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心兒幫媽媽洗一下蔬菜?洗好了,給你一塊錢!”

心兒:“不要,我要五塊錢!不給就不洗!”

心兒媽頓時愣住了,昨天還熱情幫自己幹家務的“好寶寶”,今天怎麼判若兩人了?

原來,心兒媽一直堅持用錢獎勵孩子所有的行爲,比如自己乖乖喫完飯了,獎勵兩塊錢,孩子一開始嚐到了甜頭,做事熱情很高也很積極,可心兒媽沒想到,孩子很快就不滿足於一塊或者兩塊錢了。

其實,物質獎勵是很多父母都採取的教育方式之一,但遇見了像上述一樣的情況時,家長就需要謹慎採用物質獎勵的方法了。

物質獎勵,的確能短期強化孩子的行爲。美國行爲心理學家伯爾赫斯.斯金納的物質獎勵實驗(也叫操作條件反射實驗)中, 實驗中的小白鼠起初看到有食物獎勵,就會頻繁的去按壓操作杆,但是一段時間之後,小白鼠開始懈怠了,只有在飢餓的時候纔會去按壓。試驗證明了這種頻繁“按壓-獲得食物”的獎勵機制只會短期的激發動物的技能。

物質激勵會使孩子滋生貪慾。孩子不斷成長,需求不斷增加,於是獎勵的物質也被不斷的提高標準。當孩子不再滿足於一般的物質獎勵時,他們想要的東西往往超過了一些家長的承受能力。即使家長能夠承受,也容易使孩子沉迷於物質享受,甚至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種下貪婪的種子。

梅爾媽一直對孩子實行物質獎勵,比如孩子喫飯時很乖就給他買想要的玩具作爲獎勵。有一次梅爾想要一輛玩具汽車,當時梅爾媽覺得太貴了沒給買,但是答應梅爾如果他表現好就給他買。結果梅爾回來後每天真的很乖,幫媽媽倒垃圾、掃地、洗菜等,活幹了不少,梅爾媽就買下了玩具汽車。可是汽車沒完多久,梅爾又看上了一個電子寵物,價格超出汽車的好幾倍了。這次梅爾媽堅決不答應買,梅爾是又哭又鬧,還鬧起了離家出走。物質激勵的“實效性”不長。動輒以鈔票作爲獎賞,這對孩子是非常有害的。如把學習成績與金錢直接掛鉤,在短期內可能會起到強烈的刺激作用,但這無異於飲鴆止渴,一時的亢奮,最終換來的是孩子精神上的疲軟。

物質獎勵只能起一定時段的作用,孩子內心想要得到認可、想要得到父母精神上的支持和肯定的願望,並沒有因爲物質獎勵而得到滿足。

不能真正激發孩子的自覺性。激勵的真正目的是讓孩子從內心自覺自願地學習,以更大的努力去獲得進步。而物質獎勵不可能真正激發孩子的自覺性和自豪感,因爲物質獎勵僅 僅是一種外在的、表層的東西,興趣纔是孩子行動的內在動力。

目標錯位,孩子會爲了獎勵而努力。《大耳朵圖圖》裏面,圖圖媽想讓圖圖學彈琴,將來做個鋼琴家。但圖圖才三歲,對於音樂完全不瞭解,音譜都看不懂,完全把彈鋼琴看成了一件好玩兒的事,一開始興趣很高。後來自己練習時,牛爺爺獎勵了他一個冰激凌、張奶奶給了他一顆糖,圖圖很開心,於是圖圖一看見有人從窗邊走,就假裝彈琴來得到獎勵。但唯獨壯壯媽誇了他一句“圖圖真厲害”,什麼也沒表示,圖圖很失落,也沒興趣彈琴了,便玩起了鬧鐘。

物質獎勵的特徵

有些家長明知道物質獎勵對孩子的影響更多地偏向負面,但仍舊堅持用物質獎勵法,這是因爲物質獎勵法具有以下兩個特徵。

★更加簡單便捷、清楚明瞭。精神獎勵每次就那幾句: “你真棒!”、“真厲害,怎麼這麼聰明啊!”……很多父母會認爲孩子聽多了就習慣了,效果自然也就消失了,更有家長會認爲如果孩子做的不好,就不進行獎勵的話會導致孩子喪失挑戰的勇氣,所以,直接物質獎勵最簡單明瞭,更容易達成一致。

Ps:物質獎勵的條件設定了,達到了就給,達不到就沒有,家長也省心,孩子也能理解,還避免了家庭矛盾。

★物質獎品具有使用價值,是孩子能夠觸摸到的。家長給孩子的物質獎勵很多是有使用價值的,例如孩子需要的文具、玩具、零花錢和一起去旅行等條件,都可以成爲物質獎勵,況且物質獎勵只需適當增加成本,達到父母和孩子都滿意的結果即可,何樂不爲呢?

然而,物質獎勵再省事兒,都應該被慎重採用。因爲對於教育孩子這件事,家長們不應該偷懶,掌握好科學的獎勵方法纔是培養孩子健康人格的王道。

那麼,家長應如何正確鼓勵孩子呢?

♥慎用物質獎勵,多用精神鼓勵。

其實,父母在教育小孩時採取物質獎勵的辦法,無可厚非。成人尚且需要獎勵,更何況孩子呢?當父母在激勵小孩時,是否知道一個人除了物質需求,更需要的是精神的慰藉。當孩子表現優異時,選擇和他一起分享快樂,讓他明白努力和辛苦沒有白費;當孩子表現平平時,和他一起分擔憂愁,告訴他只要盡力了就足夠了,總結教訓下次再來。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更渴望的是被認可的感覺,而不是物質上的滿足。

♥不要對孩子應該完成的事情獎勵。

例如孩子每天應該好好喫飯,應該努力學習,應該幫助做家務,但是有的父母喜歡將這些事情加上一些物質獎勵,例如購買新玩具,例如一起出去旅遊等等,這樣反而容易使孩子目標錯位,養成爲了得到物質需求的滿足而做事的習慣。

♥把獎勵孩子的目的,定位爲“幫孩子獲得自我驅動力”。美國心理學家Edward Deci建議過,想要刺激孩子的“內在驅動力”,就是讓孩子覺得“我能做到”。

林則徐小時候,林父讓兒子學習作對子,有一天帶着自己的一班學生和兒子上山,觸景生情後要求所有人用“山”和“海”作對子。小林則徐脫口而出:海到天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爲峯。林父表現得驚喜異常,不僅細細品味,還不斷大讚“好對子”。父親的讚揚,讓小林則徐感覺到“我能做到”,獲得了自我驅動力。獲得自我驅動力的小林則徐,每天很用功讀書,還常常跟父親作對子。

♥獎勵過程,而不是結果。

當父母在對孩子進行獎勵時,需要時刻告訴孩子,我們獎勵的是孩子好的行爲,而不是事情的結果。比如:當孩子成績取得進步時,父母應告訴孩子:“在這個學期,你學習很努力,進步也很大,你從學習中獲得了自信,爸爸媽媽很高興,也很認可你,所以給予你獎勵。”

這樣孩子會認爲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認可,只有努力了纔會被讚賞。

凌晨媽媽來叨叨: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在“不可逆”和雙向互動的教育過程中,孩子不能對父母的行爲進行未來效果好壞的預期,所以身爲父母要懂得科學的獎勵機制才能促進孩子健康的成長,不要再讓物質獎勵毀掉孩子的一生!一位凌晨開始創作的二胎媽媽,我手寫我心,點滴都是我帶倆孩子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育兒經驗能帶給您一點幫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