上萬億,且每年新增數量也很大:“特別現在提出經濟向高質量發展,但現行政策對越是高科技、重資產企業的發展所預繳稅款的量越大,企業所承擔負擔越重。從性質上說,相當於企業提高了自己的槓桿率、提高資產負債率,繳納利息,來爲政府提供無息的債務,這和整個國家要求關於降低企業槓桿率的金融方面的方針不符合。

企業所得稅方面,許善達認爲現行稅制導致企業勞動力成本過高,例如工薪階層的個人所得稅最高達到45%。“工薪是勞動所得,不是金融和資本所得,現在很多高科技人才、高級管理人員等繳納所得稅比重、稅率很高,迫使企業爲了僱傭一個高級的人才,要支付更多的勞動力成本。

許善達還表示,中國勞動力成本高的一個原因是房價,房價的上升一定程度也推升了企業勞動力成本的上升。

另外社會保障費率除了廣東、浙江降到25%之外,全國普遍在40%。”他透露,國務院已經決定要轉化40%的資本,部分央企已經開始轉化10%,但還需把社保費率進一步下降。

許善達認爲,美國稅改中有兩條尤其需要中國引起重視。“一條是2018年允許企業購買設備的投資,一次性計入成本。從實質上說,這個政策等於在企業購買設備的時候,政府給企業提供無息貸款,賺了錢什麼時候再交稅。”留底稅款是投資需要給政府預繳稅款,特朗普政策企業買設備政府提供無息貸款,兩者形成反差,對於企業投資積極性也顯而易見:“對於美國企業、美國經濟,以及中國間接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需要進行思考。”

另一項有價值的政策,是將過去美國境外企業外匯利潤匯回美國境內的稅率,從原本35%降至現在7%—14%。“改革已經促使美國跨國大型企業開始把海外賺的錢匯回美國,這些企業匯回美國的利潤大概率投入高科技領域。”許善達表示,目前已知一家企業就準備匯4千億回美國,準備交380億的稅。

若干企業都採取這樣的辦法,美國在高科技領域的投資會有鉅額的增長,鉅額增長非常有可能使得美國的科技水平會實現一個檔次的提升。

許善達透露,近期國務院對稅制改革進行討論,對增值稅作出三項決定,一就是降低增值稅率,從17%降到16%,第二是小規模納稅人降到一年銷售額500萬,第三項就是選擇先進製造業和高科技研發企業,以及電網公司推出留底稅款改爲退稅的政策。

前兩項將在5月1日實行,第三項目前在設計方案上還在推進:“過去我們談稅制主要是經濟體制內部起作用的制度,但現在需要確立稅制建設第一個原則,是在經濟體全球化趨勢下,稅制是否能讓企業更具備競爭力不被別人淘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