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剛兩歲的可可不知道怎麼了,總是和可可媽反着來。不管讓他做什麼,人家總是一句“我不!”這讓可可媽無計可施,比如不讓他喫飯時看電視,人家寧可不喫飯;不給他喫零食,躺地上打滾兒哭鬧,不管可可媽怎麼妥協可可就是不聽等等,家裏經常是“一地雞毛”。可可媽還說,每天都要費腦子和小傢伙鬥智鬥勇。

我家二寶還不到兩歲,大寶也已經五歲了,所以暫時還不用和2歲的“小鬼”鬥,但卻也有點害怕,因爲2歲時期的寶寶儼然給人一種“叛逆期”提前到來的錯覺。那麼,爲什麼孩子在2歲會進入“叛逆期”呢?

在皮亞傑的兒童認知發展階段中,第一階段就是自我中心階段(2—5歲),又稱前道德階段。

2歲之前,孩子沒有獨立意識。2歲以後,兒童還不能把自己同外在環境區別開來,而把外在環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規則對他來說不具有約束力。皮亞傑認爲兒童在5歲以前還是“無律期”,顧不得人我關係,而是以“自我中心”來考慮問題。往往按自己的想象去執行規則,規則對他的行爲不具有約束力,沒有義務意識,在遊戲中沒有真正的合作。

此外,關於2歲的孩子,美國兒科學會(AAP)中總結如下:

1、不斷意識到自我的存在;

2、認爲自己是世界的中心;

3、開始出現挑釁行爲;

4、要求每個人都按照他的想法思考;

5、無法通過道理來溝通。

2歲的孩子到底會做出什麼樣的事情呢?

❋對“不!”、“我不”莫名着迷

在2歲孩子的世界裏,所有的事情沒有對錯之分,卻存在着別人說的和“我”說的兩種認識。那麼,爲了證明“我”是對的,他們就要否認其它所有的話,來維護自己的權威。這時,一個“不”字,不僅語調重,而且代表了全盤否決的意思。

說“不”讓孩子感受到語言的威力,因此他們會頻繁對身邊的人使用這個“武器”來反抗。

濤濤被奶奶帶着時,可以說過上了“國王式”的生活,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讓他十分愜意。這也是最讓濤濤媽頭疼的事情,因爲一旦把濤濤從婆婆那兒接過來,濤濤喫飯時總是讓她喂,不喂就不喫,濤濤媽使盡渾身解數,用零食獎勵法、遊樂場引誘法等等,人家就一個“不”字。但濤濤媽死活不讓步,抱着“你鬧吧,反正飯你必須要自己喫”的態度,和濤濤對峙了半天,最後險勝了濤濤。

❋一點不合自己的心意就哭鬧

相信這也是讓寶媽們最無奈的了。一言不合孩子就成爲“哭神”,眼淚珠子撲簌簌地往下掉,比如快要喫飯時孩子非要喫零食,寶媽們爲了蓋着的健康考慮,不讓孩子喫,孩子就會哭鬧;帶着孩子去超市,孩子看上一個玩具,但寶媽們不買,孩子會哭鬧等等,而寶媽們每天小心翼翼,也躲不過觸發孩子的哭點。

❋自私不講理,“破壞大王”本尊

2歲既是孩子的叛逆期,也是孩子對於物權的敏感階段,這個時候,孩子會認爲什麼都是自己的,如果沒有及時糾正,慢慢就會變得“自私”,以自我爲中心去建立獨立,在家變成“小霸王”。而且各種玩具被扔的到處都是,寶媽們都會陷入跟在寶寶後邊收拾或者寶寶在自己後面破壞的“怪圈”中。

吉吉媽經常和我說“哎呀,我不行了,快被孩子折磨死了”。原來,吉吉兩歲多了,不知道哪一天,突然從乖乖的小綿羊變成了搗蛋不講理的“小惡魔”,剛買的玩具才兩天就壞了、喫飯時趁大人不注意飯就被倒出來了、各種圖書被他弄的“面目全非”…………吉吉媽除了跟在後面收拾爛攤子,啥都做不了。

雖然2歲的孩子很“可怕”,但也是塑造孩子的黃金時期

這個階段的孩子,正處於語言發展階段,是語言表達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

開始認識自我,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存在,是完全真實的“人”。

大腦發育水平準備進入成熟期,是其社會性、規則意識、情緒情感等認知能力發展的重要時期。

學好以下五個方法,幫助孩子順利渡過“叛逆期”

✰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很多家長在面對“不安分”的孩子時,情緒都容易失控,往往採取“以暴制暴”的方法來迫使孩子壓制其內心的想法,可得到的卻是孩子多倍的“反攻”。所以,家長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即使再生氣也要用平靜的語氣和孩子交流,以靜制動纔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接納和理解孩子的行爲。孩子無理取鬧,不過是爲了得到大人的關注,因爲被關注了才證明自己是一個有存在意義的個體。但對於哭鬧的孩子來說,任何的安慰、安撫和告誡,都是蒼白無力的,所以,家長不妨就讓孩子盡情地鬧。接納孩子的“叛逆”行爲,理解孩子的心情,等到孩子安靜下來,再去給他一個擁抱和安慰。

✰給孩子多種選擇,化解“不”的攻擊力。孩子愛說“不”,大多數是自主選擇的機會太少甚至沒有,自己的意願無法得到滿足。所以,家長可以給孩子提供較多的選擇,徵求孩子的意見。如喫飯時問孩子願意用大碗還是小碗、穿衣服時問孩子喜歡哪個顏色的等等。心理學家認爲,當孩子自己可以自由選擇的時候,他們會最大限度內化自己的行爲,並且對自己的選擇賦予更多的責任,這樣行動力也更強。

凌晨媽媽有話說:

雖然兩歲的孩子容易把生活弄的一團糟,但父母可以用智慧把日子變得有意義。兩歲是叛逆期也是黃金期,家長們千萬不要只看到“小惡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