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極“致病”疑雲:醬油世家的27年“直銷”生意

昨日,持有直銷牌照、且在全國直銷企業中排名第一的無限極公司又被質疑,其保健品造成陝西商洛一名3歲女童心肌損害。

昨晚,無限極方面通過多家媒體發表情況說明稱,無限極公司就前期對涉事女童關懷不夠、行動遲緩致歉。

“保健”成“病變”?

幾天前,一位今日頭條認證爲“幼童疑因無限極致心肌損害事件當事人田淑平”的網友曝出,自己3歲女兒被診斷爲“幽門螺桿菌感染”後,在陝西當地一位“無限極指導老師樊樂”的推薦下,每日大量服用無限極8種產品,後被多家醫院診斷爲心肌損害等病症。

根據文章內容,當孩子出現眼睛充血、出汗較多以及頭髮枯黃失去光澤等現象時,“無限極指導老師樊樂”仍堅持讓田淑平不要帶孩子去醫院而是繼續服用無限極的產品,並稱上述現象爲調理以及排毒引起的正常反應。

無限極“致病”疑雲:醬油世家的27年“直銷”生意

田淑平在網文中指出,自己女兒在服用無限極保健品前,抽血微量元素檢查化驗單中的鈣與血常規均處於正常範圍內,服用後孩子的血常規全部不正常。

田淑平稱,經商洛、西安、北京等各大醫院診治後,孩子被診斷爲因藥物蓄積、濫用藥物而導致的佝僂病,乾眼症,眼壓高、肝損害,心肌損害,低血糖等。

在田淑平的曝光被多家媒體跟進時,無限極有權健的前車之鑑反應迅速,對多家媒體表示:

1月16日下午四時許,公司關注到了有關媒體對陝西田女士投訴無限極的報道,公司總部立即成立專項小組,連夜派人從廣州飛往西安,與陝西分公司負責人一起責成並督促經銷商樊某,約見田女士及其委託的第三方見面。見面期間,樊某和公司代表表明了來意,樊某表示賠禮並鞠躬道歉。

溝通從1月17日凌晨開始到5:30,因補償問題有分歧,雙方暫時中止了會話,並繼續保持溝通。

而雙方終止溝通的原因,在於田女士將原本達成的60萬元補償金提高至100萬元,導致補償暫時沒談攏。

但是在後續媒體採訪中,田淑平說之所以終止主要是因爲不滿無限極極力撇清與此事的關係。

在這份協議的簽訂細則中,無限極着實一副將自己置身事外的姿勢:比如要求田淑平說明其女兒出現的症狀屬於服用無限極產品後的個體差異,而非無限極產品質量問題,與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無關;

要求田女士撤銷此前在網絡和媒體上發表的言論,還要保證不得泄露協議的內容,否則要賠償違約金;

而這份賠償協議的簽訂雙方是田淑平和經銷商樊樂,無限極並不在協議之上。

無限極相關負責人稱,此次事件是經銷商在推銷產品時存在誇大宣傳的行爲,不能代表公司產品有問題。

“公司已督促並責成經銷商從維護消費者權益的角度給予消費者補償。同時,公司正向陝西省藥監局及相關部門彙報情況,聯繫相關部門對相關產品進行檢測鑑定,並對田女士女兒的身體健康進行全面檢查。”

經銷商雖然必定存在誇大宣傳的嫌疑,但無限極真的就能撇清自身的爭議嗎?

誰是原罪?

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爲李錦記健康產品集團成員,成立於1992年,是一家從事健康產品開發、生產及銷售的大型港資企業。自稱目前已成功研發生產出5大系列、6大品牌,包括健康食品、護膚品、個人護理品、家居用品和養生用品等,在全國擁有超過6400家專賣店。

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網站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共有91家企業持有直銷牌照。在公開排名中,無限極在2018年超過安利,成爲中國國內最大直銷公司,銷售額達249億元。而引爆此番直銷亂象、高層已被集體逮捕的權健僅排第四,銷售額爲176億元。

海量的門店給無限極帶來了豐厚業績,無限極方面曾表示,壯大企業必須要靠鋪設連鎖店實現多方盈利。

無限極官方對發酵的田淑平事件堅持一個觀點:這次事件暴露出來的問題說明公司對經銷商的管理措施不力,對消費者關懷不夠。

但果真只是經銷商的個人原因?

在媒體澎湃新聞獲得的一份共計64頁的無限極內部資料中。不僅有公司各種情況的介紹,並且羅列了屬於無限極的“奇蹟”,75個“真實的故事”遍佈山東煙臺、河南新鄉、安徽宿州、湖北應城、上海浦東等地。

內部資料的重頭在於無限極的“奇蹟”。資料中白血病、寶寶腦癱、糖尿病、乳腺癌、淋巴癌、紅斑狼瘡、肺癌、腦溢血、先天性心臟病、強直性脊柱炎、小兒麻痹等疾病患者均在使用無限極產品後“見證奇蹟”、“重生”。

無限極“致病”疑雲:醬油世家的27年“直銷”生意

例如,其中提到一位四川肺癌病人,醫院醫生下結論生命只剩三個月後,“弟媳給她用了大量的無限極中草藥調理產品,抑制癌細胞生長,至今活得好好的”。

再比如,冊子中介紹一位“羅老師”,13年的保險精英,多年糖尿病患者,由於身體的原因走進無限極, “現在病全好了,更是堅定地做無限極事業!”

無限極“致病”疑雲:醬油世家的27年“直銷”生意

另外,案例還包括先天性腦癱小姑娘“出口成章、鋼琴考到3級、學校成績名列前茅”;牛皮鮮患者沒有選擇相信醫院,而是相信了無限極,“好了之後特意回到醫院,大夫都傻眼了”等。

宣傳冊還頻繁強調,一些使用無限極產品並加入無限極的人,不僅“重生”,還能成爲千萬富翁、創造新財富。

誘導之意明顯,無限極甚至在宣傳冊中自問:保健品不是藥爲什麼能治病?

然後冊子稱,“病的好轉要靠兩個方面,一個是藥物的暫時維持和控制,防止疾病的進一步加重惡化,而是自身調理機能的加強和提高,必須靠保健品在兩者的合力下把疾病消除。”

而實際上,中國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保健食品的標籤、說明書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

由此來看,無限極如此明目張膽的在內部宣傳冊上進行誇大虛假宣傳,經銷商樊樂的做法豈不是正是領悟了這個宣傳冊的內部精髓。

而無極限極力想要撇清自身責任,把一些推給經銷商個人行爲身上,怕也站不住腳,畢竟內部培訓的“諄諄教導”不正是讓他認爲無限極的產品可以治病?

直銷之罪

無限極是中國本土最大的直銷企業,但是直銷本身在中國就爭議重重。

在知乎問題“如何看待中國最大直銷公司無限極產品被指致 3 歲女童心肌損害一事?”的回答中,最高贊答案直接指出:不客氣的說,合法的直銷牌照已經徹底成淪爲非法傳銷的幌子。

事實上爲了符合國家對直銷行業的監管要求,無限極在獲得國內直銷牌照之後就在廣州開了第一家自營店,到現在專賣店就2000多家。但實際上在此前無限極多次被曝光有“傳銷嫌疑"。

知乎高贊答案中列明瞭一則濟南日報的報道:

無限極是傳銷嗎 記者暗訪告訴你答案?記者跟隨3位老人一起,來到一個相姓“老師”面前。她見到記者就問:“你是跟誰來的?”聽聞記者獨自前來,她熱情地招呼記者坐下,開始推介“無限極”。“能接觸到‘無限極’是你的福份,小夥子。”“相老師”稱自己是醫院退休教授,服用並推銷“無限極”產品一年多了。“我工作了20多年,工資才5700多元。參加‘無限極’一年,我的收入已大大超過這個水平。”“相老師”說,她現在已是“無限極”的“主任”級別,上面還有“高級主任”、“經理”、“高級經理”等級別。

這些變相的稱謂,有着濃濃的傳銷意味。

其實最開始,直銷就是廠家跳過經銷商直接賣產品,後來演變爲銷售員在商場之外進行推銷,本質上是節省中間環節的直接傳遞信息的過程。沒有了場地成本,但爲此付出的品牌推廣、人力成本一樣也不能少,只能賣質不配價的產品,必然涉及違規宣傳。

在信息高效傳播的互聯網經濟時代,人與人傳遞信息“直銷”已經變成了僞命題,對最終消費者毫無益處。

而早已落後於時代的直銷牌照除了爲“傳銷組織”打傘,怕已經失去了進步意義。

不知道無限極會不會成爲下一個權健。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