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次孔甲又信口大談養龍之術的時候,師門插嘴說:“君王所說,不是養龍,而是殺龍,有一萬條龍得死一萬條龍。後來,死龍的事終於給孔甲知道了,他勃然大怒,要懲處劉累。

  夏朝自啓襲父大禹的王位後,在今天偃師一帶建立了都城,後來傳到了孔甲的手中。孔甲是一個荒唐的國君,他無心治理國家,專門喜歡打獵飲酒,裝神弄鬼,玩弄女人。夏王朝的德望和聲威一天天衰落了,四方的諸侯漸漸不服從命令起來。

  孔甲有一種愛好,就是喜歡養龍。

  龍,做爲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徵物,跟夏朝的關係非常密切。夏朝的開國君主大禹王,本身就是一條龍;他治水時,有應龍相助,在前面爲他開道;治水成功後,又有兩條神龍從空中降下來,

  向他表示祝賀;他巡視四方時,也往往乘着兩龍。傳說在禹之前舜的時候,就有專門替國君養龍的人,賜姓爲豢龍氏。

  有一天,從天上忽然降下來兩條巨龍,一雌一雄,孔甲心裏很高興。恰巧這時有一個衰落的陶唐氏的後代,名叫劉累的,曾經在豢龍氏那裏學過幾天馴龍術,就跑來服侍孔甲。劉累在孔甲面前自吹自擂了一通,孔甲信以爲真,便封他做了養龍的官,並賜姓爲御龍氏。

  劉累對養龍的技術本來是一知半解,養了不久,那條雌龍就死了。他知道這件事給孔甲知道了是要殺頭的,便叫手下的人將死龍剔掉鱗甲,把龍肉剁成肉醬,蒸熟了獻給孔甲喫,並謊是自己打來的野味。孔甲喫過以後,連連稱道味美,大加讚賞。

  過了幾天,孔甲忽然來了興致,要看耍龍。劉累只好硬着頭皮,帶着一條無精打采的雄龍來應付一下場面。後來,死龍的事終於給孔甲知道了,他勃然大怒,要懲處劉累。劉累心裏害怕,趕緊帶上家小,連夜逃到別處去了。

  劉累逃走之後,那條雄龍還得有人飼養,於是孑L甲又到處尋訪會養龍的人,終於找到了一個養龍的高手,名叫師門。這個師門,是神人嘯父的兒子,不食人間煙火,每天只拿些桃李花果做食品。他像嘯父一樣,也能夠使火、行火,他養龍很有辦法,過了不久,那條萎靡不振的病龍就讓他喂得容光煥發了,耍起把戲來,可真是盤旋飛舞,忽上忽下,姿態橫生,孔甲看了頗爲高興。

  可是這位養龍的師門是個性情古怪的人,他養龍自有一套辦法,絕不肯遷就隨和,更不容別人指手劃腳,說三道四。有時就是國君孔甲說些不懂裝懂的話,也要被他當面頂撞回去,弄得孔甲下不來臺。孔甲心中忌恨他,決心殺掉他。一次孔甲又信口大談養龍之術的時候,師門插嘴說:“君王所說,不是養龍,而是殺龍,有一萬條龍得死一萬條龍。”孔甲聽了勃然大怒,馬上命武士把師門推出斬首。不一會,武土把血淋淋的人頭呈上來,似乎那死人的眼睛還在一眨一眨地嘲笑孔甲呢‘他命人把屍首抬到荒效野外埋掉。

  說來也奇怪,屍首附剮埋下,天空中就颳起了大風,河水暴漲,山上的樹木燃燒起來,撲也撲不滅。全國的人都說是國君錯殺了師門,孔甲的心裏也有些害怕,只好命人準備車馬,率領羣臣去向死者祈禱,請求他不再作崇。祈禱之後,風似乎小了些,山火也熄滅了不少,孔甲和羣臣都從心底裏舒了一口氣,便上車回宮。到了宮門前,侍衛打開車門,請君王下車。哪知往裏一看,只見孔甲直挺挺地坐在那裏,兩眼瞪着前方,不說話,不動彈。他已經一命嗚乎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