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不含添加劑的醬油賣火了!“零添加”食品真的更好?揭祕

近日,圍繞醬油使用食品添加劑,網上掀起了一場全民討論。“零添加”醬油、“零添加”果汁、“零添加”酸奶……部分消費者開始追着市場上的“零添加”食品,但在業內專家看來,“零添加”並非健康安全的代名詞,建議辯證看待食品添加劑。

爭議

老牌醬油陷入“雙標”質疑

“喫了幾十年的醬油,竟然是不健康的?”市民劉女士在超市貨架前駐足許久,仔細查看包裝上的說明,“我是看新聞纔開始關注添加劑的情況,看配料表,一些醬油果然有很多添加劑,但我也看不懂,就跟風買‘零添加’了。”

劉女士口中的新聞,正是深陷醬油“雙標”爭議的海天味業。多個短視頻賬號稱,海天味業在國外售賣的海天醬油配料表上沒有食品添加劑,只有水、大豆、小麥、食鹽等天然原料,而在中國售賣的海天醬油,除了天然原料之外還有較多食品添加劑。據此,海天被質疑內外標準不統一,也延伸到對食品安全的擔憂。

食品添加劑,是指爲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爲防腐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學合成或天然物質。目前我國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劑約2000種,按功能分爲23個類別,常見的有防腐劑、膨鬆劑、香料(香精)、着色劑(色素)、增味劑、增稠劑、甜味劑等。以醬油爲例,其中用到的苯甲酸鈉、山梨酸鉀、脫氫醋酸鈉屬於防腐劑,三氯蔗糖、果葡糖漿是甜味劑,呈味核苷酸二鈉、穀氨酸鈉屬於增味劑。

爭議發生後,海天味業數次回應,稱公司所有產品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生產,產品所含的食品添加劑符合國家標準以及法規要求,但依然沒能打消網友的疑慮。

無獨有偶。短視頻平臺上,用添加劑等多重手段對食材進行加工處理的內容,也引發人們廣泛討論。清水中加一勺三花淡奶,立即變爲“高湯”;明膠片、植脂末加糖漿就能做出“即食燕窩”;殭屍肉邊角料加入磷酸鹽、牛肉香精變身整塊牛排;食鹽、醬油香精、焦糖色等攪拌攪拌,就成了一瓶沒有任何黃豆的醬油……

“全是科技與狠活兒啊,兄弟們”“喫多了小心倒沫子,哥們兒!”視頻博主辛吉飛在視頻中的大量揭祕,讓“海克斯科技”一詞深入人心。海克斯科技本是遊戲用語,指魔法與科技的融合技術,如今卻被代指將食材“化腐朽爲神奇”的方式。

走訪

調味品飲品愛打“零添加”

海天醬油的爭議,帶來了市面上“零添加”醬油的一波熱賣。記者近日走訪發現,京城各大商超的貨架上,“零添加”醬油幾乎佔據了半壁江山,也是導購們力推的品類。

“這款醬油品質非常好,沒有各種添加劑,還使用了黑豆。”在永輝超市常營店,記者剛來到調味品專區,一位導購就開始推薦一款魯花牌“零添加”醬油。醬油包裝顯示,產品不添加防腐劑、味精、着色劑、增味劑和甜味劑,配料包括水、非轉基因黑豆、小麥、食用鹽、白砂糖、酵母抽提物。不過,其價格也更貴,1升裝的售價爲39.9元,而普通1升裝的醬油只賣24.9元。“您還可以選擇小包裝,這瓶160毫升的同款醬油正在做活動,只需要3.9元。”工作人員說道。

記者來到對側貨架,另一位導購推薦地也是“零添加”醬油。“這款只有4種配料,沒有任何添加劑,還有適合寶寶的兒童醬油,也是零添加。”順着導購指引,記者看到貨架上的“零添加”醬油真不少,新穎的包裝和醒目的“零添加”字樣格外吸引人。導購透露,近一個月以來,“零添加”醬油購買量明顯上升。

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薈聚商場的歐尚超市。記者細數發現,其在售的醬油中,超半數、十多個品牌都主打“零添加”標籤,價格比普通醬油要貴三到五成。

不僅是醬油。靠着“零添加”的標籤,老品牌匯源果汁近期意外翻紅,數百萬人湧入品牌直播間,產品負責人甚至呼籲“希望大家理性消費、按需購買”。電商平臺上的銷量也不俗,據第三方數據,在天貓超市等渠道上,匯源經典款的盒裝橙汁月銷量超過3萬。

“零添加”概念早就延伸到多種食品。記者在歐尚超市飲料區域就看到,農夫山泉的NFC果汁強調不加水、不加糖、不加任何添加劑;另一款山楂果汁標註“不添加防腐劑、不添加色素”;椰樹椰汁則標註“敢承諾不加香精、不加色素、不加防腐劑”。此外,元氣森林、百事、奈雪等品牌也推出了一衆標註“0糖 0脂 0卡”的氣泡水。而在乳製品區域,不少產品出現“0添加蔗糖”“0蔗糖0乳糖”字樣。

觀點

學習辯證看待食品添加劑

消費升級下,人們的消費理念也在轉變。一份第三方機構調查數據顯示,中國消費者的健康意識正不斷提升,有79%的人越來越關注飲食中所含的各種成分。當“零添加”品牌紛紛出現,也有消費者陷入了添加劑焦慮:是否得買“零添加”食品?“零添加”食品就一定安全嗎?記者採訪了多位專家。

“‘零添加’絕不是安全優質的代名詞。”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羅雲波表示,我國對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種類、使用量、使用範圍均作出了嚴格規定。反倒是對“零添加”,至今都沒有形成統一的國家標準和規範,更多是商家利用信息差,對消費者投其所好的一種商業宣傳手段。

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鍾凱也說,“零添加”產品賣得貴,利潤率高,當然成爲了商家的主推產品,但“零添加”並不等同於更安全、更健康。他以飲料中常見的“零糖”舉例,有些飲料確實沒加糖,但加了蜂蜜、濃縮果汁、果醬、果葡糖漿等,“食品工業中不使用添加劑是可以做到的,但消費者要作出很大的犧牲,比如價格貴得多,能喫到的品種少得多,色香味差得多,所以需要辯證地看待添加劑。”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範志紅更是直言,“零添加”食品儘管售價更高,但有時其成本相比普通食品並沒有提高。比如,“零添加”醬菜可以不添加防腐劑,多加鹽和糖,用傳統工藝就能做出來,但如果沒有相應的辦法來抑制微生物,安全性反而會低。“食品添加劑在食品當中不超範圍、不超量,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引起消費者恐慌的‘海克斯科技’,折射出的其實是食品添加劑引起的摻假問題。”

“只要是能在市面上公開銷售的食品添加劑,都是在國家批准的食品添加劑目錄中的,在安全性上都有過嚴格論證。”羅雲波表示,公衆不必對食品添加劑過於恐慌。同時,商家也不可以隨意濫用食品添加劑,必須在規定的使用範圍和限量中。

貼士

專家教您辨識配料表

如何閱讀食品配料表?

範志紅說,食品的營養品質,本質上取決於它的原料及其比例。配料表主要看三方面:

第一,看原料排序。按法規要求,用量最大的原料應當排在第一位,最少的原料應當排在最後一位。例如,一款奶糖的配料表上寫着“奶粉、蔗糖、麥芽糊精等”,說明其中的奶粉含量最高,蔗糖次之。而另一款奶糖的配料表上寫着“蔗糖、奶粉、麥芽糊精等”,就代表蔗糖含量最高,相比前者,品質就會差很多。

第二,看是否有不想要的配料。如糖、鹽、氫化植物油等不健康配料,還有可能產生過敏或不良反應的配料。

第三,看食品添加劑。從2010年6月開始,廠家必須標註出所有的食品添加劑。看食品添加劑並不難,看到帶顏色的詞彙,比如“檸檬黃”“胭脂紅”等,一般是色素;看到帶味道的詞彙,比如“甜蜜素”“阿斯巴甜”“甜菊糖”等,肯定是甜味劑;看到帶“膠”的詞彙通常是增稠劑、凝膠劑和穩定劑等。

同時,也要注意食物說明的營養成分表,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的含量越高,表明營養越高。而對於以口感取勝的食物來說,也要小心其中的能量(熱量)、脂肪、鈉和膽固醇含量等指標。

購買調味品時,最需要注意的是調味品添加了多少鹽的問題,這是影響人體心血管健康的最大因素之一。喫過多的鹽會增加很多疾病的風險,比如胃炎、胃癌、高血壓、心臟病、骨質疏鬆、腎結石等。

人們往往容易忽視身邊熟悉事物所帶來的風險因素,比如油、鹽、糖,反而格外擔心不熟悉的添加劑,比如苯甲酸鈉、山梨酸鉀、脫氫醋酸鈉等。但事實上,這些化合物經過多種毒理實驗,也在食品中應用多年,在烹飪加工過程中都能保持穩定,不會分解成高毒物質。

相關文章